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申论考试真题5
>>事业单位申论真题及答案:事业单位申论考试真题5
三、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资料2,分析上海楼市造谣事件制造出恐慌式离婚的深层次原因。
要求:(1)准确、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150字。(10分)
(二)根据给定资料3,综合几位专家的意见,概括“遇事找人不找法”难题的破解之道。(15分)
要求:(1)概括准确、全面;(2)语言有逻辑性;(3)不超过250字。
(三)假如你是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请根据给定资料4谈一谈黄志丽给你的启示。(15分)
要求:(1)观点明确,简洁有力;(2)紧扣材料,层次分明;(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4)不超过200字。
(四)假如你是某市普法宣传工作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参考江宁区清修社区的普法工作并联系实际,写一份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供领导参考。(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全面;(2)语言流畅,有逻辑性;(3)不超过500字。
(五)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6“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例子,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一)【参考答案】
从政府角度来看:应急处理能力尚需完善提升,法律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犯罪成本低,相关部门对房产中介行业的日常监管亟须加强。
从房地产与中介行业来看:行业缺乏自律,知法犯法,为了一己之私严重破坏社会安定。
从群众来看:法律意识淡薄,宁愿相信谣言,也不相信政府的权威发布。
(二)【参考答案】
要解决“遇事找人不找法”的难题需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是治人。让执法的、掌握资源和利益的人坚守原则,不枉法,遵守法律。营造法制办事便利,法制办事公正公平的社会氛围。
二是重塑法律公信力,让权力“触角”不敢乱伸,营造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建立一套完备的监督管理机制。
三是在群众心中树立法治信仰,让法治观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引导群众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四是让制度成为法律的保证,严惩执法不严、执权不公者,营造人人敬法、遵法、守法的法治环境。
(三)【参考答案】
作为一名基层的法律工作者,黄志丽的例子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要保持一颗公正的心,严格依法秉公办案,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其次,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查清案件事实不轻易判决,不找到纠纷根源不轻易调解,不化解矛盾不轻易结案;
再次,对人民群众的诉求要耐心倾听,更要深入人民群众,走访释法;
最后,要常存人文关怀,在解决法律纠纷的同时化解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实现法、情、理的统一。
(四)【参考答案】
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推进,各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法治政府的满意度逐步提升,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积极创新法制宣传的形式,例如设立法治文化长廊,营造法治文化气息,着力增强普法内容的适应性、系统性,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法治精神。
二、多方合作,整合资源。例如与律师事务所合作,村民在社区登记需要咨询的法律事项,由专业律师进行解答。充分调动各单位的普法积极性,设立社区调解委员会、社区警务平台、司法行政服务站,加大普法宣传资源的整合力度。突出主题普法、公益普法等,及时为村民提供民主法治服务并不断扩大覆盖面。
三、加强监督检查,保障普法工作实效。进一步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体系,认真总结普法工作经验,着重加强对普法工作成效的研究,努力开创普法工作新局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五)【参考范文】
让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依法治国新征程、法治建设新境界,清晰描绘出了国家未来的法治方向和法治准则,同时法治也必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既要有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方面的顶层创设,还要有全民遵纪守法、践行法治的基层行动。今天,当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法治规则日益完备之时,我们也要看到全民将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现实紧迫性。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办事依法”中培育法治思维。有没有法治思维,并不是看一个人熟背了多少法条,而是看做决策、办事情、护权益时的行为。公权与私权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有很多交集点,因此无论是行使公权的公职人员,还是行使私权的每一个公民,首先要清楚公与私的界线,公权在行使中侵犯私权,就没有做到“办事依法”,而主张私权时损害公权的法定权威、法定规则,同样也不是“办事依法”。一旦社会规则意识增强,违法违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反之,违法违规现象就会增多。当前,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每一位公民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想一想有没有法律依据,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久而久之,法治思维就会长进心坎里。
在“遇事找法”中树立法治信仰。法律应该成为一个社会最为广泛的信仰,这种信仰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幻的。这种具体、真实的信仰尤其体现在遇到事情时的第一反应上。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遇事时是找法还是找人,体现着一个社会法治信仰的强弱。从实际情况看,遇事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法,而是人情、权力等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而要树立“遇事找法”的法治信仰,除了每个人的努力和改变外,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同样很重要,必须给“遇事找法”的每个个体以有力的支撑和法律保护,才能慢慢让法治信仰深入人心。
在“解决问题用法”中提高对法治实践的认识。从“立法”到“用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简单过程,这里面既有习惯养成的问题,还有对法治实践认识的问题。法律是严肃的,使用法律有程序、有规则、有约束,不像打个招呼、递个纸条、使个眼色那么容易,但这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绕开法律”的借口。用法是实践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更是凝聚共识的过程。建设法治中国要让“解决问题用法”成为社会自觉。
对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对老百姓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可见不同主体对于法治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因此法治的观念和意识问题更应该是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公权力还是老百姓,都要秉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才能形成守法光荣和守法有责的良好风尚,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氛围。
对于上面的事业单位申论真题及答案熟练练习并理解,这样才能够达到练习的目的,登录坦途网事业单位考试频道,为你提供更多事业编制考试申论真题解析,让你的考试备考更加有效。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事业单位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511-22
- 事业单位申论考试真题511-22
- 事业单位申论考试真题411-22
- 事业单位申论考试真题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