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模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
>>自学考试模拟题:2018年自考模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蕴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同一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A. 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
B. 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
C. 事物新陈代谢,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和变化
D. 事物由小到大,积少成多的变化
4.词坛名家乔羽在个人文集的跋中,只写了两句: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乔羽写作不为商业化、时尚化所左右,始终表达的是人民大众的心声,其作品如《我的祖国》《一条大河》《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早已深入人心,不慕时尚成经典,不慕时尚成不朽。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艺术创作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B. 艺术创作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
C. 艺术创作的规律性是不能变化的D. 艺术创作具有自身的规律性
5.2005年7月4日美国进行了“炮轰”彗星太空实验。这次实验在帮助人类首次揭开彗星内部秘密的同时,也会帮助揭开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的起源和宇宙生命起源之谜。这说明()。
A. 意识是与物质同时存在、共同发展的
B. 意识能够完全地反映客观世界
C.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意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
参考答案:
1.A【解析】列宁对物质的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说明,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却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D【解析】这句诗本身的意思是指人虽然静止不动,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但天体、地球的运动却不会停止,这种运动是绝对的。从哲学上讲即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相统一。
3.C【解析】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4.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艺术创作问题的能力。乔羽不去迎合所谓的“时尚”,说明艺术创作具有自身的规律,不能随心所欲。A项不符合题意;B、C项不准确,艺术创作是经过头脑加工的,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艺术创作规律也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5.C【解析】本题旨在让考生掌握意识的能动作用方面的知识,人类“炮轰”彗星太空实验说明了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A项表述错误,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与物质同时存在的;B项表述不确切,意识就其发展的趋势来说是能够反映客观世界的,但表述为“完全”是不恰当的,意识也需要深化和扩展;D项表述不准确,经过实践检验的意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以上便是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相关模拟题,更多关于自考招生政策、考前辅导、模拟真题、成绩查询等相关资讯,坦途网自考频道将实时为广大学子更新,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鹏程万里。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