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预测试卷3
31.火灾类型与物质的燃烧特性有关,根据《火灾分类》(GB 4968—2008),煤气火灾属于( )类火灾。
A.F
B.E
C.D
D.C
【答案】D
【解析】《火灾分类》(GB/T 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①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②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③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④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钦、错、锉、铝镁合金火灾等;⑤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⑥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32.在规定条件下,材料或制品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能在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称为( )。
A.燃点
B.闪燃
C.闪点
D.自燃点
【答案】C
【解析】燃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自燃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闪燃是指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33.爆炸形成的冲击波的破坏程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冲击波能量的大小
B.冲击波的形成原因
C.周围建筑物的坚固程度
D.建筑物与产生冲击波的中心距离
【答案】B
【解析】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像活塞运动一样推向前进,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这种冲击波能造成附近建筑物的破坏,其破坏程度与冲击波能量的大小有关,与建筑物的坚固程度及其与产生冲击波的中心距离有关。
34.下列( )不是产生粉尘爆炸的条件。
A.粉尘本身可燃,即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B.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粉尘呈悬浮状才能保证其表面与空气(氧气)充足接触,堆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
C.在密封的空间内
D.要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
【答案】C
【解析】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
35.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一般不适用于( )的初起火灾。
A.可燃气体
B.易燃可燃液体
C.金属
D.带电设备
【答案】C
【解析】普通干粉又称BC干粉,是指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氨基干粉等,主要用于扑灭可燃液体、可燃气体以及带电设备火灾。
36.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 )灭火器。
A.化学泡沫
B.二氧化碳
C.干粉
D.卤代烷
【答案】A
【解析】泡沫灭火器包括化学泡沫灭火器和空气泡沫灭火器两种,分别是通过筒内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或借助气体压力,喷射出泡沫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上,隔绝空气起到窒息灭火的作用。泡沫灭火器适合扑救脂类、石油产品等B类火灾以及木材等A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水溶性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37.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控制流速
B.保持良好接地
C.安设单独的防爆式电动机
D.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库房必须采取遮阳措施,窗户采用磨砂玻璃
【答案】D
【解析】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以下几种措施:①控制流速;②保持良好接地;③采用静电消散技术;④人体静电防护;⑤其他技术,如安设单独的防爆式电动机、增高厂房或设备内空气的湿度等。
38.凡是有烟火药的车间,生产用具应采用______材料。禁止使用______、石制的器械、容器和工具。( )
A.木质;铁质
B.搪瓷;铜质
C.瓷器;铝质
D.铁质;木质
【答案】A
【解析】烟火药制造过程中,粉碎应在单独工房进行,粉碎前后应筛掉机械杂质,筛选时不得使用铁质、塑料等产生火花和静电的工具。
39.在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贴筒标和封口时,操作间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 )m2。
A.2
B.2.5
C.3
D.3.5
【答案】D
【解析】为了防止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火灾爆炸事故,贴筒标和封口时,操作间的主通道宽度不得少于1.2m,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m2。
40.关于爆炸品生产厂房、储存库房和销毁场地的平面布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主厂区内按危险和非危险分区布置规划
B.总仓库远离工厂和城市
C.销毁场所选择山沟河滩等地方
D.主厂区布置在非危险区的上风侧
【答案】D
【解析】烟花爆竹工厂的工厂平面布置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主厂区内应根据工艺流程、生产特性,在选定的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有利安全的自然地形,按危险与非危险分开原则,加以区划、布置。主厂区应布置在非危险区的下风侧。②总仓库区应远离工厂住宅区和城市等目标,有条件最好布置在单独的山沟或其他有利地形处。③销毁厂应选择在有利的自然地形,如山沟、丘陵、河滩等地,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条件下,确定销毁场地和有关建筑的位置。
41.不属于火炸药感度的是( )。
A.热感度
B.电感度
C.爆轰感度
D.电磁波感度
【答案】D
【解析】火炸药有各种不同的感度,除ABC三项外,还包括:火焰感度、机械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针刺感度)、光感度(可见光感度、激光感度)、冲击波感度。
42.作业场所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是( )。
A.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B.强调自我保护,个人做好防尘、防毒措施
C.引进先进的设备
D.为员工配备相应防护用具
【答案】A
【解析】对于作业场所存在粉尘、毒物的企业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是: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43.粉尘的( )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
A.分散度
B.溶解度
C.细密级别
D.硬质层
【答案】A
【解析】粉尘的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它与粉尘在空气中呈浮游状态存在的持续时间(稳定程度)有密切关系。在生产环境中,由于通风、热源、机器转动以及人员走动等原因,使空气经常流动,从而使尘粒沉降变慢,延长其在空气中的浮游时间,被人吸入的机会就越多。
44.无机性粉尘可分为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无机粉尘。下列各项属于矿物性粉尘的是( )。
A.铝及其化合物
B.石棉
C.金刚砂
D.水泥
【答案】B
【解析】无机性粉尘包括:①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煤等;②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等及其化合物;③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等。
45.下列粉尘中,( )的粉尘不可能发生爆炸。
A.生石灰
B.面粉
C.煤粉
D.铝粉
【答案】A
【解析】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铝、锌等粉尘具有爆炸性。发生爆炸的条件是高温(火焰、火花、放电)和粉尘在空气中达到足够的浓度。生石灰的粉尘不会发生爆炸。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