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考试

审计师考试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中级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历年真题:第七章

2018年10月18日 09:16:11来源:审计师考试网
导读:2018年审计师考试在这周就要开始了,各位考生都准备好了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理论与实务的历年真题,考前把具体的知识点再复习一下,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2018年审计师考试知识点:中级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历年真题:第七章

>>审计师考试特色课程推荐

【例题1·单选题】(2014年)下列内部控制活动中,属于察觉式控制的是:

A.银行印鉴和空白支票分由不同的会计人员保管

B.每月的最后一天对仓库中的存货进行全面盘点

C.财务软件自动检查每笔录入系统的凭证是否借贷方金额相等

D.只有经过会计主管复核之后的会计凭证才能在系统中实现过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察觉式控制是指为了及时查明已发生的错弊所实施的控制。存货盘点控制属于为了及时查明已发生的错弊所实施的控制。

【例题2·单选题】下列内部控制措施中,属于察觉式控制的是:

A.授权审批控制

B.原材料消耗定额控制

C.职责分工控制

D.固定资产盘点控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察觉式控制是指为了及时查明已发生的错弊所实施的控制。固定资产盘点控制属于为了及时查明已发生的错弊所实施的控制。

【例题5·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凭证与记录控制措施的是:

A.业务批准与执行相分工

B.实施内部审计制度

C.仓库由专人负责保管

D.定期与银行进行对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业务批准与执行相分工属于业务授权控制和职责分工控制;实施内部审计制度属于独立检查;仓库由专人负责保管属于实物控制。

【例题6·单选题】(2014年)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中实物控制的是:

A.顾客赊销限额的批准

B.凭证的预先连续编号

C.财产物资的定期盘点

D.重大资产购置的授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实物控制是指对接触、使用资产和各种记录,均应当有适当的防范措施,以限制非相关人员接近资产或接近重要的记录,从而保护资产和记录的安全。前者包括建造抗震、防潮的仓库,设置防盗用的围墙、锁、保险柜,设置消防备用水池、灭火器等,后者包括建立财产物资的专人负责保管制度,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加强企业护卫人员的巡视等。

【例题7·单选题】(2016年考生回忆)在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可以由一个人兼任的工作是:

A.批准付款与签发付款支票

B.保管空白支票和银行预留印鉴

C.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D.接收客户支票和批准注销客户的应收账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可以由同一人完成,比如出纳。

【例题8·多选题】审计人员在调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运用分析方法检查有关数据和资料的总体合理性

B.询问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

C.检查内部控制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D.向有关第三方进行函证

E.观察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情况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内部控制调查的方法:询问;检查;观察;追踪有关业务的处理过程。

【例题9·单选题】(2014年)下列各项中,可以用来调查了解内部控制的方法是:

A.分析

B.观察

C.函证

D.重新计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内部控制调查的方法:询问;检查;观察;追踪有关业务的处理过程。

【例题10·多选题】与文字描述法相比,应用调查表法描述内部控制调查结果的优点有:

A.可以对调查对象作出比较深入和具体的描述

B.调查范围明确,问题突出,容易反映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

C.设计合理的标准调查表,可广泛适用于同类型被审计单位,从而减少审计工作量

D.调查表可由若干人分别同时回答,有助于保证调查效果

E.便于随时根据业务控制程序的变化对调查表作出修改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AE不属于调查表法的优点。文字描述法可以对调查对象作出比较深入和具体的描述;流程图法便于随时根据业务控制程序的变化对流程图法作出修改。

【例题11·单选题】经过对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如果认为控制系统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审计人员应:

A.转入内部控制测试阶段

B.提高控制风险评估水平

C.提高固有风险评估水平

D.直接转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内部控制设置健全性和合理性,审计人员应实施内部控制测试。如果因采用内部控制测试所减少的实质性审查的工作量小于进行必要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工作量,则直接转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例题12·单选题】(2015年考生回忆)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人员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初评后,应当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的情形是:

A.进行内部控制测试成本较高

B.内部控制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C.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

D.难以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只有在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控制测试;如果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或是根本没有得到执行,那么无需进行控制测试。

【例题13·多选题】(2017年考生回忆)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调查后,应当实施控制测试的情形有:

