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知识点14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知识辅导: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知识点14
想要成为一名律师,就必须要通过司法考试,这是一个基础也是一个进阶的路径,小编相信每一位法律事务从业者都是公正无私,严于律己的表率。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此条文表述的是一个刑法规则,属于规范性法律条文。但是要适用这个条文,必须明白什么是故意杀人、以上究竟包含不包含本数?为此,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第九十九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第十四条和第九十九条是规定适用规范性法律条文的技术性规定,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条文。
【真题示例】
关于法律规则、法律条文与语言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1/51,多选)
A.法律规则以“规范语句”的形式表达
B.所有法律规则都具语言依赖性,在此意义上,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
C.所有表述法律规则的语句都可以带有道义助动词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五条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从语式上看,该条文表达的并非一个法律规则
【分析】一般而言,表达法律规则的特定语句往往是一种规范性语句,根据助动词的不同,规范性语句可以分为命令句和允许句。即使是陈述句也可以改写成规范语句。选项A正确。(A项表述本来不严谨,应该说法律规则可以以“规范语句”的形式表达)
所有法律规则都具语言依赖性,所有法律规范都以语句的形式表述,法律语句既可以条文化,也可以非条文化。故B错误。
根据助动词的不同,规范性语句可以分为命令句和允许句。命令句一般使用“应当”“禁止”等助动词,允许句一般使用“可以”等助动词。所以所有表述法律规则的语句都可以带有道义助动词。选项C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五条可以改写为规范语句,“公民应该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应该视为住所。”从语式上看,该条文表达的是一个法律规则。选项D错误。
准备考试的思路是大体相同的,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无数次考试,大考也好,小考也罢,都是对自己的提升,为人生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的卷一法理学相关知识,更新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坦途网司法考试频道更新,获取完整习题以及其他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相关资讯备考资料!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19年司法考试考前必看重点知识点508-28
- 2019年司法考试考前必看重点知识点408-28
- 2019年司法考试考前必看重点知识点308-28
- 2019年司法考试考前必看重点知识点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