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7一建《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习题(45)

2017年05月31日 09:33:22来源:一级建造师考试网
导读:2017一级建造师考试备考紧张进行中,我们都知道在考试复习中除了需要一本高质量的讲义外,习题练习也是必不可少。一边看教材资料一边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并通过练习题来记住考点。今天,坦途网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建《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建考试试题:2017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习题及答案

1B420180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材料计划管理与成本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项目部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时,主要依据是(  )。[2013年真题]

A.材料用款计划

B.材料需用量计划

C.材料采购计划

D.材料价格调整计划

【答案】B

【解析】材料需用量计划是指完成计划期内工程任务所必需的物资用量,它是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基础。材料供应计划是企业物资部门根据材料需要计划而编制的计划,也是进行材料供应的依据。材料供应计划按保证时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度供应计划。物资供应量=需要量-库存量﹢储备量。

2.材料核算主要有量差考核和价差考核两方面,下列做法没有体现量差控制的是(  )。[2010年真题]

A.限额领料

B.控制场内运输和操作损耗

C.优化试验配合比

D.控制场外运输损耗

【答案】D

【解析】物耗量差的考核归并为以下两种形式:①项目或企业内实行施工各环节、各层次的物耗量差考核,主要用以考核具体工程部位的施工班组等;②项目或企业总的物耗量差考核,即施工图预算材料总量与实耗总量比较,用来考核企业单位或项目工程项目物耗总量节超水平。物耗量差节超考核是物资在生产过程的节约降耗,并不包括材料流通过程的节约降耗,因为预算材料数量内不包含材料流通过程的损耗数量,即不包含材料的场外运输损耗和仓储保管损耗。

3.材料计划管理中,(  )的准确与否,决定了材料供应计划保证供应的程度。

A.材料采购计划

B.材料需用量计划

C.材料供应计划

D.材料用款计划

【答案】B

【解析】材料计划管理是企业组织施工生产的必要保证条件,是企业全面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保证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加速资金周转的主要因素。其中,材料需用量计划是编制材料供应计划的基础。材料需用量计划的准确与否,决定了材料供应计划保证供应的程度。

4.控制和考核施工班组材料使用数量的凭证是(  )。

A.材料消耗单

B.收料单

C.限额领料单

D.发料单

【答案】C

【解析】物耗量差的考核结果受执行限额领料物资部门责任制的影响,一是材料部门按限额领料单控制发料;二是凭限额领料单核算节超。限额领料是执行的施工定额或试验配合比,实际上能节约的地方就是“场内运输和操作损耗”。限额领料单是控制和考核施工班组材料使用数量的凭证。由施工员(工长)或预算工程师根据工作任务单,计算限额用料数量,签发限额领料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材料计划管理包括(  )。

A.材料需用量计划

B.材料采购计划

C.材料用款计划

D.材料成本计划

E.材料市场计划

【答案】ABC

【解析】材料计划管理的内容包括:①材料需用量计划;②材料供应计划;③材料采购计划;④材料用款计划;⑤材料计划的调整;⑥编制材料计划的原则和要求;⑦材料计划的及时性;⑧材料计划的执行与检查。

2.量差核算公式正确的有(  )。

A.限额领料单的核算:本期量差节超=本期完成工程应耗(定额)材料数量-本期实耗材料数量

B.限额领料单的核算:本期量差节超=本期完成工程应耗(定额)材料数量-本期试验配合比用材料数量

C.总量差的核算:节超量=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实耗材料数量

D.优化实验配合比的核算:节超量=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实耗材料数量

E.优化实验配合比的核算:节超量=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试验配合比用材料数量

【答案】ACE

【解析】AB两项,限额领料单的计算公式为:本期量差节超=本期完成工程应耗(定额)材料数量-本期实耗材料数量;C项,总量差的计算公式为:节超量=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实耗材料数量;DE两项,优化试验配合比的计算公式为:节超量=施工图预算材料数量-试验配合比用材料数量。

3.材料的采购及保管费包括(  )

A.采购费

B.仓管费

C.仓储损耗

D.运输费

E.物资人员的开支

【答案】ABCE

【解析】控制供料成本的措施中要求对采购及保管费进行核算。材料的采购及保管费包括采购费、仓管费、仓储损耗和物资人员的开支四个部分。

三、案例题(请根据背景资料,按要求作答)

(一)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部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2: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3: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2006年真题]

问题:

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4.事件1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5.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6.分析事件3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答案】

1.(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不合理。

2)理由:材料计划管理的内容包括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计划的调整等。由此可知本工程材料计划管理的程序应按工程量清单→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

2.(1)第(1)条不合理。理由:碎石应提出强度和耐磨性要求。

2)第(2)条不合理。理由:应采用细度模数和平均粒径区分砂的粗细度。

3)第(3)条不合理。理由:水泥应提出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要求。

3.(1)材料费指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成品的用量和周转材料的摊销量,按工程所在地的材料预算价格计算的费用。材料预算价格由材料原价、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采购及仓库保管费组成。因为材料原价未变,所以从“价差”分析,材料成本增加可能是因为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率、采购及保管费的增加而引起。

2)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办法有:①量差控制(或节约降耗、控制物耗);②量差考核;③推行限额领料制度。

4.事件1中,项目部的做法不正确。

正确做法:缺陷的整修主要是针对局部性的、轻微的且不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的缺陷。如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局部蜂窝、麻面,道路结构层的局部压实度不足等。这类缺陷一般可以比较简单地通过修整得到处理,不会影响工程总体的关键性技术指标。由于这类缺陷很容易出现,因而修补处理方法最为常用。所以应对出现蜂窝、麻面的水泥混凝土结构进行整修。

5.(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分为质量问题、一般质量事故及重大质量事故三类。其中一般质量事故是指质量低劣或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在2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的事故。一般质量事故按照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又分三个等级:一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50万~300万元之间;二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150万元之间。三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50万元之间。本题中施工中发生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属于三级一般质量事故。

2)项目部的处理不妥当。

理由:项目部应在3天内书面报告质量监督站,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省级质量监督站。

6.新购仪器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而不能直接使用。当仪器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而未检定,则视为不合格,必须停止使用,此时应该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只有排除不合格原因,再次检定确认合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认后,方可使用。

未完待续,更多章节习题请持续关注坦途网一级建造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一级建造师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