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系统第1章试题
>>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系统第1章试题
第1单元 神经病学概论
一、A1
1、当C5~T2脊髓前联合受损时可出现
A、双上肢深浅感觉均减退或消失 B、双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但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C、双下肢及胸部痛温觉减退,但触觉深感觉保留 D、双上肢痛温觉及触觉缺失,但深感觉保留
E、双上肢深感觉缺失,但触觉及痛温觉保留
2、Weber综合征的病损部位
A、中央前回 B、皮质脊髓束 C、桥脑 D、延髓 E、中脑
3、脑干病损时瘫痪的特点
A、完全性均等性偏瘫 B、单瘫 C、截瘫 D、交叉性瘫 E、伴明显肌肉萎缩
4、急性严重的锥体束损害的断联休克表现为
A、痉挛性瘫,腱反射消失 B、痉挛性瘫,腱反射亢进 C、完全性瘫,腱反射亢进
D、弛缓性瘫,腱反射消失 E、完全性瘫,腱反射存在
5、周围性瘫痪的肌张力改变特点
A、折刀样增高 B、铅管样增高 C、肌张力减低 D、齿轮样增高 E、肌张力时高时低
6、肌束震颤损害部位在
A、上运动神经元 B、下运动神经元 C、神经肌肉接头 D、肌肉 E、锥体外系统
7、导致腱反射亢进的病损部位为
A、脊神经后根 B、脊髓前角 C、脊髓后索 D、锥体束 E、锥体外系
8、病理反射的发生系因
A、脊髓反射的弧受损 B、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 C、基底节受损 D、锥体束受损 E、脑干网状结构受损
9、Babinski征典型表现为
A、踇趾背屈,其他各趾向外呈扇形展开 B、踇趾跖屈,其他各趾向外扇形分开
C、仅踇趾背屈 D、五趾均背屈 E、五趾均跖屈
10、锥体束损害的反射改变
A、深浅反射均亢进 B、深浅反射均减弱或消失 C、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D、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正常 E、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正常
11、膝腱反射中枢在
A、T12~L2 B、L1~3 C、L2~4 D、L3~5 E、L5~S2
12、压颈试验旨在检查
A、小脑病变 B、大脑病变 C、脊髓疾病有无椎管阻塞 D、周围神经疾病 E、脑干疾病
13、Horner征表现不正确的是
A、瞳孔缩小 B、眼睑膜充血及面部无汗 C、眼裂狭小 D、眼球内陷 E、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14、同向性偏盲病损位于
A、同侧视神经 B、视交叉 c、对侧视束 D、对侧颞叶视辐射 E、对侧顶叶视辐射
15、两足并拢站立闭目,此项检查为
A、Lasegue征 B、Romberg征 C、Kernig征 D、Hoffmann征 E、Babinski征
16、下列哪项不符合延髓麻痹的诊断
A、真性延髓麻痹主要是指舌咽迷走神经麻痹
B、假性延髓麻痹为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
C、真性及假性延髓麻痹均出现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
D、假性延髓麻痹时咽反射消失
E、真性延髓麻痹时町有舌肌瘫痪舌肌萎缩肌束颤动
17、痉挛性偏瘫步态
A、跨阈步态 B、醉汉步态 C、慌张步态 D、划圈样步态 E、剪刀样步态
18、脊髓前角细胞病损的瘫痪特点
A、单瘫 B、节段型分布的弛缓性瘫,伴感觉障碍 C、节段型分布的弛缓性瘫,不伴感觉障碍
D、四肢远端肌肉瘫痪 E、截瘫
19、胸髓横贯性损害引起
A、双下肢中枢性瘫 B、双下肢周围性瘫 C、一侧下肢周围性瘫 D、四肢瘫 E、偏瘫
20、运动系统不包括
A、下运动神经元 B、丘脑 C、上运动神经元 D、锥体外系统 E、小脑系统
21、Millard-Gubler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
A、本侧展神经瘫痪 B、本侧面神经瘫痪 C、对侧舌下神经瘫痪 D、对侧上下肢上单位瘫 E、眼球侧视运动障碍
22、下列哪项正确
A、右三叉神经损害时张口下颌向右偏斜 B、右面神经损害时露齿口角偏向右侧
C、右舌下神经损害时舌尖左偏 D、右展神经损害右眼球向内活动受限
E、右视神经损害时右瞳孔缩小
23、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B、说话声音带鼻音 C、患侧软腭活动受限 D、患侧咽反射消失 E、舌前2/3味觉消失
24、偏盲型视野缺损最常见于
A、糖尿病性神经乳头水肿 B、Graves病浸润性突眼 C、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眼底出血
D、垂体瘤鞍上发展 E、希恩综合征垂体梗死
25、可疑为垂体腺瘤时,定位诊断首选
A、脑电图 B、CT C、MRI D、放射性核素扫描 E、脑血管造影
26、右侧内囊后肢受损,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A、嗅觉丧失 B、同侧肢体麻痹和半身躯体感觉丧失 C、双侧左侧半视野偏盲
D、双侧半身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存在 E、右耳听觉丧失
27、位于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是
A、滑车神经核 B、三叉神经运动核 C、面神经核 D、展神经核 E、疑核
28、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的症状不包括
A、一侧麻痹,伸舌时舌尖偏向麻痹侧 B、舌肌纤维震颤 C、两侧麻痹,伸舌时受限或不能
D、舌肌萎缩及伴有肌束震颤 E、电检查有变性的反应
29、舌咽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B、说话声音带鼻音 C、患侧软腭活动受限 D、患侧咽反射消失 E、舌前2/3味觉消失
30、滑车神经受损时眼球出现向哪一方向的运动障碍
A、向外上 B、向外下 C、向内上 D、向内下 E、以上均不是
31、下列哪项不符合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A、上脸下垂,眼球不能向上、下和内侧转动
B、眼球向上、内、向下注视时出现复视
C、眼球向外呈外下方斜视
D、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
E、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
32、右三叉神经病损表现为
A、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右侧
B、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左侧
C、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右闭目不能
D、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左闭目不能
E、左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右侧
33、患者右侧角膜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
A、右侧三叉神经 B、左侧三叉神经 C、右侧动眼神经 D、左侧动眼神经 E、左面神经
答案部分
一、A1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浅感觉中的痛温觉在脊髓前联合有交叉至对侧侧索后上行,深感觉不在这里穿行,交叉的地方是薄楔束,所以对深感觉没有影响,对浅感觉有影响。
2、【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Weber综合征:是指中脑腹侧部,即大脑脚内侧出现病灶,损害了同侧动眼神经与位于大脑脚底中部3/5的锥体束,而出现的动眼神经麻痹与偏瘫同时存在的一种特殊症候群。
