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章节知识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23

2017年09月26日 15:13:08来源:安全工程师考试网
导读:距离2017年安全工程师考试还有32天,你准备好了吗?进入到考试的冲刺备考阶段,除了做题模拟之外,回归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不错的冲刺方式。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重点讲义,浓缩重点知识点,并对知识点配以真题解析,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安全工程师知识点2017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

>>安全工程师考试精品提升课程

第四节 安全评价方法

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1.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其主要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

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1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例4.1】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的分析评价是(  )。[2006年真题]

A.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B.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C.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D.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答案】B

【解析】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

【例4.2】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方面的状况进行分析或评价。下列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  )。[2012年真题]

A.安全检查表

B.危险可操作性研究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概率风险评价法

E.因素图分析法

【答案】ABE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在大量分析实验结果和事故统计资料基础上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评价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①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例4.3】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量的系统安全分析,其方法是(  )。[2004年真题]

A.安全检查表法

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故障假设分析法

【答案】C

【解析】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量的系统安全分析,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

②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

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例4.4】(  )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环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2005年真题]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答案】B

③危险指数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例4.5】(  )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2005年真题]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答案】C

a.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归纳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

演绎推理评价法是从结果推论原因的评价方法,即从事故开始,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再分析与直接因素相关的间接因素,最终分析和查找出致使事故发生的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

b.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

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是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由事故推论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或由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推论事故的评价法。该类方法适用于识别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分析事故,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法。

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是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给出系统危险性的安全评价方法。该类方法适应于系统的危险性分级。该类方法可以是定性安全评价法,也可以是定量安全评价法。

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可以直接给出定量的事故后果,给出的事故后果可以是系统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事故的损失或定量的系统危险性等.

c.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设备(设施或工艺)故障率评价法、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系统危险性评价法等。

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1.安全检查表方法(Safety Check1ist Ana1ysisSCA

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的方法称为安全检查表方法。

【例4.8】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将系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全部列出。[2007年真题]

A.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

B.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频率

C.管理缺陷的次数

D.不安全因素

【答案】D

【解析】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将系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全部列出。

2.危险指数方法(Risk RankRR

危险指数方法是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是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重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指数评价可以运用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可以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运用,也可以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运用。它也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操作危险性的依据。

【例4.9】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性大小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法是(  )。[2004年真题]

A.因果分析法

B.故障树分析法

C.故障假设分析法

D.危险指数法

【答案】D

【解析】危险指数方法是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重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安全评价方法。

3.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re1iminary Hazard Ana1ysisPHA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的步骤如下:

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2)根据以往的经验及同类行业生产中的事故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

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4)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6)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4.故障假设分析方法(What…IfWI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它一般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作为开头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任何与工艺安全有关或与之不太相关的问题都可提出并加以讨论。通常,将所有的问题都记录下来,然后分门别类进行讨论。所提出的问题要考虑到任何与装置有关的不正常的生产条件,而不仅仅是设备故障或工艺参数变化。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比较简单,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主要内容有:

1)提出的问题;

2)回答可能的后果;

3)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

【例4.10】对厂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时,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评价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这种评价方法是(  )。[2006年真题]

A.故障树分析方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D.事件树分析方法

【答案】B

【解析】故障假设分析方法一般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作为开头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任何与工艺安全有关或与之不太相关的问题都可提出并加以讨论。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比较简单,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主要内容有: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

5.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1ity StudyHAZOP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它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其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所基于的原理是,背景各异的专家们若在一起工作,就能够在创造性、系统性和风格上互相影响和启发,能够发现和鉴别更多的问题,这样做要比他们独立工作并分别提供结果更为有效。

【例4.11】某种安全分析方法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其基本步骤包括分析的准备,进行分析和编制分析报告。这种方法需要由多工种、多专业的人员组成的评价小组来完成。该安全分析方法是(  )。[2010年真题]

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C.预先危险分析(PHA

D.故障假设分析(WI

【答案】B

【解析】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它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其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可按分析的准备、完成分析和编制分析结果报告3个步骤来完成。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与其他安全评价方法的明显不同之处是,其他方法可由某人单独使用,而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则必须由一个多方面的、专业的、熟练的人员组成的小组来完成。

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i1ure Mode Effects Ana1ysisFMEA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方法。根据系统可以划分为子系统、设备和元件的特点,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然后分析各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的影响。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步骤为

1)确定分析对象系统

根据分析详细程度的需要,查明组成系统的元素(子系统或单元)及其功能。

2)分析元素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

由熟悉情况、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依据经验和有关的故障资料分析、讨论可能产生的故障类型和原因。

3)研究故障类型的影响

研究、分析元素故障对相邻元素、邻近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影响。

4)填写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表格

将分析的结果填入预先准备好的表格,可以简洁明了地显示全部分析内容。

【例4.12】确定分析对象系统,讨论系统中各元件可能产生的失效类型和原因,研究元件失效对相邻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影响的分析方法是(  )。[2004年真题]

