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自考农业经济与管理知识点总结7
在自考的备考中,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自考教材,在教材的整体结构了然于胸后就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认真研读自学考试知识点了。每精读完一章,就要做坦途网自学考试频道分享的对应章节练习题,以检测掌握的程度哦~
111、三农问题是什么?
答: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
112、农民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答:权利和利益问题—生存和发展问题
1、工业化与农民问题 2、中国的农民问题
113、什么是农产品需求定理?如何解释?
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而产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这种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被称为需求定律;可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某种产品价格下降,而效用相同的另一种产品价格不变,使得这种产品相对于另一种产品来说,显得便宜了,消费者就会用该种产品代替另一种产品,从而导致了对该种产品需求的增加。这种由于某种产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其他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产品需求量的变动就是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是指某种产品价格下降,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对提高,从而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增加。
当一种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产品的消费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二是使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产品的需求量。其中,替代效应强调了一种产品价格变动对其他产品相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收入效应强调了一种产品价格变动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需求定理所表明的产品价格与其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114、形成需求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形成供给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答:需求必备条件:有购买意愿和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有支付能力;
供给必备条件:有出售产品的愿望和有提供产品的能力。
115、农业是指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116、生产时间:是指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农业生产开始,至农产品收获为止所需时间。它是由农业生物的自然生长时间决定的。
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117、农业剩余:是指农产品剩余,即农业的总产量在扣除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对农产品总消费量之后的剩余部分。
118、管理:人们在认识事物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管理目标,并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和各个活动环节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自觉的、有组织的活动。
119、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社会属性是指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在特定的国家和特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它的管理必然要涉及生产关系性质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和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及意识形态发生联系。
120、决策:就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发展方向、经营项目,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作出选择和决定。
这篇知识点分享只是小编分享的其中一篇,更多备考考点分享及模拟题练习可以来坦途网自学考试栏目自取。夯实基础后便要开始做题了,但是作错的题目一定要及时弄清弄懂,并在教材相应的位置用醒目的标记划出,以便日后复习。另外,在精读和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掘重点内容,并着重复习。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19年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重点508-30
- 2019年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重点408-30
- 2019年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重点308-30
- 2019年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重点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