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练习题39

2018年02月26日 16:24:43来源:司法考试网
导读: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加从容的面对考试,坦途网司法考试频道小编整理的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模拟练习题,本文为卷四模拟练习题,考生可以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司法考试卷四模拟练习题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练习题39

>>2018年司法考试英才精品课程

5.论述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答:

(1)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承认平等原则、私法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及公序良俗原则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也称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3条明文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则集中反映了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主要标志。

私法自治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它在民法各项基本原则中处于核心地位。

公平原则是进步和正义的道德观在法律上的体现,对于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和保证私法自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其有两层含义:第一,立法者和裁判者在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应维持民事主体间的利益均衡;第二,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处于法律上特殊联系的民事主体应忠诚、守信,做到谨慎维护对方的利益、满足对方的正当期待、给对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民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在法律上的体现。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国家角度定义公共秩序;二是从社会角度定义善良风俗。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2)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共同体现了民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平等原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要求在民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法的基础原则。平等原则是私法自治原则的逻辑前提,后者的存在和实现以前者的存在和实现为基础,只有在民事主体地位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时的意志自由。

私法自治原则是市民社会自治在私法领域的体现,是民法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原则,是民法基本理念的体现。民法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确认并保证民事主体自由的实现。

公平原则旨在谋求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在民法上只有违背私法自治的不公平安排,方会成为民法通过公平原则予以纠正的对象,因为民法上公平与否的判断标准是主观等值与否。由此可见,公平原则的具体运用必须以私法自治原则的具体运用作为基础和前提,而公平原则又是对私法自治原则的有益补充。

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中的善良风俗原则都是以道德要求为核心的,但是善良风俗原则并不强制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积极地实现特定的道德要求,它只是消极地设定了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不得逾越的道德底线。诚实信用原则则强制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积极实现特定的道德要求,它设定了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满足的道德标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是对私法自治原则的必要限制,力图谋求不同民事主体间自由的和谐共存。

总之,就民法诸项基本原则的关系而言,私法自治原则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民法基本原则,恰如学者所言“自由以及私法自治是私法的出发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的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相关资讯,更新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坦途网司法考试频道更新,获取完整习题以及其他司考备考资料!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司法考试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北京上海天津更多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