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19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分享1

2019年04月18日 11:18:30来源:事业单位考试网
导读:现在正是2019年事业单位考试的紧张备考阶段,对于19年参考的考生来说,真题的使用价值是很高的。今天小编先来分享一篇公共基础真题及解析,希望大家喜欢!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19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分享1

>>事业单位笔试经典培训课程咨询

1、 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恶性肿瘤是_____。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肺癌 C: 结肠癌 D: 肝癌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糖皮质激素能作用于淋巴细胞,能诱导淋巴细胞溶解。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的疗效较好。故本题选A。

2、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是_____。

A: 坚持先验论 B: 坚持不可知论 C: 离开了社会实践.没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D: 认为一切具有普遍性的必然的知识不可能来自经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专家解析: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是脱离社会实践,不能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了解辩证法,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故本题答案选C。

3、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是_____。

A: 建立社会舆论监督 B: 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C: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D: 建立合理的市场监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政府的 社会职能主要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促进社会化服务体 系建立的职能;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故本题答案选B。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_____。

A: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 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 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的干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专家解析: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B、C、D三项是解放思想的具体表现。故本题答案选A。

5、 绿色经济,即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指经济活动不损害环境或有利于保护环境,既产生经济效益,又产生环境效益。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答案】Y。

6、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副省长人选应由省长提名,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B: 选举产生的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可以选举汉族公民担任本州州长 D: 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选举中,省长、副省长人选,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代表依照法律联合提名,故A项错误。按照《宪法》,选举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后,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B项说法正确。根据《宪法》第114条的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的公民担任。故C项错误。根据《宪法》第113条的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故D项错误。

7、 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40年代曾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政权是代表_____

A: 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 B: 官僚资产阶级利益 C: 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D: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专家解析:20世纪30年代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40年代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政权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而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8、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_____。

A: 陈述性组织者 B: 程序性组织者 C: 比较性组织者 D: 分析性组织者

参考答案: AC 本题解释: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

9、 行为能力是指能够参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能力。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错。专家解析: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权利能力是指能够参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能力。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根本无法谈行为能力。故本题判断错误。

10、 根据我国宪法,与公民享有的劳动权利对应的国家义务有_____。

A: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 B: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C: 国家应当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D: 国家应当为每个失业的公民提供工作岗位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答案】ABC。专家解析: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的确这是个热门考试,需要考生们加强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从中领会真题的出题技巧和出题规律,在自己的考试中发挥更加出色。登录坦途网事业单位考试频道,我们将为你们提供更多提高事业单位考试成绩的资料和技巧!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事业单位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