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练习题40
>>司法考试卷四模拟练习题: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练习题40
6.试述私法自治原则的含义及其主要体现。
答:私法自治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它在民法各项基本原则中处于核心地位。私法自治原则是市民社会自治在私法领域的体现,是民法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原则,是民法基本理念的体现。民法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确认并保证民事主体自由的实现。
私法自治原则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赋予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的广泛的行为自由。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决定自己的事务,表达自己的意志,从事相应民事法律行为。具体地说:
第一,当事人有权依法进行某种民事活动或者不进行某种民事活动,他人不得干涉或者作任何形式的强迫。第二,当事人有权选择行为相对人、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第三,涉外合同关系的当事人有权选择适用法律。第四,当事人有权选择补救方式。
(2)允许当事人通过法律行为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民法为贯彻私法自治的精神,多采取任意性的调整方法,允许当事人从事民事法律行为时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认可当事人之间通过自主协商达成的合意具有优于法律任意性规范适用的效力。私法自治的手段是法律行为,通过法律行为,当事人可以自主塑造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就是从事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希望发生的法律效果。
(3)确立了行政机关干预当事人的行为自由的合理界限。根据私法自治原则,法无明文规定即自由,所以当事人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和公序良俗,国家就不对其进行干预。即使法律没有规定某种民事权利,如果当事人享有的利益不为法律所禁止,则该利益为法律所保护。所以私法自治原则划定了当民事主体和行政机关的权限,确定了二者之间的正确关系。
当然私法自治原则不意味着绝对自由,是相对的有限制的自由,20世纪以来国家加强对经济领域的干预,私法自治原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这在合同领域中体现尤为突出,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一部合同自由的历史就是合同如何受到限制,经由醇化,而促进实践合同正义的历史。”同时应该强调的是对于私法自治的限制必须具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而对于私法自治的确认则不需要理由或者明确的法律依据。由此对应民法上讨论价值判断问题的一项实体性论证规则:即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不得主张限制民事主体的自由,主张限制者应该承担论证其价值取向正当性的责任。由此可见,由私法自治带来的自由及其限制问题属于民法上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的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相关资讯,更新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坦途网司法考试频道更新,获取完整习题以及其他司考备考资料!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19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507-06
- 2019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407-06
- 2019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307-06
- 2019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