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前预测卷4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模拟题: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前预测卷4
3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有( )
A.制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 B.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至于冻结
C.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 D.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
E.评议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
32.对收入平等化得主要政策措施有( )
A.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 B.对遗产、赠与、财产、高消费征税
C.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D.对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
E.发展教育事业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3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劳动力市场现象 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
C.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 E.就业与失业
34.对劳动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 )
A.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B.女性人口劳参率上升 C.女性人口劳参率下降
D.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 E.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35.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 )阶段
A.MP递减 B.MP递增 C.总产量绝对减少 D.总产量绝对增加
E.总产量不变
3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产量的变动,判断正确的是( )
A.第1阶段AP递增 B.第1阶段AP递减 C.第二阶段MP递减
D.第二阶段MP递增 E.第三阶段MP为负值
3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 )
A.MRP=VMP B.VMP=MP·P C.MC=W D.MP=W E.VMP=MC
38.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劳动年龄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B.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C.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
E.就业人口总量
39.货币工资的影响因素有( )
A.货币工资率 B.工作时间长度 C.劳动力数量 D.价格指数
E.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40.关于货币工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B.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
C.货币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D.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总产品数量
E.货币工资=计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
41.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 )
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 B.法定性 C.企业自定性
D.灵活性 E.公平性
42.福利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 )
A.当期支付 B.实物支付 C.延期支付 D.支票支付 E.现金支付
43.企业实行实物支付的主要原因是( )
A.实物支付可以变相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
B.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保险金
C.实物支付变相地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
D.从社会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E.实物支付时普遍存在的福利支付方式
44.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投资=储蓄 D.消费=储蓄 E.消费=投资
45.失业类型分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阶段性失业
【参考答案】31.ABCD 32.ABCDE 33.AB 34.ABE 35.ABC 36.ACE 37.ABCE 38.BC 39.ABE 40.ABC 41.ABCD,17 42.BC 43.BCD 44.ABDE 45.ABCD
46.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为(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增长差距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
47.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
A.平均劳动时间 B.失业率 C.就业人数 D.失业人数 E.失业持续期
48.事业的度量公式是( )
A.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
B.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C.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要求就业人数)×100%
D.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能力人数)×100%
E. 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的容量)×100%
49.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50.政府支出包括( )
A.赠与 B.政府购买 C.税收 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
51.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
A.劳动力供给量 B.zui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zui低劳动标准 E.工会
52.对就业总量影响zui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 )
A.财政政策 B.就业政策 C.货币政策 D.金融政策 E.收入政策
5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A.扩大政府购买 B.减少政府购买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税收
E.降低税率
54.政府实施的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
A.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B.调整税率
C.调整利率 D.调整贴现率 E.公开市场业务
5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和作用有( )
A.增加货币供应量 B.降低利率 C.刺激投资和消费 D.增加总需求
E.降低消费需求
56.调节收入与物价的关系,控制工资收入过度增长诱发通货膨胀的措施有( )
A.制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
B.在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且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至于冻结
C.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
D.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E.消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57.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必须( )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分析工具
A.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 B.需要经济学知识和均衡分析
C.需要市场非均衡分析 D.需要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E.需要逻辑学、数学、统计学
58.延期支付时福利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具有的优势包括( )
A.延期支付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
B.可以借助延期支付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功能
C.延期支付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D.企业自定延期支付的福利项目,可以增加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E.延期支付可以使若干保险基金实现积累
59.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 )
A.国防用品 B.公共管理服务 C.公共工程项目
D.政府雇员的薪金报酬 E.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
60.转移支付包括政府在( )等方面的支出
A.社会保险福利 B.社会优抚 C.社会救济 D.老年救济 E.某些补贴
【参考答案】46.CD 47.BE 48.AB 49.ACD 50.BD 51.BDE 52.ACE 53.ACE 54.ADE 55.ABCD 56.ABC 57.ABCDE 58.ABCDE 59.ABCDE 60.ABCE
61.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是( )
A.只能依赖市场以外的力量使失衡的市场均衡
B.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
C.只能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
D.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进行调节
E.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的根本方向
62.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 )的稀缺性
A.支付能力 B.生产结果 C.生产力 D.支付手段 E.劳动结果
63.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
A.暂时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 C.相对的稀缺性 D.永久的属性
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64.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经济系统的收入循环模型由 ( )组成
A.居民户和企业 B.商品和劳务的供给 C.生产要素收入
D.生产要素供给 E.货币支出
65.在劳动经济学中所提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 )
A.成本 B.资源 C.企业 D.员工 E.个人
66.在劳动市场上按照一定得工资率应是( )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
A.从供给的角度看 B.要素服务收入 C.从需求的角度看 D.要素使用成本
E.双方的选择
67.阻碍互惠交换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 )
A.体制障碍 B.市场缺陷 C.诚信障碍 D.经济滞后 E.信息障碍
68.劳动力参与率包括( )
A.就业人口总量 B.总人口劳参率 C.年龄别(性别)劳参率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 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69.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指( )
A.经济各种对立的 B.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
C.相对稳定 D.不再变动的状态 E.经济均衡
70.生产要素分为( )
A.土地 B.资源 C.劳动 D.资本 E.企业家才能
71.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 )
A.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B.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C.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 D.是一种岗位交换之间的失业
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中
72.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
A.调节利率 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增减政府税收 D.调节法定准备金库
E.调节经济
73.财政政策因其目标不同,可分为( )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C.降低税率 C.缩紧性的财政政策
E.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
74.收到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的重视的收入平等化得主要政策措施有( )
A.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政策 B.土地、房产等不动产,高消费征税
C.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D.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
E.发展教育事业,消费贫困,扩大社会平等
【参考答案】61.BE 62.AD 63.BCDE 64.ABCDE 65.CE 66.ABCD 67.ABE 68.BC 69.ABCD 70.ACDE 71.ABCD 72.BCE 73.AD 74.ABCDE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全部内容了,人力资源涉及的知识方方面面,小编希望大家能够将功夫用在平时,避免临时抱佛脚。如果还想了解更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知识点,请登录坦途网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