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考研考试辅导考研政治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9年考研政治预习题24

2018年04月27日 17:30:51来源:研究生考试网
导读:2019年考研备考进行时,坦途网小编今天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考研政治模拟题,供大家模拟练习使用,希望在接下来的备考中,对考生有所帮助,促进考生知识点积累。具体内容如下。

>>考研政治试题:2019年考研政治预习题24

>>考研政治面授精品课程

多项选择题

17.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因而实践是客观的

B.实践在本质上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C.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解析:从实践三要素的物质性角度看,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性和现实性。A正确。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在本质上是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说实践者是在一定的主观意识指导下改造客观事物的,而且这个改造过程需要实践者发挥必要的意志力,但实践终究不是主观的活动,实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本质上实践不是主观的。因此B理解不正确。本题的关键在B的理解判断上。也是难点所在。根据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正确。正确答案:AD。

18.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指出:“中国的穷国地位和在国际上无权的地位也会起变化,穷国将变为富国,无权将变为有权——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这里,决定的条件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团结一致的奋斗。” 毛泽东的论述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有( )

A.矛盾对立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B.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C.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解析: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正确选项是ACD。

19.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

A.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

B.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而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

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少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而超额剩余价值的条件则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D.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

解析:B错误,正确答案应该是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C错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才是少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本题正确答案是AD。

20.继上世纪60年代“四个现代化”被正式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后,我国又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设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后的“第五个现代化”,下列选项关于“第五个现代化”理解正确的是( )

A.从政治属性来看,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同西方的民主制度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B.属现代变革的方向,“国家治理”即“国家统治”,“社会治理”即“社会管理”

C.“第五个现代化”从上层建筑层面来减少“四个现代化”在新的阶段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D.“第五个现代化”不仅是国家机构、官员素质的现代化,也是执政党的现代化

解析:从政治属性来看,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共的领导和推动下治理国家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其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集中体现,而并非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

“第五个现代化”是现代化视野下的概念,它强调“国家治理”而非“国家统治”,强调“社会治理”而非“社会管理”,这不是简单的词语变化,而是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第五个现代化”回答了坚持改革总目标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问题,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可以预知推行“第五个现代化”将真正使中国走出人治,使治理国家变得文明规范,也将使中共成为全面现代化的执政党,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本题正确选项是CD。(2016年重要考点,务必掌握)

21.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这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就要( )

A.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C.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在文化特色上体现了传统和颠覆的统一

解析: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是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也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正确答案是ABC。

22.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是( )

A.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

B.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C.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

D.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解析: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ABCD均为正确答案。

2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其中“治治病”是指( )

A.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

B.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

C.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

D.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解析:本题属于识记知识考点。ABCD均正确。

24.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是要( )

A.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B.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看是否能在国际事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D.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解析:正确答案是ABD。这三条标准深刻地揭示出了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中政局是否稳定、人民是否团结是评价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正确的基本标准,生产力是否持续发展是评价政治体制改革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这三条标准缺一不可、有机统一。

25.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集体主义精神

解析: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正确选项是AC。

26.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原因是( )

A.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战争后中国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C.战争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战争后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是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根本原因。战后,中国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旧有农民和地主阶级发生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如工人阶级开始出现,相应的也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战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变得复杂了,又增加了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地位越来越突出。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且要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近代以来中国人就为了这个主题,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BCD均正确。

27.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 )

A.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

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1个资产阶级政党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析:答案是BCD。辛亥革命建立了近代史上第1个资产阶级政党即同盟会,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即三民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A选项中平均地权是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但是耕者有其田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时才提出来的,因此不应该入选。

28.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中心工作的变化,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以下属于《五四指示》基本内容的是( )

A.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

B.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C.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

D.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

解析:ABD为正确选项。《五四指示》决定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五四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指明了方向。

29.华罗庚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实现的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解析: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环节,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C是利己主义的人生观。D选项错误应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30.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不适当的是( )

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

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

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

D.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

解析: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但绝不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事实上法律也不可能取代其他调整手段。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与制约不同。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而法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法律秩序。ABC是正确答案。

31.对于南海问题中国一贯主张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加以解决,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应努力维护南海的稳定。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 )

A.将双边争议提交国际仲裁

B.用最/大的努力耐心来维护南海和平,化解和声索国的双边分歧

C.中国有决心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解析: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反对将争议提交国际仲裁,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BCD是正确选项。

32.习近平会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提出,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是( )

A.大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

B.对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也不会放弃

C.对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努力的真诚热情也不会动摇

D.大陆不会动摇遏制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定意志

解析: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同属一个中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ABCD均为正确选项。

33. 中共18届5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是( )

A.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C.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

D.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解析: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ABCD均为正确选项。注意:本题重要。务必掌握!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提供的关于2019年考研政治模拟题了,更多详情内容,请考生登录坦途网研究生考试频道,获取你想要的精选辅导资料。心动不如行动,还等什么?赶快和小编一起学习吧!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考研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