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历年真题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单选真题二

2017年03月21日 10:28:45来源:安全工程师考试网
导读:本文坦途网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为大家重磅提供了【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单选真题】如果你想要了解该项考试的高分,现在就可以及时的了解相应的真题内容。

21.某安全管理人员在机加工车间检查,发现甲某操作铣床时穿紧身工作服,袖口扎紧;乙某高速切削铸件时戴防护眼镜;丙某操作车床时戴一般防护手套;丁某清理铁屑时戴防尘口罩。上述操作行为中,存在隐患的人员是()。

A.甲某

B.乙某

C.丙某

D.丁某

【答案】C

【解析】在操作金属切削机床(如钻床、铣床等)时应注意:①操作人员应穿紧身工作服,袖口扎紧;②高速切削时要戴防护眼镜;③操作时,为避免手套被卷进高速旋转的车床引发事故,严禁戴手套;④切削铸铁件时应戴防尘口罩。

22.某冶金企业存在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皮带输送机处粉尘浓度超标,同时企业发放给接触粉尘岗位职工的防尘口罩属于伪劣产品。针对这一问题,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做出的处理决定是()。

A.扣押安全生产许可证

B.限期整改

C.停产整顿

D.上缴营业执照

【答案】B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未按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发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权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有权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3.承包商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包商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前,应接受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的教育,组织教育的责任主体是()。

A.承包商

B.发包企业

C.建设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答案】B

【解析】在承包商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前,发包单位要对其进行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的教育,因此组织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发包企业。

2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一是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二是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评估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性质及危害程度。三是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四是查清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危害程度。为完成第三项基本任务,应迅速采取的措施是()。

A.隔离、减弱、监测、评估

B.封闭、隔离、洗消、监测

C.疏散、隔离、减弱、监测

D.封闭、减弱、洗消、监测

【答案】B

【解析】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三项基本任务是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具体做法是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状态。

25.应急预案能否在应急救援中成功地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应急预案自身的完善程度,还依赖于应急准备工作的充分性。下列工作范畴中,属于应急准备的是()。

A.接警通知

B.应急演练

C.伤员救治

D.事故调查

【答案】B

【解析】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

26.应急演练实施是将演练方案付诸行动的过程,是整个演练程序中的核心环节。下列内容中,属于应急演练实施阶段的是()。

A.演练方案培训、演练现场检查、演练执行、演练结束和领导点评

B.现场检查确认、演练情况说明、演练执行、演练结束和现场点评

C.落实演练保障措施、启动演练执行程序、结束演练和专家点评

D.介绍演练人员及规则、演练启动与执行、演练结束和预案评审

【答案】B

【解析】应急演练实施是对演练方案扶助行动的过程,是整个演练程序中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阶段:①演练前检查;②演练前情况说明和动员;③演练启动;④演练执行;⑤演练结束与意外终止;⑥现场点评会。

27.电焊、氩弧焊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紫外线职业危害。紫外线照射人体引起的职业病是()。

A.职业性白内障

B.滑囊炎

C.电光眼炎

D.铬鼻病

【答案】C

【解析】生产环境中,物体温度达1200℃以上辐射的电磁波谱中即可出现紫外线。在作业场所比较多见的是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即由电弧光照射所引起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28.某硫酸化工企业在ABC县一天然气生产矿井发生井喷,井喷后作业人员应急处理不当,含有H2S的有毒气体从下风口扩散,造成周围群众13人死亡,103人急性中毒,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负责组织此次事故的调查的是()。

A.国务院

BA省人民政府

CB市人民政府

DC县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③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l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题中事故造成13人死亡,103人急性中毒,属于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9.毒物的危害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受生产条件、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下列关于毒物危害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类有机化合物中卤族元素取代氢时,毒性减小

B.毒物在水中溶解度越小,其毒性越大

C.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反比

D.氮气是一种无毒的惰性气体,不会产生危害性

【答案】C

【解析】A项,同类有机化合物中卤族元素取代氢时,毒性增加;B项,毒物在水中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C项,一般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反比;D项,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本身无毒,但当它在空气中含量高,使得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时,吸入者便发生窒息,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0A市所辖B区一酒店发生火灾事故,导致2人死亡、5人重伤。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下列关于此事故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事故发生后,酒店负责人应当在2小时内向B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BB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于2小时内向A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CA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自事故发生之日起2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时,酒店应当及时补报

【答案】B

【解析】A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BC两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D项,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31.甲公司是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因业务发展需要新建一个3000m2新厂房,乙建筑公司南方分公司为施工总包单位。在取得建筑工许可证后,乙公司南方分公司在厂房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导致3人死亡。当地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对施工现场进行事故调查。下列关于事故调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询问访谈目击证人应采取“一对一”方式

B.地方政府可委托乙公司进行调查取证

C.情况不明时,事故调查可采取技术鉴定

D.事故调查组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个月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答案】C