A.可靠性分析

B.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

CLEC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答案】D

7.故障树分析(Fau1t Tree Ana1ysisVIA

故障树(Fau1t Tree),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

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如下:

1)熟悉系统:详细了解系统状态及各种参数,绘出工艺流程图或布置图。

2)调查事故:收集事故案例,进行事故统计,设想给定系统可能要发生的事故。

3)确定顶上事件: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即为顶上事件。对所调查的事故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后果严重且较易发生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

4)确定目标值:根据经验和事故案例,经统计分析后,求解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作为要控制的事故目标值。

5)调查原因事件: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

6)画出故障树: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找出直接原因事件,到所要分析的深度,按其逻辑关系,画出故障树。

7)定性分析:按故障树结构进行简化,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8)确定事故发生概率:确定所有事件发生概率,标在故障树上,进而求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9)比较:其分可维修系统和不可维修系统进行讨论,前者要进行对比,后者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即可。

10)分析:故障树分析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提示事故的潜在原因。

【例4.13】(  )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2005年真题]

A.事件树

B.事故树

C.因果树

D.安全树

【答案】B

【例4.14】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  )。[2006年真题]

A.确定顶上事件

B.确定基本事件失效模式

C.确定基本事件逻辑关系

D.判定安全功能

E.判定事件发生概率

【答案】ACE

【解析】故障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是:①熟悉系统;②调查事故;③确定顶上事件;④确定目标值;⑤调查原因事件;⑥画出故障树;⑦定性分析,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⑧确定事故发生概率;⑨比较;⑩分析。

【例4.15】故障树分析法是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  )描述事故发生的有方向的逻辑树。[2008、2009年真题]

A.从结果到原因

B.从原因到结果

C.从原因到责任

D.从责任到原因

【答案】A

【解析】故障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是从结果到原因描述事故发生的有方向的逻辑,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

8.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1ysisETA

事件树分析是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称为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典型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称为初始事件)引发的结果。与故障树分析不同,事件树分析是使用归纳法(不是演绎法),可提供记录事故后果的系统性的方法,并能确定导致事件后果与初始事件的关系。

事件树分析步骤如下:

1)确定初始事件

初始事件可以是系统或设备的故障、人员的失误或工艺参数偏移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一般依靠分析人员的经验和有关运行、故障、事故统计资料来确定。

2)判定安全功能

系统中包含许多能消除、预防、减弱初始事件影响的安全功能。常见的安全功能有自动控制装置、报警系统、安全装置、屏蔽装置和操作人员采取措施等。

3)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

从初始事件开始,自左至右发展事件树。简化事件树是在发展事件树的过程中,将与初始事件、事故无关的安全功能和安全功能不协调、矛盾的情况省略、删除,达到简化分析的目的。

4)分析事件树

各分支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后其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导致系统事故的途径即为事故连锁。

事件树分析适合用来分析那些产生不同后果的初始事件。它强调的是事件可能发生的初始原因以及初始事件对事件后果的影响,事件树的每一个分支都表示一个独立的事件序列,对一个初始事件而言,每一独立事件序列都清楚地界定了安全功能之间的功能关系。

【例4.16】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  )引发的结果。[2005年真题]

A.人的失误

B.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

C.环境的不良

D.管理缺陷

【答案】B

9.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Job Risk Ana1ysisJRA

JRA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1生分数值,再在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例4.1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未涉及的内容是(  )。[2004年真题]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程度

D.基本事件的基本结合

【答案】D

【解析】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rt FKi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例4.18】对料石粉碎车间进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时,需开展的工作包括(  )。[2009年真题]

A.分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B.危险性预先分析

C.统计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率

D.计算事故发生的危险严重度

E.故障树的编制

【答案】ACD

【解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要求对作业条件进行危险性分析,该方法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因此,在进行危险性分析时对自变量LEC进行调查。

10.定量风险评价方法(Quantity Risk Ana1ysisQRA

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乘积。定量风险评价对这两方面均进行评价,可以将风险的大小完全量化,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为业主、投资者、政府管理者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

【例4.19】在分析某事故发生的风险时,统计得出该事故发生的频率为Q,事故造成的严重程度为S,经济损失金额为W,统计时间为T,则该事故发生的风险是(  )。[2009年真题]

ASQ

BSQ/T

CW/ST

DWQ

【答案】A

【解析】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乘积。

【例4.20】风险是评价系统危险程度的指标,下列有关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

A.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风险一定就小

B.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大,每次后果不严重,风险也可能很大

C.单位时间内伤亡的人数是判断风险大小的唯一依据

D.单位时间发生事故的次数是判断风险大小的唯一依据

【答案】B

【解析】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后果的乘积,所以应该从这两方面来综合判断风险的大小。事故发生的概率虽然很小,但如果后果严重,风险也可以很大;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大,虽然每次后果不严重,但风险也可能很大。

其他章节讲义小编将持续为大家更新,欢迎关注坦途网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安全工程师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