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级消防师《技术实务》习题:第五篇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2018年一级消防师《技术实务》习题:第五篇
61.厨房由于其环境温度较高,其洒水喷头应符合其工作环境温度要求,应选用公称动作温度为(C )℃的喷头。
A.120 B.100 C.93 D.70
【解析】厨房环境温度较高,其洒水喷头选择也应符合其工作环境温度要求,应选用公称动作温度为 93℃的喷头,颜色为绿色。正确答案为 C。
62.在机房或锅炉房内设储油间,或燃油直燃机房的油箱,其储油容积均不应大于 ( C )m3。
A.3 B.2 C.1 D.0.5
【解析】当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 1m3,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分隔;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 1.00m3,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锅炉间隔开;燃油直燃机房的油箱不应大于 1m3,并应设在耐火极限不低于二级的房间内,该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正确答案为 C。
63.直燃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D )时,报警系统应能及时准确报警。
A.90% B.75% C.50% D.25%
【解析】直燃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水喷雾灭火装置,并且可靠联动,报警探测器检测点不少于两个,且应布置在易泄漏的设备或部件上方,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 25%时,报警系统应能及时准确报警和切断燃气总管上的阀门和非消防电源,并启动事故排风系统。正确答案为 D。
64.锅炉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性隔墙和( C )h 的不燃性楼板隔开。
A.2.5 B.2 C.1.5 D.1
【解析】 锅炉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性隔墙和 1.50h 的不燃性楼板隔开; 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正确答案为 C。
65.锅炉房的门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B )m 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 1.2m 的窗槛墙。
A.0.5 B.1 C.1.5 D.2
【解析】锅炉房的门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0m 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 1.2m 的窗槛墙。正确答案为 B。
66.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将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按燃烧性能划分为(C )级。
A.2 B.3 C.4 D.7
【解析】根据 GB 8624—2012,装修材料按燃烧性能分级的分为:
(1)A 级——不燃材料(制品)。
(2)B1 级——难燃材料(制品)。
(3)B2 级——可燃材料(制品)
(4)B3 级——易燃材料(制品)。
67.《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 与《建筑材料及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06 对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按燃烧性能划分级对应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D )。
A.A1 对应 A 和 B
B.B 对应 B 和 C
C.B1 对应 D 和 E
D.B3 对应 F
【解析】根据 GB 8624—2012 对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按燃烧性能分为 A 级、B1 级、B2 级和 B3 级四级,根据GB 8624—2006 对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按燃烧性能分为 A2、B、C、D、E、F 级七级,其对应关系为:
A 级/A1、A2 级—不燃材料(制品);
B1 级/B、C 级—难燃材料(制品);
B2 级/D、E 级—可燃材料(制品);
B3 级/F 级—易燃材料(制品)。
68.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门厅中除天棚外,其他装修应采用不低于(C )级装修材料。
A.A B.B C.B1 D.B2
【解析】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门厅的顶棚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其他装修应采用不低于 B1 级的装修材料。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所以,正确答案为C。
69.从材料燃烧性能的角度看,用于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可以分为( A)大类。
A.3 B.4 C.5 D.6
【解析】从材料燃烧性能的角度看,用于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以矿棉和岩棉为代表的无机保温材料,通常被认定为不燃材料;
二是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为代表的有机-无机复合型保温材料,通常被认定为难燃材料;
三是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包括 EPS 板和 XPS 板)、硬泡聚氨酯和改性酚醛树脂为代表的有机保温材料,通常被认定为可燃材料。正确答案为 A。
70.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 A 级,且不应低于( C )级。
A.B B.B1 C.B2 D.B3
【解析】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 A 级,且不应低于 B2 级。正确答案为 C。
71.建筑高度大于( D)m 的住宅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A.27 B.32 C.50 D.54
72.若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 A) 时, 其火灾危险性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A.5% B.10% C.20% D.30%
【解析】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 5%或丁、戌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戌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 20%。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 A。
73.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消防车回转时消防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其中轻系列消防车转弯半径至少为(B )m。
A.6 B.7 C.9 D.12
【解析】车道转弯处应考虑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以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行。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消防车回转时消防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其中轻系列消防
车半径≥7m,中系列消防车半径≥9m,重系列消防车半径≥12m。
74.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消防车回转时消防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其中重系列消防车转弯半径至少为(D )m。
A.6 B.7 C.9 D.12
【解析】车道转弯处应考虑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以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行。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消防车回转时消防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其中轻系列消防车半径≥7m,中系列消防车半径≥9m,重系列消防车半径≥12m。
75.灭火救援窗的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D )m。
A.0.8 B.0.9 C.1 D.1.2
【解析】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每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0.8m 和 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 1.2m,间距不宜大于 3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2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 D。
7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筑主动防火措施的是(D )。
A.自动灭火系统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C.防排烟系统 D.建筑防火间距
【解析】通常,建筑防火措施包括被动防火和主动防火两个方面。建筑主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由题意可知,只有 D 不属于主动防火措施,即正确答案为 D。
77.尽头式车道应根据消防车辆的回转需要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供重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宜小于 ( C) 。
A.12m×12m B.15m×15m C.18m×18m D.9m×9m
【解析】尽头式车道应根据消防车辆的回转需要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 12m×12m;
对于高层建筑,回车场不宜小于 15m×15m;
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 18m×18m。
78.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 150m 或总长度大于(D )m 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A.160 B.180 C.200 D.220
【解析】对于一些使用功能多、面积大、建筑长度长的建筑,如 L 形、U 形、口形建筑,当其沿街长度超过150m 或总长度大于 220m 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正确答案为 D。
79.(A )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系统。
A.防烟系统B.排烟系统C.防排烟系统 D.通风系统
【解析】防排烟系统可分为排烟系统和防烟系统。
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 将烟气排至建筑外, 控制建筑内的有烟区域保持一定能见度的系统;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 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系统。由题意可知,正确答案为 A。
80.消防车道一般按单行线考虑,为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过,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C )%。
A.3 B.4 C.8 D.10
【解析】消防车道一般按单行线考虑,为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过,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 8%。正确答案为 C。
以上就是坦途网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频道带来的习题练习,如需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我们,备考就从这里开始!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