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重点8
>>卫生职称考试知识点:2018年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重点8
小儿腹泻: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
(一)小儿腹泻病因:
易感因素:⒈消化系统特点,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未够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耐受力差,而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多,消化道负担较重,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⒉机体防御能力较差⒊人工喂养;
感染因素:⒈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⒉肠道外感染
非感染因素:⒈饮食因素①食饵性腹泻②过敏性腹泻⒉气候因素。
(二)发病机制: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以及肠道运动功能异常----渗透性,分泌性,渗出性,肠道功能异常。
(三)临床表现:病程2周内为急性腹泻,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超过2个月为慢性腹泻。
(1)轻型: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肠道内道感染所致,起病急,有较严重的为肠道症状,还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
(四)几种常见的肠炎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多见于夏、冬季婴幼儿腹泻常见原因。多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潜伏期1-3天,病初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无腥臭味。大便镜检有少量白细胞。轮状病毒感染可侵犯多个脏器,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
2、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多发生在夏季,潜伏期1-2天,起病急。轻症仅大便次数稍增,性状轻微改变。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黏液,镜检无白细胞。伴呕吐,常发生发热,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全年可见,潜伏期长短不一。腹泻频繁,大便呈黏液状,带脓血,有腥臭味。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休克。大便显微镜检查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与细菌性痢疾相鉴别:大便培养。
4、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病,有特殊臭味。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伴腹痛。
5,抗生素诱发的肠炎: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黏液,少数为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G+球菌。
(五)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细菌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过敏性病变;大便检查;血液生化检查。
(六)治疗要点/原则:1、调整饮食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3、控制感染4、预防并发症。
(七)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口服补液,静脉补液)
3、控制感染
4、维持皮肤完整性
5、严密观察病情(观察排便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表现
6、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做好预防措施)。
考场高分从来都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加上不断练习。这说明光有这些知识重点还不够,应该结合相应的试题练习才能让复习的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坦途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整理了一部分模拟试题供您练习,并预祝您可以考出心中理想的成绩。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20年卫生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知识点508-08
- 2020年卫生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知识点408-08
- 2020年卫生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知识点308-08
- 2020年卫生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知识点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