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执业药师西药学专业知识二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基础练习8

2017年12月27日 15:48:00来源:执业药师考试网
导读:在这辞旧迎新的缓冲阶段里,大家对2018年执业药师的备考进行的怎么样了呢?为了帮助大家备考,小编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的基础练习。

>>执业药师基础练习题: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基础练习8

>>执业药师考试精品课程训练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一、A型题

1、手术后出血和血友病辅助治疗宜选用

A、维生素K

B、鱼精蛋白

C、氨甲环酸

D、硫酸亚铁

E、右旋糖酐铁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氨甲环酸、氨甲苯酸为抗纤维蛋白溶解药,主要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内脏手术后出血。也可用于血友病的辅助治疗。

2、拮抗双香豆素类过量引起出血的适宜解毒药物是

A、维生素K

B、氨甲环酸

C、氨甲苯酸

D、鱼精蛋白

E、链激酶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维生素K可竞争性拮抗双香豆素类或水杨酸类过量引起的出血。

3、维生素K为

A、抗贫血药

B、抗凝血药

C、促凝血药

D、抗血小板药

E、血容量扩充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维生素K是肝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必需的物质,有助于凝血因子的生成。

4、有关华法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有抗凝血活性

B、作用强且稳定可靠

C、能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

D、起效缓慢

E、过量中毒时可用鱼精蛋白对抗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华法林作用强且稳定可靠,起效缓慢,能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过量中毒时可用维生素K对抗。

5、下列关于肝素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仅在体内有效

B、仅在体外有效

C、体内、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

D、口服效果较好

E、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维生素K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肝素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特点是抗凝血作用快、强,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口服无效,一旦中毒出血需要立即停药,并应硫酸鱼精蛋白对抗。

6、肝素主要适应症是

A、肺栓塞

B、心肌梗死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E、血液透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肝素【适应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检查手术、介入治疗时的血栓形成,以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

7、肝素抗凝血治疗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宜用的抢救药物是

A、氨甲环酸

B、维生素K

C、鱼精蛋白

D、氨甲苯酸

E、硫酸亚铁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鱼精蛋白,用于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和心脏术后出血。

8、关于利伐沙班注意事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药期间需定期测定血红蛋白

B、如伤口已止血,首次用药应于术后立即给药

C、用药过量可导致出血并发症

D、对于不同的手术,选择疗程不同

E、可在进餐时服用,也可单独服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用药期间需定期测定血红蛋白,如伤口已止血,首次使用时间应在术后6~10h之间进行,用药过量可导致出血并发症,无特异解毒剂,对于不同的手术,选择疗程不同,可在进餐时服用,也可单独服用。

9、下列药物中通过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是

A、噻氯匹定

B、链激酶

C、尿嘧啶

D、氨甲苯酸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链激酶可促使纤溶酶原激活形成纤溶酶,溶解血栓。主要用于各种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10、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促进PG的合成

B、抑制TXA2的合成

C、抑制GABA的合成

D、抑制PABA的合成

E、抑制PGF2α的合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阿司匹林抑制血栓形成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聚集有关。血栓素A2(TXA2)是强大的血小板释放ADP和血小板聚集的诱导剂,而前列环素(PGI2)则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是TXA2的生理拮抗剂。血小板内存在COX-1和TXA2合成酶,能催化花生四烯酸形成PGH2,进而形成TXA2。血管内膜亦存在COX-1以及PGI2合成酶,亦能催化花生四烯酸形成PGH2,进而形成PGI2。阿司匹林能不可逆地抑制COX-1活性,干扰PGH2的生物合成,进而使血小板TXA2和血管内膜PGI2生成分别减少。由于血小板中的COX-1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远高于血管内皮细胞中COX-1。所以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减少TXA2的生成。而大剂量阿司匹林亦可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环氧酶,减少PGI2合成,降低或抵消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因此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宜用小剂量(每日口服50~100mg),可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防止脑血栓形成。

11、下列从作用机制讲不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是

A、噻氯匹定

B、氯吡格雷

C、双嘧达莫

D、氨甲环酸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BCE都为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氨甲环酸属于促凝血药。

12、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机理是

A、抑制凝血酶

B、激活纤溶酶

C、抑制环氧酶

D、抑制叶酸合成酶

E、抑制磷酸二酯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阿司匹林使血小板的环氧酶(COX)乙酰化,减少TXA2的生成,对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13、下列从作用机制讲不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是

A、噻氯匹定

B、氯吡格雷

C、双嘧达莫

D、氨甲环酸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BCE都为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氨甲环酸属于促凝血药。

14、双嘧达莫最主要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

B、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

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是cAMP生成增多

D、激活纤溶酶

E、抑制纤溶酶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双嘧达莫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血小板内的cAMP浓度增高而产生抗血小板抑制作用。故选B。

15、下列从作用机制讲不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是

A、噻氯匹定

B、氯吡格雷

C、双嘧达莫

D、氨甲环酸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BCE都为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氨甲环酸属于促凝血药。

16、下列药物属于高选择性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的是

A、阿司匹林

B、双嘧达莫

C、替罗非班

D、硫酸亚铁

E、替格雷洛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替罗非班为一种高选择性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可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改善心肌组织水平的灌注。

17、硫酸亚铁的适应症是

A、恶性贫血

B、产后大出血

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细胞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硫酸亚铁属于铁剂,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如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痔疮等慢性失血性贫血以及营养不良、妊娠、儿童生长期等。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应减量继续服药一段时间,以恢复体内的铁贮存量。重度贫血需较长时间用药。口服首选药物是硫酸亚铁。

