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师模拟试题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7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复习:社会化

2017年06月01日 11:36:59来源:心理咨询师考试网
导读:心理咨询师高频考点一般都是近几年出题率较高的知识点,考生在备考时用心复习,熟悉知识考点,通过考试是很有把握的一件事情。下面一起跟着坦途网心理咨询师考试频道一起学习下考试中会出现的重要考点吧!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2017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复习: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 ,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社会化的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2)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3)大众传播媒介: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

(4)参照群体: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特点是,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但这个群体却能为个体提供行为空间。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和比较,前者向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后者则向个体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更多学习资讯关注坦途网人心理咨询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