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预测试卷9
>>安全师试题库: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预测试卷6
必做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不属于机床的是( )。
A.冶金机械
B.锻压机械
C.金属切削机床
D.铸造机械
【答案】A
【解析】机床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等。A项属于重型矿山机械。
2.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其颜色为( )色。
A.红
B.黑
C.白
D.蓝
【答案】A
【解析】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不发生危险。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行后,必须按启动顺序重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
3.在车间内对机器进行合理的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布局时应考虑的方面不包括( )。
A.空间
B.照明
C.管、线布置
D.通风
【答案】D
【解析】在车间内对机器进行合理的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有:①空间。便于操作、管理、维护、调试和清洁。②照明。包括工作场所的通用照明(自然光及人工照明,但要防止炫目)和为操作机器而需的照明。③管、线布置。不要妨碍人员在机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绊,有足够的上部空间。④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4.防护罩在主轴水平面以上开口大于或等于( )时必须设挡屑屏板,以遮挡磨削飞屑伤及操作人员。
A.20°
B.25°
C.30°
D.60°
【答案】C
【解析】在进行磨削作业时,防护罩在主轴水平面以上开口大于或等于30°时必须设挡屑屏板,以遮挡磨削飞屑,避免伤及操作人员。它安装于防护罩开口正端,宽度应大于砂轮防护罩宽度,并且应牢固地固定在防护罩上。
5.下列各项不属于冲压作业主要危险的是( )。
A.操作错误
B.开关失灵
C.模具的危险
D.设备结构的危险
【答案】A
【解析】冲压作业的主要危险包括:①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②动作失控;③开关失灵;④模具的危险。
6.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的安全性不取决于( )。
A.机器的冗余系统失灵
B.人为失误
C.机器的本质安全性
D.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答案】A
【解析】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人机共体或机为主体,系统的动力源由机器提供,人在系统中主要充当生产过程的操作者与控制者,即控制器主要由人来操作。在控制系统中设置监控装置,如果人操作失误,机器会拒绝执行或提出警告。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的本质安全性及人为失误状况。
7.现代机械安全特性中,减少操作者的紧张和体力消耗来提高安全性的特性是( )。
A.系统性
B.防护性
C.友善性
D.整体性
【答案】C
【解析】现代机械安全的特性有:系统性、防护性、友善性、整体性。其中,友善性描述的是:机械安全设计涉及到人和人所控制的机器,它在人与机器之间建立起一套满足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充分发挥人的功能、提高人机系统效率的技术安全系统,在设计中通过减少操作者的紧张和体力来提高安全性,并以此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其可靠性。
8.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等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眩光
D.视错觉
【答案】D
【解析】明适应是指人从暗处进入亮处时,能够看清视物的适应过程;暗适应是指人从光亮处进入黑暗处,开始时一切都看不见,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以后才能逐渐看清被视物的轮廓的现象;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或由光滑表面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眩光。
9.进行复杂判断和认识的人的反应时间约为( )s。
A.0.05~0.1
B.0.1~0.5
C.1~3
D.3~5
【答案】D
【解析】反应时间是从包括感觉反应时间(从信息开始刺激到感觉器官有感觉所用时间)到开始动作所用时间(信息加工、决策、发令开始执行所用时间)的总和。由于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的限制,人对刺激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一般条件下,反应时间约为0.1~0.5s,对于复杂的选择性反应时间达1~3s,要进行复杂判断和认识的反应时间平均达3~5s。
10.某建筑工地有一台钢丝绳提升设备要进行故障诊断。技术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的实施过程中,步骤包括:①特征提取;②诊断决策;③信号检测;④状态识别,其顺序应是( )。
A.④—③—①—②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答案】C
【解析】设备故障诊断的步骤有:①信号检测,按不同诊断目的选择最能表征设备状态的信号,对该类信号进行全面检测,并将其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设备工作状态信号子集,该子集称为初始模式向量;②特征提取(又称信号处理),将初始模式向量进行维数变换、形式变换,去掉冗余信息,提取故障特征,形成待检模式;③状态识别,将待检模式与样板模式(故障档案)对比,进行状态分类;④诊断决策,根据判别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
11.为便于发生故障时易于快速修复,同时考虑经济性和备用性,应采用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设备系列化的产品。这是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中的( )原则。
A.系统整体可靠性
B.信息反馈
C.高维修度
D.预测和预防
【答案】C
【解析】高维修度原则是指为便于检修故障,且在发生故障时易于快速修复,同时为考虑经济性和备用方便,应采用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设备系列化的产品。
12.形成危险温度的典型情况不包括( )。
A.短路
B.雷击
C.过载
D.接触不良
【答案】B
【解析】形成危险温度的典型情况除ACD三项外,还包括:①漏电;②铁心过热;③散热不良;④机械故障;⑤电压异常;⑥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⑦电磁辐射能量。
13.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不低于( )Ω·m。
A.105
B.106
C.107
D.108
【答案】C
【解析】绝缘材料又称为电介质,其导电能力很小,但并非绝对不导电。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不低于107Ω·m。绝缘材料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对带电的或不同电位的导体进行隔离,使电流按照确定的线路流动。
14.双重绝缘是兼有( )的绝缘。
A.工作绝缘和基本绝缘
B.保护绝缘和附加绝缘
C.工作绝缘和保护绝缘
D.工作绝缘和空气绝缘
【答案】C
【解析】双重绝缘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工作绝缘又称基本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触电的基本绝缘,位于带电体与不可触及金属件之间;保护绝缘又称附加绝缘,是在工作绝缘因机械破损或击穿等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15.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依靠特低电压供电,且设备内可能出现的电压不会高于特低电压。该类设备是从电源方面就保证了安全。该类设备不得具有保护接地手段。该类设备属于( )类设备。
A.0
B.Ⅰ
C.Ⅱ
D.Ⅲ
【答案】D
【解析】0类设备依靠基本绝缘来防止触电;Ⅰ类设备除依靠基本绝缘外,还有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将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线相连接;Ⅱ类设备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防护措施;Ⅲ类设备是从电源方面就保证了安全。Ⅲ类设备不得具有保护接地手段。
更多考试试题,欢迎关注坦途网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