A.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B.初步评估的控制风险为低水平

C.开展内部控制测试的成本较低

D.初步评估的控制风险为高水平

E.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

『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审计人员认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是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问题的发生;二是仅实施实质性审查不足以为发现重要问题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当审计人员初步评价控制风险为较高水平时,则表明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很低或者根本不能依赖,因此,审计人员可执行很小范围的内部控制测试,而执行更大范围的实质性审查。但如果将控制风险评价为较低水平时,则表明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很高,因此,审计人员应执行更大范围的内部控制测试,并相应减少实质性审查的范围。

【例题14·案例分析题】

(一)资料

2009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相关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抽查记账凭证时发现,部分记账凭证上的审核与编制为同一人。经进一步了解,财会部门未建立表、账、证之间的定期核对制度。

2.审计人员抽取了2008年不同月份的若干张客户订货单,检查销售业务的授权审批情况。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2.“资料2”中,审计人员所实施的内部控制测试属于:

A.余额测试

B.业务测试

C.功能测试

D.实质性测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功能测试,即针对某项控制的某个控制环节,选择若干时期的同类业务进行检查,查明该控制环节的处理程序在被审计期内是否按规定发挥了作用。

【例题15·单选题】确定内部控制测试的抽查范围时,可选择的方法是:

A.实地观察法

B.证据检查法

C.经验估计法

D.重复执行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确定内部控制测试的抽查范围时,可选择的方法有统计抽样法和经验估计法。经验估计法,即凭经验按业务活动执行的次数多少来估计应该抽查的业务量。

【例题16·单选题】下列情况中,应当将相关账户或交易的控制风险评估为低水平的是:

A.相关内部控制失效

B.难以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C.相关内部控制有效

D.相关内部控制不健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低控制风险(高信赖程度)表明内部控制健全且执行情况良好。

【例题17·多选题】下列关于内部控制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监盘是内部控制测试的常用方法之一

B.通过内部控制测试以评价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C.内部控制测试在审计实施阶段进行

D.内部控制测试在实质性测试之后进行

E.任何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A,监盘不属于内部控制测试的常用方法;选项D,内部控制测试在实质性测试之前进行;选项E,不是任何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例题18·多选题】(2016年考生回忆)下列有关内部控制测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十分健全有效时,内部控制测评可以代替实质性审查

B.内部控制测试后审计人员应根据结果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再评价

C.内部控制再评价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以及合理性进行评价

D.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直接相关

E.审计人员如果决定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直接转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不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多么健全有效,都应当选择适当方法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实质性审查,即内部控制测评不能代替实质性审查。选项C,对内部控制的再评价,是指在初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内部控制测试的结果对控制风险水平做出进一步评价,而不是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再评价。选项E,审计人员如果决定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应当实施控制测试而不是直接实施实质性审查。

【例题19·案例分析题】(一)资料

2012年3月,某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某重点国有企业2011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有关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组调查该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后,认为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合理,准备依赖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据此将控制风险评估为低水平。同时按照该企业2010年度税后利润的10%确定重要性水平为90万元。审计组仅根据确定的控制风险水平和重要性水平编制了审计实施方案,确定了实质性审查的范围和重点。

2.在现场进行实质性审查中,审计组发现该企业内部控制并不是十分有效,原来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偏低,应该定为中等水平,而且审计实施方案也应该进行相应调整。鉴于审计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审计组决定不修改书面的审计实施方案,但在现场审计中,每个审计人员调整了实质性审查的范围和重点。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1.关于审计组对控制风险进行的评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审计组在评估控制风险水平之后,还应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B.审计组在最初评估控制风险时,应当遵守谨慎原则,将控制风险直接评估为中或高水平

C.在现场进行实质性审查前,审计组除关注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外,还应关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D.审计组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初评控制风险时,被审计单位内控差,审计组应当将控制风险直接评估为高水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

2.如果审计组在审计实施阶段仍采用原来估计的较低的控制风险水平,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审计人员没有执行足够的实质性审查

B.审计人员执行过多的实质性审查

C.审计结论错误的可能性增大

D.审计效率降低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如果审计组在审计实施阶段仍采用原来估计的较低的控制风险水平,审计人员应执行较少的实质性审查,提高审计效率。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后续还会在坦途网审计师考试频道为大家更新关于知识点的汇总,在这个阶段不可以盲目的做题,一定要先把知识点整理一下,再结合真题复习一下。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审计师考试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