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资格证

导游资格证从业旅游景点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9年导游资格考试景点:三宗宝之鼓楼

2019年08月28日 10:52:22来源:导游资格证考试网
导读:想要在考试中获得一个好的成绩,我们就要在复习时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导游资格考试知识点,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距离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大家的复习也越来越紧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知识点,在坦途网导游资格证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很多系列的内容,这知识其中的一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吧!

有句老话叫:“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这话您可能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是咱天津人的骄傲。可是,您对这三宗宝究竟了解多少呢?鼓楼的钟声应该敲多少下?炮台指的是大沽炮台吗?铃铛阁又是怎么得名的呢?今天,我就给您说说咱天津卫三宗宝的故事。

位居“三宗宝”之首的鼓楼,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是在天津城由土城改为砖城时同时修建的。整座鼓楼高三层,楼底的一层辟有四座拱形门洞,通往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二层供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和关羽岳飞诸神,顶层悬挂重300斤的铁钟一口。在鼓楼上远眺四方,周围七十二沽尽收眼底,不愧为津门一大胜景。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名曰鼓楼,却为何有钟无模?

其实,鼓楼在明代叫作“钟鼓楼”。在传说中,鼓楼可是有鼓的,说后来为了报时的需要,才把大鼓移走,换成了一口钟。现在,在民间还流传着董师傅用蟒蛇的皮绷鼓的传说呢。说当时鼓楼建成后,人们请来了制鼓大王董师傅和他的徒弟们,整整用了99天,才做成一个有一丈多高,一间房子那么大的鼓圈。但光有鼓圈,没有鼓皮也不成啊。就在这节骨眼儿上,他们听说村里有一条巨大的蟒蛇正在祸害百姓,于是,董师傅斜挎着一只腰鼓,手握系着大红绸子的鼓锤儿来到洞口,只听“咚咚咚”鼓声震天,又见红绸上下翻飞,那蟒蛇被引出了洞。董师傅一刀下去,制服了巨蟒。后来,他用蟒蛇皮蒙成了大鼓,安放在鼓楼上。这就是关于鼓楼中鼓的传说。但实际上,鼓楼始终有钟无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清末一位天津诗人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头”。这什么意思呀?原来,当时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1可以参照的时间,就是鼓楼敲钟的声音了。早先守鼓楼的是位驼背老人,诗中“锅腰”就是“驼背”的俗称。他每天早晚两次敲钟,作为开闭城门的信号。那么到底要敲多少下呢?一共108下。怎么个敲法呀?那就是每天早晚各敲54下,节奏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钟声一停,总兵署就随之鸣炮,于是城门大开;夜晚关城门的时候也是如法炮制。虽说没有鼓,但这钟也起到了报时的作用,“鼓楼”一名就这样延续下来了。在晴天时,这响亮清脆的钟声竟然可以传到30里之外的杨柳青,所以,人们还可以根据钟声来判断天气的阴晴。您该问了,这钟声怎么可能传得这么远呐?原来,鼓楼的中央是空的,风往上拔,拢音,所以声音传得远也就不足为奇了。

鼓楼,这座位于老城厢中心,曾经是天津城最高建筑的三宝之首,却在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惨遭洗劫,洋人在鼓楼上架起机枪,居高临下射击逃难人群,死伤之多,惨不忍睹。民国八年,鼓楼被拆除。民国十年,鼓楼重建。解放后,由于天津城市发展,旧城中的交通量大增,鼓楼再一次被拆除。2002年,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一座巍峨壮观的新鼓楼落成了,成为津门又一标志性建筑。

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相信会对大家复习有一定的帮助,很快我们就会进入备考的白热化阶段,大家要注意劳逸结合,在努力备考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状况,希望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在2019年导游资格考试中大家会有一个很好的成绩!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导游资格证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