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练习题22
>>司法考试卷四模拟练习题: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练习题22
1、简述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答: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
①立案。知悉相对方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填写立案报告表,在经本机关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完成立案程序。
②调查取证。立案后,行政主体应客观全面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可采用检查、询问、扣押、鉴定等手段。
③听取申辩与听证。行政主体在调查取证之后和作出处罚裁决之前,应告知被调查人的违法事实,准备对之作出处罚裁决的理由和依据,并给予被调查人申辩的机会,行政主体应充分听取申辩。行政处罚涉及被调查人重大权利的,还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④作出处罚决定。行政主体经过调查取证,并听取申辩,甚至听证后,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罚决定。
2、简述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
答、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为:
①听证提出。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
②听证通知。组织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在听证开始的7月前书面通知当事人。
③举行听证会。正式听证会由行政主体指定非本案调查取证的与本案无利害关系的人员主持。听证会一般公开举行,双方申辩和质证。
④制作听证笔录。在听证会进行过程中应制作笔录,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3、简述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行政裁决的种类。
答:根据目前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行政裁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损害赔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对在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因涉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赔偿争议所作的裁决。
②权属纠纷裁决。是指行政主体对平等主体之间,因涉及到行政管理相关的某一财物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归属而发生的争议所作出的确定性裁决。
③侵权纠纷裁决。是指由于作为平等主体一方当事人的涉及行政管理的合法权益受到另一方侵犯时,当事人依法申请行政机关进行制止,行政机关就此争议作出的制止侵权行为的裁决。
4、简述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的区别。
答: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的区别主要有:
第一,从起源上看,行政裁决作为行政行为的一种方式出现,即行政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间对双方当事人的纠纷予以裁决。而行政仲裁则作为一种民间的活动出现。
第二,从法律后果上看,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力的过程,对之作出的裁决不服仍可申请复议或起诉。而行政仲裁,并非行政机关运用行政的过程,对仲裁决定不服,仍可作为民事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的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相关资讯,更新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坦途网司法考试频道更新,获取完整习题以及其他司考备考资料!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19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507-06
- 2019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407-06
- 2019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307-06
- 2019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