18、下列关于铁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口服铁剂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B、儿童缺铁可能影响其行为和学习能力

C、最容易吸收的铁剂为三价铁

D、缺铁性贫血口服首选硫酸亚铁

E、吸收的铁一部分储存,一部分供造血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Fe3+必须在肠道还原成Fe2+后才能以被动转运方式在小肠上段吸收,少部分依主动转运吸收。

19、维生素B12主要用于治疗的疾病是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失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维生素B12用于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炎。

20、叶酸主要用于治疗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甲氨蝶呤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叶酸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维生素B12合用效果更好。而乙胺嘧啶、甲氨蝶呤、甲氧苄啶等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受抑制而用叶酸无效。

21、重组人促红素的最佳适应证是

A、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

B、化疗药物所致贫血

C、严重缺铁性贫血

D、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

E、恶性贫血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重组人促红素的最佳适应证是慢性肾衰竭所致的贫血,也可用于肿瘤化学治疗、某些免疫性疾病、艾滋病等所致的贫血。

22、下列药物中,不会引起粒细胞计数减少的药物是

A、阿糖胞苷

B、阿莫西林

C、吲哚美辛

D、腺嘌呤

E、磺胺嘧啶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腺嘌呤为核酸组成成分,参与DNA和RNA合成,当白细胞缺乏时可促进白细胞增生。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尤其肿瘤化疗、放疗以及苯中毒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23、下列哪个不是非格司亭的适应症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C、减少化疗时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E、与氟尿嘧啶合用治疗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非格司亭不宜与抗肿瘤药联合应用,须在化疗停止后1~3日应用;与氟尿嘧啶合用可能加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二、B型题

1、A.维生素B12

B.肝素

C.香豆素类

D.维生素K

E.尿激酶

<1> 、体内、外均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肝素体内、外均有迅速而强大的抗凝血作用,但不能口服。

<2> 、与阿司匹林联用进行溶栓治疗可增加疗效,且不显著增加严重出血的发生率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链激酶、尿激酶溶栓治疗应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加疗效,且不显著增加严重出血的发生率。

<3> 、新生儿出血宜选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早产儿及新生儿肝脏维生素K合成不足,易发生出血性疾病,需要外界补充维生素K,故选D。

<4> 、临床常用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治疗药物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一般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的。临床常用维生素B12治疗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炎。

三、X型题

1、能竞争性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促凝血药是

A、氨甲苯酸

B、氨甲环酸

C、维生素B12

D、叶酸

E、维生素K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氨甲苯酸、氨甲环酸均属于促凝血药,能竞争性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2、维生素K可用于哪些疾病所引起的出血

A、梗阻性黄疸

B、慢性腹泻

C、新生儿出血

D、香豆素类过量

E、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维生素K临床应用

(1)维生素K缺乏症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症,如胆汁分泌不足、早产儿及新生儿肝脏合成功能不足、广谱抗菌素抑制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等原因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也可用于肝脏疾病引起的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2)抗凝药过量引起的出血治疗双香豆素类或水杨酸过量引起的出血。

3、下列属于促凝血药的是

A、尿激酶

B、维生素K

C、前列环素

D、氨甲苯酸

E、华法林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维生素K、氨甲苯酸属于促凝血药,前列环素为抗血小板药,尿激酶属于纤维蛋白溶解药,华法林属于抗凝血药。

4、与华法林有相互作用的是

A、西咪替丁

B、甲苯磺丁脲

C、苯巴比妥

D、保泰松

E、甲硝唑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保泰松、甲苯磺丁脲可与华法林竞争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苯巴比妥诱导药酶活性,加速华法林的代谢。其与广谱抗生素、肝药酶抑制剂如甲硝唑、西咪替丁等合用,抗凝作用增强。

5、关于肝素描述错误的是

A、口服有效

B、抗凝作用强

C、常见出血

D、抗凝作用慢而持久

E、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肝素品口服无效,常用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作用迅速而强大。其抗凝血作用主要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进而灭活多种凝血酶和凝血因子实现的。十分常见出血,发生率为1.5%~20%,其中以静脉注射、老年人和女性患者多见。

6、下列哪些是抗血小板药

A、阿司匹林

B、尿激酶

C、双嘧达莫

D、华法林

E、氯吡格雷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尿激酶属于溶栓药,华法林是抗凝血药。

7、关于铁剂的吸收,正确的是

A、以亚铁的形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B、抗酸药、四环素有利于铁的吸收

C、浓茶有碍于铁的吸收

D、维生素C有碍于铁的吸收

E、含鞣酸的药物或饮料影响吸收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口服铁剂或食物中外源性铁都以亚铁形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口服铁剂与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磷酸盐类及含鞣酸的药物或饮料同用,易产生沉淀而影响吸收。维生素C与铁剂同服,铁剂吸收增加,但也容易导致胃肠道反应。

8、属于抗贫血药的是

A、维生素B12

B、叶酸

C、硫酸亚铁

D、维生素K

E、重组人促红素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维生素K属于促凝血药,能用于维生素K缺乏症或抗凝血药过量引起的出血。其他均属于抗贫血药。

9、可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抗贫血药是

A、硫酸亚铁

B、叶酸

C、维生素C

D、右旋糖酐铁

E、维生索B12

【正确答案】 BE

【答案解析】 临床上,叶酸作为补充疗法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维生素B12合用效果更好。

以上就是关于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能起到一定的帮助,最后小编和坦途网执业药师频道祝愿大家生活幸福快乐 !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执业药师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