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自考考试辅导模拟试题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8年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题3

2018年05月11日 15:51:47来源:自学考试网
导读: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备考进行时,为帮助考生检验阶段性知识积累成都,坦途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自学考试模拟练习题,供大家模考练习使用,请各位考生注意查看,具体内容如下。

>>自学考试试题:2018年10月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题3

>>自考学历精品课程

101.根据在词中的作用,语素可以分为三类,例如“I am going to buy some books”,其中单词books中的语素“s”是(  )。

102.英语动词be有八种形式,其过去时的复数形式是(  )。

103.“漂亮的景色”和“景色漂亮”的语法意义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语法手段是(  )。

104.通过(  ),我们可以使用句型造出许许多多的句子来。

105.虚词为数有限,专门起语法作用,(  )比较明显。

106.英语中foot(单数)-feet(复数)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

107.(  )是汉语中除了词序以外的重要的语法手段。

108.提供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   )、(  )虚词和词形变化。

109.词形范畴是指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概括种类。一般包括:(  )、(  )、(  )、(  )、(  )、(  )、(  )、(  )等。

110.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111.语法单位主要有(  )、(  )、(  )、(  )。

112.(  )综合反映词的句法功能,因此也完全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比如英语中有数的变化的词叫做名词。

113.粘着语的特点是没有(  ),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意义也总是有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114.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  ),词以下的规则叫(  )。

115.(  )是大家说话时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116.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  )。

117.词形变化的多数形式是(  ),也有一些使词根内部的元音和辅音(  ) 。

118.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  )。同一个句子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称为(  )。

119.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  )。

120.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  )、(  )、(  )、(  )四种类型,汉语属于(  )。

121.(  )关系和(  )关系是语内部言语言系统的一个纲。

122.(  )是语法单位在相互组合中所产牛的表示结构关系的意义。

123.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

124.附加在词根上,词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

125.一个词,除去它的词尾,就是它的(  )。

126.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  )语素,(  )不多,没有(  )。

127.(  )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128.(  )、(  )、(  )、(  )、(  )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29.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其构词规则又叫作(  ),或叫(  )。

130.(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131.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可以把语素分为三种:(  )、(  )和(  )。其中,(  )是构词语素,(  )是构形词素。

132.词组按照组合关系可分为(  )、(  )、(  )、(  )、(  )五种;按照组合层次可分为(  )和(  )两种;按照中心词组可分为(  )、(  )、(  )几种。

133.划分词的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  )和(  )。

134.(  )是词义的概括性特点的表现形式之—,它说明词义是没有阶级性的。

135.词汇单词汇是一个(  )概念,不能指称单个(  )或(  )。

136.词是(  ),与语素的区别在于(  )。

137.根据词干的情况,可以把词分为(  )、(  )、(  )三种。

138.基本词汇的特点是(  )、(  )和(  )。

139.新词产生的方式有(  )、(  )和(  )三种。

140.同义词“抢夺一抢劫”的区别在于(  )不同。

141.词义的引申有两种方式,例如“病毒”,本义是指“比病菌小、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病原体”,引申义指计算机病毒,即破坏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程序,这种引申方式是(  )。

142.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些词,使用了数千年,如“人”、“水”、“火”等,这说明基本词汇具有(  )特点。

143.词义的概括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具有全民性,这说明词义没有(  )性。

144.词义引申的方式可分两种,比如“东床”的含义是“东边的床”,派生义是“女婿”这种引申方式叫(  )。

145.根据词在词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把词分为(  )和(  )。

146.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与客观事物之间是(  )与(  )的关系;词义与语音之间是(  )和(  )的关系,(  )表达(  )。

147.一个词的意义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这类词是(  ),一个词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这类词是(  )。

148.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作(  ),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149.词义包含理性意义和(  )两方面。同义词的“同”,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

150.(  )的各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方言词现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

更多关于自学考试模拟题、考试资讯、成绩查询、考试科目等其他辅导资料,欢迎前来关注我们坦途网自学考试频道,获取你想要的精选复习资料,心动了吗?那就赶快加入进来吧!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自考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北京上海天津更多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