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预测试卷5
71.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危险源的有( )。
A.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
B.损坏的原油储罐呼吸阀
C.携带SARS病毒的人
D.操作标准不完善
E.停靠的汽车
【答案】ABCD
【解析】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引起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是危险源;原油储罐的呼吸阀已经损坏,当储罐储存了原油后,有可能因呼吸阀损坏而发生事故,因此损坏的原油储罐呼吸阀是危险源;一个携带了SARS病毒的人,可能造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上SARS,因此携带SARS的人是危险源;操作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操作标准,可能使员工出现不安全行为,因此没有操作标准是危险源。
72.运用系统原理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动力原则
B.动态相关性原则
C.整分合原则
D.封闭原则
E.反馈原则
【答案】BCDE
【解析】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有:①动态相关性原则;②整分合原则;③反馈原则;④封闭原则。A项属于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73.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 )。
A.防止能量蓄积
B.提高防护标准
C.改变工艺流程
D.控制能量释放
E.加强安全监管
【答案】ABCD
【解析】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11种:①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②限制能量;③防止能量蓄积;④控制能量释放;⑤延缓释放能量;⑥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⑦设置屏蔽设施;⑧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⑨提高防护标准;⑩改变工艺流程;11修复或急救。
74.某化工园区的储存区存放丙烯、煤油和氢气等危险物品,其中丙烯、煤油、氢气的储存临界量分别为20t、100t、5t。下列储存方案,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有( )。
A.存放20t丙烯和50t煤油
B.存放90t煤油
C.存放10t氢气
D.存放10t丙烯、30t煤油和2t氢气
E.存放10t丙烯和6t氢气
【答案】ACDE
【解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故ACDE四项均属于重大危险源。
75.正确选用优质的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基本原则有( )。
A.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
B.根据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选用
C.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选用
D.穿戴舒适方便与否不重要,注重安全
E.美观大方、符合潮流
【答案】ABC
【解析】正确选用优质的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选用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相关要求,针对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性质,结合劳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以及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等因素,综合分析后选用。
76.下列劳动防护用品属于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划分的有( )。
A.防尘用品
B.防振动用品
C.防冲击用品
D.防水用品
E.防辐射用品
【答案】ABE
【解析】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防坠落用品、防冲击用品、防触电用品、防机械外伤用品、耐酸碱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防振动用品、防辐射用品、防高低温用品等。
77.以下监察项目中属于重点监察的有( )。
A.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
B.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察
C.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管理
D.安全教育培训和隐患治理
E.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的监察
【答案】BE
【解析】重点监察是指对重点事项的监察,如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察,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的监察等。
78.下列各项不属于物体打击的有( )。
A.机械设备引起的碰撞
B.脚手架上坠落的钢筋打击员工头部,导致其死亡
C.起重机的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D.建筑物坍塌,员工被砖墙压伤
E.钉门时,不小心锤子砸伤手指
【答案】ACD
【解析】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A项为机械伤害;C项为起重伤害;D项为坍塌伤害。
79.事件树分析是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称为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 )。
A.确定基本事件失效模式
B.确定初始事件
C.判定安全功能
D.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
E.分析事件树
【答案】BCDE
【解析】事件树分析是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称为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件树分析是使用归纳法,可提供记录事故后果的系统性的方法,并能确定导致事件后果与初始事件的关系。其分析步骤如下:①确定初始事件;②判定安全功能;③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④分析事件树。
80.下列各项属于职业病的有( )。
A.腰背痛
B.煤工尘肺
C.慢性支气管炎
D.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E.手臂振动病
【答案】BDE
【解析】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②接触职业危害因素;③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④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腰背痛、慢性支气管炎不属于法定职业病。
81.关于《尘肺病防治条例》的立法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促进生产发展
B.保证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
C.保护职工健康
D.消除粉尘危害
E.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
【答案】ACD
【解析】《尘肺病防治条例》的立法目的包括:①保护职工健康;②消除粉尘危害;③防止发生尘肺病;④促进生产发展。BE两项属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立法目的。
82.应急过程中,人群疏散应充分考虑的问题有( )。
A.财产损失的大小
B.疏散可利用的时间
C.风向等环境变化
D.疏散人群的数量
E.特殊人群的疏散
【答案】BCDE
【解析】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当对疏散的紧急情况和决策、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作出细致的规定和准备,应充分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和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以及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等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条件。
83.事故现场的保护对于事故调查取证、确定事故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十分重要。为了抢险救灾,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时,应( )。
A.做出标志
B.向公安部门请示
C.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D.封闭事故现场
E.妥善保护现场主要痕迹、物证
【答案】ACE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84.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在履行事故调查职责时拥有的权利包括( )。
A.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
B.向事故单位和相关部门、单位及个人调阅、复制相关文件、资料
C.对事故单位进行罚款
D.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E.自行处置事故单位的犯罪行为
【答案】ABD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在履行事故调查职责时有以下权利:①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②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③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85.下列可以计入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的内容有( )。
A.丧葬及抚恤费用
B.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C.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D.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E.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答案】ABC
【解析】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①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②善后处理费用;③财产损失价值。A项属于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B项属于善后处理费用;C项属于财产损失价值。DE两项属于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906-20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806-20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706-17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