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一侧脑干病损既可以损伤同侧、同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又可以累及尚未交叉至对侧的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故引起交叉性瘫痪,即:同侧、同平面的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及对侧身体的中枢性瘫痪。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断联休克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局部急性严重病变,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缺失,例如:急性中枢性偏瘫肢体一开始就是弛缓的,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脑休克);又例如:急性脊髓病变时受损平面以下发生弛缓性瘫痪(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去后,受损组织的释放症状逐渐出现,转变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周围性瘫痪多见于一则下肢,亦有双侧下肢或四肢受累,呈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肌张力松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6、【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肌束震颤是肌肉静息时由一个或多个运动单位自发性放电导致肌肉颤动,呈短暂的单一收缩,见于各种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疾病及某些正常人。
7、【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常情况下锥体束对深反射起抑制作用,深反射增强是一种释放症状,见于反射弧未中断而锥体束受损伤时,故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重要的深反射有:肱二、三头肌反射、桡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均亢进,甚至可以出现阵挛的表现。
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病理反射是指锥体束损害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出现踝和踇趾背伸的现象,又称锥体束征。
9、【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Babinski征是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用于临床上的神经系统检查,属于锥体束病理反射。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被检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也可出现这种反射,不属于病理性。
10、【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锥体束征: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出现的原始反射。表现为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当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踝和踇趾背伸的反射作用。1岁半以内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成年病人若出现则为病理反射。
1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相关考点总结:
(1)肱二头肌反射,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2)肱三头肌反射,反射中枢在颈髓7~8节。 (3)桡骨骨膜反射,反射中枢在颈髓5~8节。 (4)膝腱反射,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 (5)跟腱反射,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6)病理反射,为锥体束病变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出现踝和趾背伸的反射。1岁半以内的婴儿可出现上述反射现象,如成年人出现上述反射现象则为病理反射。
1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压颈试验: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上升,于10~20s内达 到1.5~2.9kPa。压迫解除后,立即降至初压水平。指数=〔终压×放出脑脊液量(ml)/初压〕=5~7。压颈试验是为了检查脊髓疾病有无椎管阻塞的。
1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又称Horner综合征,其特点为病侧眼球轻微下陷、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上睑下垂、同侧面部少汗等。
14、【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产生同向性偏盲的病损部位可见于一侧视束、外侧膝状体等部位的病损。
1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脊髓后索损伤引起同侧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特征为闭目后站立不稳,而睁眼时能保持稳定的站立姿势,称Romberg征阳性。
16、【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延髓麻痹:球麻痹,又称延髓麻痹,是指由延脑或大脑等病变引起的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发音障碍为主症的一组病症。通常把延髓病变所致者称真性球麻痹,大脑等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
17、【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痉挛性偏瘫步态:为单侧病变。病侧上肢通常为屈曲、内收姿势,腰部向健侧倾斜,下肢伸直、外旋,向外前摆动(代偿髋、膝屈肌及踝背屈肌无力导致的拖脚),行走时呈划圈样步态;轻症病人只表现下肢拖曳步态。见于脑卒中后遗症等。
跨阈步态是下肢轻瘫的一种表现。多由于小腿伸肌群瘫痪,病侧足下垂(尖足)所致。
醉汉步态:抬脚缓慢,落地。
慌张步态:身体前倾,起步慢,后渐快,越走越快难以收步,其状慌慌张张,多见于帕金森氏症。
剪刀步态:双腿僵硬,两脚向内交叉、膝部靠近似剪刀样,行走步态小而慢,常足尖踏地而行,象跳芭蕾舞一样,一般多见于双侧大脑或脊髓的病变,如脑性瘫痪或家族性痉挛性瘫痪。
18、【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脊髓前角细胞病变:局限于前角细胞的病变引起弛缓性瘫痪,没有感觉障碍,瘫痪分布呈节段型,如颈髓前角损害引起三角肌的瘫痪和萎缩。
19、【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所支配的肌肉因前角受损,呈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因皮质脊髓束受损,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脊髓休克期可为弛缓性瘫);损害平面以下所有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括约肌障碍因脊髓损害水平不同而异,骶髓以上急性病变的休克期,表现为失张力性膀胱,但休克期过后,如膀胱反射弧的功能恢复,可逐渐转变为反射性膀胱,此外损害平面以下尚有泌汗、皮肤营养及血管舒缩障碍。多见于脊髓压迫性病变、急性脊髓炎及脊髓损伤。
胸、腰节段损害的具体表现如下:
