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预测试卷8
>>安全师试题库: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预测试卷6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9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毒化学品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时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是( )。
A.腐蚀性的破坏作用
B.高温的破坏作用
C.爆炸直接的破坏作用
D.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答案】A
【解析】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有:①高温的破坏作用;②爆炸的破坏作用,包括爆炸碎片的破坏作用、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③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97.下列对毒性物质污染的处理做法,正确的是( )。
A.对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的污染,首先用生石灰将泄漏的药液吸干,然后用碱水湿透污染处,用热水冲洗后再用冷水冲洗干净
B.对硫、磷及其他有机磷剧毒农药,如苯硫磷、敌死通等,可用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浇在污染处
C.硫酸二甲酯泄漏后,先将氨水洒在污染处进行中和,也可用漂白粉或5倍水浸湿污染处,再用碱水浸湿,最后用热水和冷水各冲洗一次
D.甲醛泄漏后,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浸湿污染处,再用水冲洗
【答案】C
【解析】A项,对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的污染,可用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浇在污染处,然后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干净,也可用硫酸亚铁、高锰酸钾、次氯酸钠代替硫代硫酸钠。B项,对硫、磷及其他有机磷剧毒农药,首先用生石灰将泄漏的药液吸干,然后用碱水湿透污染处,用热水冲洗后再用冷水冲洗干净。D项,甲醛泄漏后,可用漂白粉加5倍水浸湿污染处,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98.下列有关硝化反应过程的安全措施的要求,正确的是( )。
A.不能把已经稀释的浓硫酸与硝酸混合
B.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酸注入水中
C.必须严格防止混酸与纸、棉、布、稻草等有机物接触
D.硝化器应设有泄爆管和紧急排放系统,一旦压力失控,紧急排放到安全地点
【答案】C
【解析】A项,不能把未经稀释的浓硫酸与硝酸混合;B项,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注入酸中;D项,硝化器应设有泄爆管和紧急排放系统,一旦温度失控,紧急排放到安全地点。
99.化工生产中需要存储的有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以及废液和废气等。在常压下易挥发的液体,为防物料挥发损失,应选用( )。
A.压力储罐
B.高压钢瓶
C.高压球形储槽
D.浮顶储罐
【答案】D
【解析】化工生产中需要存储的有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以及废液和废气等。常见的存储设备有罐、桶、池等。有敞口的也有密封的;有常压的也有高压的;可根据存储物的性质,数量和工艺要求选用。易挥发的液体,为防物料挥发损失,选用浮顶储罐。
100.下列有关设备停车卸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边卸压边拆动设备
B.压力应降到微弱负压
C.压力不得降到零
D.尽量快速将压力降下
【答案】C
【解析】系统卸压要缓慢,由高压降至低压,应注意压力不得降至零,更不能降至负压,一般要求系统内保持微弱正压。在未作好卸压前,不得拆卸设备。
101.下列关于动火安全作业证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严格履行申请、审核和批准手续
B.动火作业人员在接到动火证后,要详细核对各项内容,如发现不符合动火安全规定,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单位防火部门报告
C.动火地点或内容变更时,应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标明,否则不得动火
D.高处进行动火作业和设备内动火作业时,除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外,还必须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和“设备内安全作业证”
【答案】C
【解析】动火地点或内容变更时,应重新办理审证手续,否则不得动火。
102.在检修安全中停车后的安全处理过程(隔绝、置换、吹扫与清洗等)处理不当的是( )。
A.盲板应有大的突耳并涂上特别颜色,用于挂牌编号和识别
B.凡在禁火区或抽插易燃、易爆介质管道盲板时,应使用防爆工具和防爆灯具,在规定范围内严禁用火,作业中应有专人巡回检查及监护
C.设备经置换后,若需要进入其内部工作还必须再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以防发生窒息
D.若置换介质的密度大于被置换介质的密度时,应由设备或管道最高点送入置换介质,由最低点排出被置换介质,取样点宜在顶部位置及易产生死角的部位
【答案】D
【解析】D项,若置换介质的密度大于被置换介质的密度时,应由设备或管道最低点送入置换介质,由最高点排出被置换介质,取样点宜在顶部位置及宜产生死角的部位。
