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称

卫生职称药学初级药师文章
天津重庆辽宁内蒙古更多

2019年卫生职称考试初级药师知识点解析2

2018年12月10日 13:47:49来源:卫生职称考试网
导读:2019年卫生职称考试现在正处于紧张的备考阶段,你们都复习的如何了?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小编希望大家能够抓紧时间复习,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初级药师的试题,下面就做起来吧。

>>卫生职称考试考点:2019年卫生职称考试初级药师知识点解析2

>>卫生职称考试特色课程推荐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的定义和正常生理性变异

1.体温的定义

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正常值

腋窝:36.0~37.4℃;

口腔:36.7~37.7℃;

直肠:36.9~37.9℃。

2.体温的正常生理变动

①昼夜变动: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每天波动不超过1℃;

②性别差异:成年女性的体温高于男性0.3℃,而且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排卵前日最.低;

③年龄差异:儿童体温较高,新生儿和老年人体温较低;

④肌肉活动、精神紧张和进食等情况也影响体温。

二、产热和散热的基本过程

1.产热过程:

安静时:主要是肝脏产热;

运动时:骨骼肌为主。

寒冷时:

①寒战产热: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

②代谢产热(非寒战产热):通过物质代谢产生的热量,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的最重要体液因素。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生长激素也可刺激产热。

寒冷刺激可兴奋下丘脑后部的寒战中枢,经传出通路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寒战。

2.散热过程

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当环境温度低于人的体表体温时,通过:

①辐射散热(最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散出。

②传导散热:直接传给与皮肤接触的较冷物体。

③对流散热:指通过气体流动来交换热量。

④当环境温度升高到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主要是蒸发散热。包括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形式。

三、体温的调节

1.温度感受器的类型

①外周温度感受器:皮肤、黏膜和内脏上神经末梢,分为冷感受器(为主)和热感受器。当局部温度升高时,热感受器兴奋;温度降低时,冷感受器兴奋。

②中枢温度感觉器: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以及下丘脑)内感受温度变化的神经元,包括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为主)。

2.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体温的重要中枢位于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0/AH)活动在体温调节的中枢整合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温热刺激使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呼吸加快,皮肤散热过程加强;

寒冷刺激使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导致寒战、皮肤产热过程增强。

3.调定点学说

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存在着类似恒温器的调定点。

热敏神经元对温热感受的阈值为37℃,称为体温稳定的调定点。当中枢温度高于调定点,中枢的调节活动使产热降低,散热加强;反之,中枢温度低于调定点,中枢调节活动加强产热,降低散热,直到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

从生理学角度出发,体温是

A.舌下温度

B.直肠温度

C.腋窝温度

D.机体表面平均温度

E.机体深部平均温度

『正确答案』E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位于

A.脊髓

B.延髓

C.脑干网状结构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E.大脑皮层

『正确答案』D

以上就是今天整理的全部内容,不知道对于你有帮助吗?知识点学习之后,就要练习几套试题进行巩固,如果大家在后续想了解更多卫生职称考试模拟题,那就快登录坦途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查收吧。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卫生职称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