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全师《安全生产管理》自测试题5
>>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201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自测试题
41.下列各项属于车辆伤害的是( )。
A.工厂内的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伤行走中的人员
B.起重设备提升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C.牵引车辆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D.停车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答案】A
【解析】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42.对某化工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时,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评价方法是( )。
A.安全检查表方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D.事件树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A项,安全检查表方法指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的方法。安全检查表是指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B项,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一般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作为开头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任何与工艺安全有关或与之不太相关的问题都可提出并加以讨论。C项,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方法。根据系统可以划分为子系统、设备和元件的特点,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然后分析各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D项,事件树分析方法是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称为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3.下列关于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评价依据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等
B.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应明确在安全运行中实际存在和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C.相关批复文件不能作为安全验收的评价依据
D.内容概况应介绍评价对象的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工业园区规划等
【答案】C
【解析】安全验收报告中,评价依据包括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评价对象初步设计、变更设计或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文件;相关的批复文件等。
44.以下属于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 )。
A.劳动强度过大
B.劳动中机械的振动
C.电离辐射
D.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答案】A
【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来源可分为: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②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③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其中,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性职业紧张;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⑤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BC两项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D项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
45.作业场所下列危害因素中,不属于物理性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是( )。
A.由于机器转动产生的噪声
B.生产过程释放的有毒物质
C.炉前工接触的红外线
D.电焊时产生的电弧光
【答案】B
【解析】作业场所常见的物理性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等。B项,生产过程释放的有毒物质属于生产性毒物。
46.红外线主要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引起的职业病是( )。
A.白内障
B.放射性肿瘤
C.电光性眼炎
D.近视眼
【答案】A
【解析】白内障是长期接触红外辐射而引起的常见职业病,其原因是红外线可致晶状体损伤。职业性白内障已列入我国职业病名单。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即由电弧光照射所引起的职业病,在作业场所比较多见。
47.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人工放射性核素
D.激光
【答案】C
【解析】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如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X线机等。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属于非电离辐射。两种辐射都可以对人产生危害。
4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职业卫生工作中的职责有( )。
A.负责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控制的监督管理
B.负责劳动合同实施情况监管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C.依法参与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反映劳动者职业健康方面的诉求
D.起草职业卫生监管有关法规,制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管相关规章
【答案】B
【解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职业卫生工作中的职责主要包括:①负责劳动合同实施情况监管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签定劳动合同;②依据职业病诊断结果,做好职业病人的社会保障工作。A项属于卫生部的职责;C项属于全国总工会的职责;D项属于安全监管总局的职责。
49.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 )日内进行申报。
A.5
B.10
C.15
D.20
【答案】C
【解析】《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三项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50.下列内容中,( )不属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基本内容。
A.家族病史
B.劳动者的职业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职业病诊疗
【答案】A
【解析】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本套试卷未完待续,完整版试题欢迎持续关注坦途网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906-20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806-20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706-17
- 2019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生产管理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