①胸段(胸髓2-12):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瘫痪,病灶水平以下的全部感觉缺失,大、小便障碍,受损髓节支配的躯干部位常有神经根性痛或束带感。
②腰膨大(腰髓1-骶髓2):双下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及会阴部全部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伴有下腰或(和)下肢的神经根性痛。
20、【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选B。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运动系统由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组成。
2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脑桥腹外侧(腹下部)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
主要表现是展神经和面神经瘫痪。所以只表现为复视,病变侧内斜视,眼外展障碍,内侧额纹消失,眼睑不有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外侧,对侧上、下肢瘫痪。
2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三叉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咀嚼肌瘫痪,受累的肌肉可萎缩。咀嚼肌力弱,患者常述咬食无力,咀嚼困难,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有时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及同侧角膜反射 的减弱与消失。
B:面神经麻痹: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或变浅,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面颊部被牵向健侧,闭眼、露齿、鼓颊、吹口哨等动作失灵,或完全不能完成。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泪点随下睑而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如侵及鼓束神经时,会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C:舌下神经瘫痪:伸舌向患侧歪侧,舌肌萎缩,舌肌纤维震颤等。
D:外展神经麻痹表现为眼内斜视,不能外展,并有复视。
E:视神经损害:视力障碍为最常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初期常有眶后部疼痛与胀感、视物模糊,继之症状加重,表现视力明显降低或丧失。
2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舌咽神经负责舌后1/3的味觉,而舌前2/3味觉是由面神经负责的,所以答案是E,其他选项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2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视交叉中部病变(如垂体瘤、颅咽管瘤)导致双颞侧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或视中枢病导致病变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视辐射下部受损导致对侧同向性上象偏盲,视辐射上部受损导致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2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当可疑为垂体腺瘤时,头颅MRI为诊断首选。
26、【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内囊膝有皮质脑干束,后脚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听辐射和视辐射。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受损)和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的“三偏征”。结合本题选项,只有C符合。
27、【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中脑的脑神经核有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缩瞳核,脑桥的脑神经核有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上泌涎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耳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延髓的脑神经核有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下泌涎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28、【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舌下神经麻痹时病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病侧舌肌萎缩;两侧舌下神经麻痹则舌肌完全瘫痪,舌位于口腔底不能外伸,并有言语、吞咽困难。
29、【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E应表现为同侧舌后1/3味觉消失。
30、【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滑车神经损伤可因蝶骨小翼骨折或眼眶骨折累及上斜肌的滑车部而引起,但显著的滑车神经麻痹多为眶后出血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当病人向外下凝视时出现运动障碍、复视,虚像较实像为低,尤其是近距离注视时更为显著。
3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动眼神经麻痹时,上睑下垂,有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运动,向下运动亦受到很大限制。
3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主要表现为咀嚼肌瘫痪,受累的肌肉可萎缩。咀嚼肌力弱,患者常述咬食无力,咀嚼困难,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有时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及同侧角膜反射的减弱与消失。
3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角膜反射是由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与面神经共同完成的。当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支)或面神经损害时,均可出现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间接反射的消失说明左侧角膜受到刺激后,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没有被传入,或是根本没有神经冲动产生。这样就不会引起反射,右侧自然不会出现间接反射了。病变在左侧的三叉神经眼支。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后续还会在坦途网执业医师考试频道继续为大家更新更多的关于2019年执业医师考试习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打起精神,开始第1轮的复习。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