【解析】事故调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不管哪级事故,其事故调查工作都是由政府负责的;不管是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还是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都是在政府的领导下,都是以政府的名义进行的,都是政府的调查行为,不是部门的调查行为。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32.某危险化学品仓储公司仓库保管员张某家中有事,私下委托同事叶某临时代为保管仓库钥匙。期间,叶某进入危险品仓库,擅自将易燃化学品异丙酮和强氧化剂双氧水混放,引发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下列关于此事故责任认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某擅自委托叶某代为保管危险化学品库房钥匙,是事故直接责任人

B.叶某进入危险品仓库将危险化学品混放,是事故直接责任人

C.危险化学品仓储公司主要负责人管理不到位,是事故直接责任人

D.危险化学品仓储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存在管理失职,是事故直接责任人

【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凡因“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这个“不安全行为”的实施人,就是直接责任人;而“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事故,直接责任人就是造成“不安全状态”的人。该事故是由于叶某混放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因此叶某是事故直接责任人。

33.某市甲化工厂新建1套醋酸装置,由乙公司以总承包方式负责建设。现场工程监理由丙公司承担。某日,乙公司工人孔某在脚手架上行走时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事故调查后,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措施的责任单位是()。

A.甲化工厂

B.乙公司

C.丙公司

D.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答案】A

【解析】事故调查处理的最终目的是预防和减少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因此,提出、落实整改措施的责任单位是甲化工厂。

34.甲钢铁厂位于某省市境内。某日,钢铁厂发生钢水包倾倒事故,造成15人死亡。有关部门迅速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形成了事故调查报告。负责批复事故调查报告的行政部门是()。

A.国务院

B.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省人民政府

D.市人民政府

【答案】C

【解析】事故调查报告批复的主体是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报告由国务院批复;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分别由负责事故调查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批复。该事故造成15人死亡,属重大事故,事故调查报告由省人民政府批复。

35.某地下铁矿发生冒顶片帮事故,造成刘某和程某当场死亡,钻机损坏,停产15日。在事故救援过程中,参与救援的张某被铲运机碰撞,造成腰椎压缩骨折。该起事故造成的下列经济损失中,属于间接经济损失的是()。

A.钻机损坏

B.张某的医疗费用

C.刘某和程某的抚恤费用

D.补充新员工的培训费用

【答案】D

【解析】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①停产、减产损失价值;②工作损失价值;③资源损失价值;④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⑤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⑥其他损失费用。ABC三项均为直接经济损失。

36.某企业调试新引进的化工产品生产线时发生事故,导致1名员工重伤和附近一条河流污染。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该员工的医疗、工伤补助等费用共计2万元,地方安监部门给予行政罚款1万元,生产线事后修复费20万元,处理河流污染费用10万元。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 672186),本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费用是()万元。

A2

B3

C23

D33

【答案】D

【解析】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其统计范围包括:①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和歇工工资;②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以及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③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和流动资产损失价值。因此,本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费用=122010=33(万元)。

37.某煤矿企业1993年至2012年一线接触煤尘的作业人员年均1000人,20年间共确诊尘肺病20例,其中,2012年对一线1000名作业人员进行在岗体检时,确认新增尘肺病2例。该煤矿20年间接触煤尘作业人员尘肺病发病率和2012年尘肺病发病率分别是()。

A0.1%0.2%

B0.1%0.1%

C2%0.2%

D2%0.1%

【答案】A

【解析】发病(中毒)率是指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或中毒)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中毒)的频率。计算公式:某病发病率(中毒率)=×100%。1993年至2012年作业人员年均1000人,共确诊尘肺病20例,年均尘肺病1例。因此20年间尘肺病发病率=1/1000×100%=0.1%2012年尘肺病发病率=2/1000×100%=0.2%

38.甲企业设机关部门4个,员工24人,生产车间6个,员工450人,辅助车间1个,员工26人。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日数300天。2012年,甲企业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2名员工死亡。甲企业2012年百万工时死亡率为()。

A2.06

B1.75

C1.67

D1.53

【答案】C

【解析】百万工时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百万工时,因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其计算公式为:

2012年甲企业死亡人数2人,实际总工时

=24+450+26)×8×300=1200000(小时),因此甲企业2012年百万工时死亡率=2/1200000×106=1.67

39.企业应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保证安全生产投入。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下列有关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新建企业和投产不足一年的企业,以当年实际营业收入为提取依据,按月计提安全生产费用

B.安全生产费用可用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C.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集中管理

D.安全生产费用应当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

【答案】C

【解析】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第三十四条,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属于企业自提自用资金,其他单位和部门不得采取收取、代管等形式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和使用,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40.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4大类。下列关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湿滑”、“安全通道狭窄”、“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环境因素,“岩体滑动”、“通风气流紊乱”属于物的因素

B.“地面湿滑”、“安全通道狭窄”、“通风气流紊乱”属于物的因素,“岩体滑动”、“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环境因素

C.“地面湿滑”、“岩体滑动”、“通风气流紊乱”、“安全通道狭窄”属于物的因素

D.“地面湿滑”、“岩体滑动”、“通风气流紊乱”、“安全通道狭窄”属于环境因素

【答案】A

【解析】《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4大类。题中“地面湿滑”、“安全通道狭窄”、“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环境因素,“岩体滑动”、“通风气流紊乱”属于物的因素。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安全工程师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