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模拟试题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9年中级会计师实务基础练习题3

2018年11月05日 10:58:20来源: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网
导读: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你们都开始复习了吗?今天小编就是提醒大家可以开始准备了,时间不等人,早些准备就会离成功更进一步,希望大家都可以努力复习,顺利通过。

>>中级会计师考试试题:2019年中级会计师实务基础练习题3

>>中级会计师特色辅导课程

三、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每小题答题正确的得1分,答题错误的倒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所得税费用。(  )

2.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  )

3.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的计税基础为0。(  )

4.在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变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

5.购买日后超过12个月,如果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相关情况在购买日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购买方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由该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  )

6.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

7.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日因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确认结果将影响购买日的所得税费用。(  )

8.因适用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  )

9.对于固定资产,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均来自于其是否计提了减值准备。(  )

10.递延所得税资产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

11.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不需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

12.一般情况下,在个别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当期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抵销后以净额列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方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抵销后以净额列示。(  )

四、计算分析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特别说明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答案中金额用万元表示)

1.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17年1月成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017年利润总额为6000万元,当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项目如下:

(1)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万元,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500万元坏账准备。税法规定,未经核准的准备金税前不得扣除,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2017年销售的X产品预计在售后服务期间将发生的费用为400万元,已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2017年没有发生售后服务支出。

(3)甲公司2017年以4000万元取得一项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该投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当年确认国债利息收入200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税。

(4)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Y产品的账面余额为2600万元,根据市场情况对Y产品计提跌价准备4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5)2017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取得成本为2000万元;2017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4100万元,公允价值相对账面价值的变动已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基金未进行分配。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其他相关资料:

(1)假定预期未来期间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变化;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

(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1)确定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中资产、负债在201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同时比较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计算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

(2)计算甲公司2017年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和所得税费用。

(3)编制甲公司201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三、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每小题答题正确的得1分,答题错误的倒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1.【答案】×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正常下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其他综合收益;如果是持续下降发生减值的情况下,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所得税费用。

2.【答案】×

【解析】某些情况下确认的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0,则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

3.【答案】×

【解析】因应缴滞纳金形成的其他应付款,因税法规定该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0=账面价值。

4.【答案】√

5.【答案】×

【解析】购买日后超过12个月,或在购买日不存在相关情况但购买日以后出现新的情况导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预期能够实现,如果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条件,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调整商誉金额。

6.【答案】√

7.【答案】×

【解析】只要是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不同于其以原始取得成本为基础确定的计税基础的,由此在购买方合并报表层面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需要在购买方的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相应调整商誉或者留存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8.【答案】√

9.【答案】×

【解析】对于固定资产,会计和税法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10.【答案】×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11.【答案】×

【解析】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12.【答案】×

【解析】一般情况下,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当期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予以抵销,除非所涉及的企业具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且意图以净额结算。

四、计算分析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特别说明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答案中金额用万元表示)

1.【答案】(1)

①应收账款账面价值=5000-500=4500(万元);

应收账款计税基础为5000万元,

应收账款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0-4500=500(万元)。

②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400万元;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400-400=0;

预计负债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400万元。

③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为4200万元;

计税基础为4200万元;

国债利息收入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④存货账面价值=2600-400=2200(万元);

存货计税基础为2600万元;

存货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400万元。

⑤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410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为200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100-2000=2100(万元)。

(2)

①应纳税所得额=6000+500+400+400-200-2100=5000(万元)。

②应交所得税=5000×25%=12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500+400+400)×25%=3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2100×25%=5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525-325=200(万元)。

④所得税费用=1250+200=1450(万元)。

(3)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45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25

,本期应纳税调增300万元。

事项四:因广告费尚未支付形成的负债的账面价值为25740万元,计税基础=25740-(25740-170000×15%)=255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25740-25500=24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40×25%=60(万元),本期应纳税调增240万元。

事项五:可税前扣除金额=10000×12%=1200(万元),无需纳税调整。

(2)

事项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220万元,期初余额235万元,所以本期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35-220=15(万元)。

事项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为200万元,期初余额为0,所以本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万元。

事项四: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为60万元,期初余额为0万元,所以本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万元。

(3)

201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000-60-800+300+240=9680(万元),应交所得税=9680×25%=2420(万元),所得税费用=2420+15+200-60=2575(万元)。

(4)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25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45(60-1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42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中级会计考试模拟题,你们都掌握了吗?如果后续还想了解更多的考试知识,就登录坦途网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频道吧,小编会一直为大家做后援指导。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中级会计职称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