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全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题5
>>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2018年安全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
41.某建筑工地在起重机的检修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不慎,发生吊具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的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高处坠落
B.物体打击
C.机械伤害
D.起重伤害
【答案】D
【解析】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
42.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的按( )分类,将危害因素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等10类。
A.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B.参照事故类别
C.职业健康
D.按因素性质
【答案】C
【解析】A项,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B项,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二十类;C项,按职业健康分类,将危害因素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10类。
43.( )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环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答案】B
【解析】A项,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B项,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C项,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D项,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是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给出系统危险性的安全评价方法。该类方法适应于系统的危险性分级。
44.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高温、辐射、噪声属于( )。
A.物理因素
B.化学因素
C.生物因素
D.劳动心理因素
【答案】A
【解析】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②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③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45.下列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的是( )。
A.病毒
B.真菌
C.工业毒物
D.辐射
【答案】C
【解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的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①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②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病毒和真菌是生物因素,辐射是物理因素。
46.根据2002年卫生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下列( )不属于法定的职业病。
A.腰肌劳损
B.陶工尘肺
C.汽油中毒
D.手臂振动病
【答案】A
【解析】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①尘肺13种;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③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56种;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⑦职业性眼病3种;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⑨职业性肿瘤8种;⑩其他职业病5种。B项属于尘肺;C项属于职业中毒;D项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47.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不包括( )。
A.铝尘肺
B.石墨尘肺
C.木工尘肺
D.电焊工尘肺
【答案】C
【解析】2002年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联合发布的《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13种法定尘肺病,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疾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48.( )不是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A.吸入
B.触摸
C.经皮吸收
D.食入
【答案】B
【解析】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包括:①吸入。呈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雾)状态的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大多数情况下,毒物都是由此途径进入人体的。②经皮吸收。在作业过程中经皮肤吸收而导致中毒。经皮吸收有两种,经表皮或经过汗腺、毛囊等吸收,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③食入。较少见,可为误食或吞入。
49.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中,全国总工会的权能范围不包括( )。
A.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
B.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C.反映劳动者职业健康方面的诉求
D.依法参与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
【答案】A
【解析】全国总工会的职权范围包括:依法参与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反映劳动者职业健康方面的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属于卫生部的职权范围。
50.我国对劳动者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周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劳动者接触煤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 )年检查1次。
A.1
B.2
C.3
D.5
【答案】C
【解析】劳动者接触煤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3年1次;劳动者接触煤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每2年1次。
完整版试卷,欢迎继续关注坦途网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906-20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806-20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706-17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