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全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8
>>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2018年安全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
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71.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包括( )。
A.减少和控制危害
B.减少和控制后果
C.减少和控制事故
D.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E.尽量避免事故
【答案】ACD
【解析】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72.依据系统安全理论的思想,下列情况中,企业必须进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有( )。
A.新员工入厂
B.变更生产工艺
C.采用新材料或新能源
D.更换企业领导人
E.颁布新适用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
【答案】BCE
【解析】系统安全理论认为,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此时企业必须进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73.下列各项属于系统安全理论的观点的有( )。
A.事故的发生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作用的结果
B.考虑如何采用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
C.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但可减少系统中危险源的总危险性
D.随着科学进步,生产技术发展,会出现新的危险源
E.事故的发生是系统中的能量意外释放的结果
【答案】BCD
【解析】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其观点主要包括:①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系统安全理论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②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③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④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由于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的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A项是轨迹交叉论的基本思想;E项是能量意外释放论的观点。
74.在重大危险源评价中,可作为单元处理的有( )。
A.同一厂房内的装置
B.散设地上的管道
C.同一堤坝内的贮罐
D.配管桥区
E.在同一工厂且边缘距离等于510m的场所
【答案】ACD
【解析】一般把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单元,并以此来划分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功能特点。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储罐也可划分为一个单元;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单元处理,但配管桥区例外。E项,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75.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
A.消除危险源
B.个体防护
C.隔离
D.减少故障和失误
E.限制能量
【答案】ACDE
【解析】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其常用的措施包括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故障——安全设计、减少故障和失误等。个体防护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其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还包括隔离、设置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
76.对于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从业人员做到( )。
A.会修理护品
B.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
C.会正确使用护品
D.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
E.会改进护品的防护性能
【答案】BCD
【解析】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护品,使职工做到“三会”,即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用人单位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7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种。事中监督管理方式主要包括( )。
A.日常的监督检查
B.安全大检查
C.许可证的监督检查
D.许可证审批
E.事故调查处理
【答案】ABC
【解析】事中的监督管理主要是日常的监督检查、安全大检查、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许可证的监督检查等。事中监督管理重点在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D项属于事前的监督管理;E项属于事后的监督管理。
78.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
A.工程控制技术措施
B.定量控制措施
C.个体防护措施
D.组织管理措施
E.精神激励措施
【答案】ADE
【解析】职业危害的控制主要是指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型、分布、浓强度等情况,采用多种措施加以控制,使之消除或者降到容许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①工程控制技术措施;②个体防护措施;③组织管理措施等。
79.对料石粉碎车间进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时,需开展的工作包括( )。
A.危险性预先分析
B.分析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C.统计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率
D.计算事故发生的危险严重程度
E.故障树的编制
【答案】BCD
【解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要求对作业条件进行危险性分析,该方法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因此,在进行危险性分析时对自变量L、E、C进行调查。
80.化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指标有( )。
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B.最高容许浓度
C.最低容许浓度
D.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E.8小时平均容许浓度
【答案】ABD
【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其中,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限倍数四类。
完整版试卷,欢迎继续关注坦途网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906-20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806-20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706-17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