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41
>>安全工程师知识点:2017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
第二节 职业卫生统计基础
一、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
1.发病(中毒)率
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或中毒)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中毒)的频率。
在通常情况下,发病率的分母泛指一般平均人口数。
发病率(中毒率)是反映某病(中毒)在人群中发生频率大小的指标,常用于衡量疾病的发生,研究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和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例2.1】某地区职业卫生监管机构统计某种职业病最近两年内在某行业中发生的频率,该行业此职业病的发病率的计算公式为( )。[2011年真题]
A.(检查时发现的现患某病例总数/该时点受检人数)×100%
B.(观察期内新发生例数/同期内可能发生该类职业病的平均人口数)×100%
C.(观察期内因该病死亡人数/同期内某病患者数)×100%
D.(某年死亡总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答案】B
【解析】发病(中毒)率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或中毒)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中毒)的频率。某病发病率(中毒率)=同期内新发生例数/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病(中毒)的平均人口数×100%。
【例2.2】某煤矿企业1993年至2012年一线接触煤尘的作业人员年均1000人,20年间共确诊尘肺病20例,其中,2012年对一线1000名作业人员进行在岗体检时,确认新增尘肺病2例。该煤矿20年间接触煤尘作业人员尘肺病发病率和2012年尘肺病发病率分别是( )。[2013年真题]
A.0.1%和0.2%
B.0.1%和0.1%
C.2%和0.2%
D.2%和0.1%
【答案】A
【解析】发病(中毒)率是指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或中毒)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中毒)的频率。
1993年至2012年作业人员年均1000人,共确诊尘肺病20例,年均尘肺病1例。因此20年间尘肺病发病率=1/1000×100%=0.1%;2012年尘肺病发病率=2/1000×100%=0.2%。
2.患病率
表示在某时点检查时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患有某病的病人总数。
其中某病病例总数包括新病例和旧病例,凡患该病的一律统计在内。同一人不应同时成为同一疾病的两个病例。
这一指标最适用于病程较长的疾病的统计研究,用于衡量疾病的存在,反映某病在一定人群中的流行规模或水平。
3.病死率
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上式分母中患病情况不同,指标的概念也不同。如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分母为住院人数。某一地区某病病死率的分母则包括该地区所有患该病的病人。故医院的病死率不能代表地区的病死率。
4.粗死亡率
也称普通死亡率,是指某年平均每千名人口中的死亡数。
粗死亡率和粗出生率一样,具有资料易获得、计算简单的优点,但其高低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故只能粗略地反映人口的死亡水平,不能用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的卫生文化水平。
【例2.3】常用的职业卫生统计指标有发病(中毒)率、患病率、病死率和( )。[2009年真题]
A.职业病普查率
B.疑似职业病发生率
C.粗死亡率
D.职业卫生合格率
【答案】C
【解析】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有发病(中毒)率、患病率、病死率、粗死亡率。发病(中毒)率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或中毒)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中毒)的频率。患病率表示在某时点检查时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患有某病的病人总数。病死率是指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粗死亡率又称普通死亡率,是指某年平均每千名人口中的死亡数。
【例2.4】某市统计该市2011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5人、职业病发病死亡人数为30人以及人口自然死亡人数为2955人。该市平均人口为100万。该市2011年粗死亡率是( )。[2012年真题]
A.18‰
B.3‰
C.30‰
D.1‰
【答案】B
【解析】粗死亡率=同年死亡总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00‰,本题粗死亡率=(15+30+2955)/
1000000×1000‰=3‰。
二、职业卫生调查设计
1.调查研究的特点
在调查中,欲研究的现象及其相关特征(包括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来平衡或消除非研究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这是调查研究区别于实验研究的重要特征;混杂因素的控制常借助于标准化法、分层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等方法;调查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容易产生误差和偏倚,应特别注意设计技巧和质量控制。
2.调查设计的主要用途
调查设计又称为横断面研究或横断面调查或现况研究,用于了解某一特定时间横断面
上特定作业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或人群职业病的分布情况。
3.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1)明确调查目的并将其具体化到指标
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各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问题。确定调查目的时应注意的是要了解总体参数还是研究相关联系。指标要精选,尽量用客观、灵敏、精确的定量指标。
(2)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即要确定调查总体及其同质范围,观察单位可为人、物、群体、地区等。
(3)确定并选择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确定并选择调查方法(有普查法、抽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
①普查(overall survey)。对总体中所有的观察单位进行调查,一般用于了解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情况,如年中人口数、时点患病率。
②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通过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具代表性的观察单位组成的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③典型调查。亦称案例调查。即对事物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选择典型的人和单位进行调查。如调查几个卫生先进或后进单位,用于总结经验教训。
【例2.5】职业卫生统计调查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2008年真题]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问卷调查
【答案】C
【解析】抽样调查是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具代表性的观察单位组成的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例2.6】及时、准确的职业病统计信息是职业健康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最常用的职业病调查统计方法是( )。[2009年真题]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答案】B
【解析】职业卫生调查方法主要有: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典型调查。其中,典型调查是对事物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选择典型的人和单位进行调查。职业病的调查即是通过选择典型的人和单位进行调查。
【例2.7】下列有关职业卫生调查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
A.职业卫生调查方法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B.职业卫生调查方法包括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C.想要了解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情况时,需要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D.普查方法是职业卫生调查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
【答案】B
【解析】职业卫生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确定并选择调查方法,包括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想要了解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情况时,需要采用典型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是职业卫生调查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
(4)确定样本含量
样本含量依据抽样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可参考有关的统计学书籍。
(5)确定资料的搜集方式
①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检查、测量。
②采访法:调查者直接或间接与被调查者交谈,又分访谈、信访和开调查会3种。
(6)确定观察指标
结合调查的实际问题,将调查目的转化为具体的调查指标。
4.常用的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整群抽样
(4)分层抽样
以上4种基本抽样方法都属单阶段抽样,实际应用中常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抽样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来进行,称为多阶段抽样。
各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一般是: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例2.8】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抽样误差大小不同。下列四种抽样调查方法中,抽样误差最小的是( )。[2008年真题]
A.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
C.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
【答案】B
【解析】常用的抽查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这几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一般是: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三、职业卫生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职业危害资料的统计分析与其他资料一样,应按照资料类型和统计分析方法条件的要求进行。
1.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可采用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计算,t检验、u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相关与回归。
2.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可采用的分析方法有相对数计算、二项分布、x2检验。
【例2.9】统计推断是统计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下列有关统计推断方法和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0年真题]
A.统计推断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重要方面
C.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特征
D.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程度
E.假设检验常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差异的引发原因
【答案】ABCE
【解析】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差别造成的统计推断方法,而非用来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程度。
【例2.10】统计的主要工作是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是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统计推断则是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下列关于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主要是通过编制频数分布表和构成指标进行
B.参数估计是通过区间估计估计总体特征
C.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通常采用相对数指标进行
D.假设检验只能用于判断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如何引起的
【答案】C
【解析】A项,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主要通过编制频数分布表、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趋势指标以及统计图表进行。B项,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特征,包括点值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D项,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差则造成的统计推断方法。C项,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有所不同,通常采用比、构成比、率三类指标描述。这些指标都是由两个指标之比构成的,所以称为相对数。
其他章节讲义小编将持续为大家更新,欢迎关注坦途网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