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证型分类与治法方药大全(二)
中医内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科目,聚集了人体多系统的疾病,从(肺系疾病)呼吸系统、心系疾病(循环系统)等等。但是中医又不同于西医,需要结合望闻问切综合分析患者疾病所处的阶段。这个也不是多难,难就难在那么多方剂可怎么记呢?不要慌坦途网执业医师考试频道今天继续带领大家练起来!
五肺胀
1.痰浊壅肺证
方剂: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方均能降气化痰平喘,但苏子降气汤偏温,以上盛兼有下虚,寒痰喘咳为宜;三子养亲汤偏降,以痰浊壅盛,肺实喘满,痰多黏腻为宜。
2.痰热郁肺证
方剂: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前方宣肺泄热,用于饮热郁肺,外有表邪,喘咳上气,目如脱状,身热,脉浮大者;后方清肺化痰,用于痰热壅肺,喘急胸满,咳吐黄痰或黏白稠厚者。
3.阳虚水泛证
方剂: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前方温阳利水,用于脾肾阳虚之水肿;后方通阳化气利水,配合真武汤可加强利尿消肿的作用。
4.肺肾气虚证
方剂: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前方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用于肺肾气虚,喘咳有痰者;后方功在补肺益气,用于肺气虚弱,喘咳短气不足以息者。
六肺痈
1.初期
方剂:银翘散加减。
本方疏散风热,轻宣肺气,用于肺痈初起,恶寒发热,咳嗽痰黏。
2.成痈期
方剂:《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前方重在化痰泄热,通瘀散结消痈;后方则以降火解毒,清肺消痈为长。
3.溃脓期
方剂:加味桔梗汤加减。
本方清肺化痰,排脓泄壅,用于咳嗽气急,胸部闷痛,痰吐脓浊腥臭者。
4.恢复期
方剂: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前者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为肺痈恢复期调治之良方。后者益气养阴,排脓解毒,用于正虚邪恋者较宜。
七肺痨
1.肺阴亏损证
方剂:月华丸加减。
本方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抗痨止血,用于阴虚咳嗽、咳血者,是治疗肺痨的基本方。
2.虚火灼肺证
方剂: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前方功能滋养肺肾,用于阴虚阳浮,肾虚肺燥,咳痰带血,烦热咽干者。后方滋阴清热除蒸,用于阴虚骨蒸,潮热盗汗等症。
3.气阴耗伤证
方剂: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前方功能补气养阴,兼清虚热,主治肺脾气阴耗伤,形瘦体倦,咳而短气,劳热骨蒸等;后方健脾补气,培土生金,主治食少腹胀,便溏,短气,面浮,咳痰清稀等。
4.阴阳虚损证
方剂:补天大造丸加减。
本方功在温养精气,培补阴阳,用于肺痨五脏倶伤,真气亏损之证。
八肺痿
1.虚热证
方剂: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前方润肺生津,降逆下气,用于咳嗽气逆,咽喉干燥不利,咳痰黏浊不爽。后方养阴润燥,清金降火,用于阴虚燥火内盛,干咳痰少,咽痒气逆。
2.虚寒证
方剂: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前方甘辛合用,甘以滋液,辛以散寒。后方则以补脾助肺,益气生津为主。
3.上热下寒证
方剂:麻黄升麻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
方剂: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前方滋阴纳气,后方疏肝解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已经邻近,除了紧紧把握内科学考试大纲,结合像坦途网这样的汇总文章来复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的冲刺时间,大家加油。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