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时政热点解析:马克思诞辰
>>考研时政热点知识:2019考研政治时政热点解析:马克思诞辰
一、马克思的定位
1.马克思的评价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2.马克思的重要著作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3.马克思的一生(对马克思的评价)
①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②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为了《资本论》的写作,"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③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他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1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了世界上第1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热情支持世界上第1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满腔热情、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zui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1.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这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然而,最终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2.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1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第1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1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①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③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2.继续坚持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①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
②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③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
④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
⑤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⑥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
⑦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⑧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⑨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
3.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唯物史观怎么考?”
考研政治命题与时政热点紧密相连,每年的时政都会随着热点事件的变动而不同,因此需要考研人及时关注并了解。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的理论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显示了无限的魅力和价值。1999年秋天,马克思在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千年思想家”的评选中名列榜首,这或许是对马克思占据世界思想舞台制高点的肯定。1983年3月21日,《人民日报》5版刊发文章《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社会发生三次巨变——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文中指出,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到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社会面貌发生的三次巨变。 他的伟大魅力在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而且,在其理论的指导下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并推动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实践发展。其中,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现,是人类科学思想的zui大成果之一。如同马克思本人所说;“要发现这种唯物的历史观,没有前提是绝对不行的。”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诸多著作中都有阐述,不同时期的著作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它从根本上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从此,马克思就在唯物史观这块坚实的基础上,开始了全面建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伟大事业。今天我们重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探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澄清西方某些学者在唯物史观形成问题上的种种混乱,划清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界限,具有重大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运用唯物史观来解决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承认历史,尊重历史。承认历史,认为历史正是所有事物的来源,这本身就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个命题——事物的来路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承认历史,尊重历史,取其精华,扬长避短,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坚持了历史的观点。勃兰特有一句名言:“谁忘记了历史,谁就在灵魂上有病。”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最客观的见证,是民族的根,大树没有了根的存在,哪怕枝繁叶茂绿叶成荫,也无法长久存活。尊重历史,承认事实,才能分清是非。只有尊重历史,才能赢得未来。
2.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用历史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和实际地看待、分析以及处理问题。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会有更强的理解力和包容性,联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出现;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会更加准确地判断形势,分清利弊,从而有针对性、侧重点地开展工作。历史提供的不只经验,还有教训,我们在前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3.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历史具有继承性,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和劳动成果。而历史的继承,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或肯定,而是有选择性的,克服其陈腐落后的东西,保留其合理先进的因素。纵观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史为鉴、立足历史、坚持实事求是,做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历史的推进者,做脚踏实地的实践者,这就是一个革命者应该采取的科学的态度。
就其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知识点,结合当下的热点进行全面阐释: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每个人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我们党继承了这一优秀的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第1,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第二,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
第三,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近代以后,我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第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我们不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小编的分享,小编也将以最快的速度发布与考试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备考资料,为大家的考研之路增添助力!今天的分享虽然结束了,想了解更多考研模拟题方面的信息的考生别忘了登录坦途网考研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26届考研 武汉考研培训班推荐11-19
- 无锡考研培训机构排名榜-考研培训机构哪家11-11
- 2020考研政治备考重要文献核心考点808-30
- 2020考研政治备考重要文献核心考点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