103.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是1.6%,硫化氢的爆炸极限是4.0%~46.0%,则该场所此时的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 )LEL。
A.10%
B.20%
C.30%
D.40%
【答案】D
【解析】该场所此时的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
104.以下关于一氧化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微溶于水
B.不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C.无色无臭
D.国家标准允许含量≤3.0mg/m3
【答案】B
【解析】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有:①无色无臭气体;②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③闪点(℃),-50。
105.石油天然气开发中,输油气站场选址不正确的是( )。
A.应选在地势较陡的山村
B.在山区应避开山洪及泥石流地段
C.应避开低洼易积水地段
D.应避开人工填土、地震断裂带的地方
【答案】A
【解析】输油站的站场应选定在地势平缓、开阔、避开人工填土、地震断裂带,具有良好的地形、地貌、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并且交通连接便捷、供电、供水、排水及职工生活社会依托均较方便的地方。
(四)综合安全技术
106.下列关于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啮合处
B.皮带传动装置在皮带开始离开皮带轮的地方
C.旋转轴上突出的楔子、销钉或其他突出物
D.往复运动部件的行程范围
【答案】B
【解析】皮带传动机构中,皮带开始进入皮带轮的部位最危险。
107.下列不属于火灾危险环境区域的是( )。
A.11区
B.21区
C.22区
D.23区
【答案】A
【解析】火灾危险环境指有可燃物能构成火灾但不致引起爆炸的区域。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1992),火灾危险环境分为3种区域;①21区——有液体可燃物;②22区——有粉尘、纤维可燃物;③23区——有固体可燃物。
108.下列预防静电导致火灾爆炸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减少作业空间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可能性
B.采取工艺措施减少静电积聚,如限制燃油输送管道内燃油的流速等
C.接地,如金属导体直接接地,将可能发生静电火花的间隙跨接并接地等
D.设置检测设备以检测静电电压
【答案】D
【解析】预防静电导致火灾措施除ABC三项外,还包括增湿、抗静电添加剂、静电中和器和加强静电安全防护管理。
109.起重机上,凡是高度不低于( )m的作业点,都应予以防护。
A.1
B.1.5
C.2
D.2.5
【答案】C
【解析】在起重机上,凡是高度不低于2m的一切合理作业点,包括进入作业点的配套设施,如高处的通行走台、休息平台、转向用的中间平台,以及高处作业平台等,都应予以防护。
110.新增、大修、改造的场(厂)内机动车辆在正式使用前,首先必须进行( )。
A.验收检验
B.审查登记
C.维修保养
D.人员培训
【答案】A
【解析】新增、大修、改造的场(厂)内机动车辆在正式使用前,首先必须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查批准登记建档、取得场(厂)内机动车辆牌照,方可使用。
111.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答案】B
【解析】用爆炸上限、下限之差与爆炸下限浓度之比值表示爆炸的危险度,一般情况下,危险度值越大,表示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112.火药中加入二苯胺可改善火药的( )。
A.安定性
B.燃烧特性
C.安全性
D.力学特性
【答案】A
【解析】火药燃烧的安定性是指火药必须在长期贮存中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为改善火药的安定性,一般在火药中加入少量的化学安定剂,如二苯胺等。
113.操作凿岩机、空气锤等生产作业存在( )振动。
A.夯式
B.滚式
C.循环
D.手臂
【答案】D
【解析】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包括:①操作锤打工具,如操作凿岩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捣固机和铆钉机等;②手持转动工具,如操作电钻、风钻、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和钻孔机等;③使用固定轮转工具,如使用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和电锯等;④驾驶交通运输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如驾驶汽车、使用脱粒机。
114.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因素是( )。
A.设备因素
B.运输系统内人员
C.运输系统外人员
D.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答案】D
【解析】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影响因素和设备影响因素两大类。由于人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115.除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感染性物品和放射性物品的包装外,危险货物的包装按其防护性能划分,其中Ⅱ类包装用于盛装( )的货物。
A.低度危险品
B.高度危险品
C.中度危险品
D.其他
【答案】C
【解析】根据危险程度通用包装包括Ⅰ、Ⅱ、Ⅲ类。Ⅰ类包装适用于高危险性货物,Ⅱ类包装适用于中度危险货物,Ⅲ类包装适用于低危险性货物。
更多考试试题,欢迎关注坦途网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