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

护士资格专业实务模拟试题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8年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练习7-2

2017年12月13日 12:28:48来源:护士资格考试网
导读:想要参加2018年护士资格考试的朋友们是否已经开始练习了呢?其实护士资格考试的复习最重要的还是不断地做练习题,今天小编就继续为大家带来2018年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的练习。

>>护士资格考试练习题:2018年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练习7-2

>>护士资格考试名师指导

第七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1.分娩的主力是

A.产妇向下屏气力量

B.膈肌收缩力

C.腹肌收缩力

D.子宫收缩力

E.肛提肌收缩力

【答案】 D

【考点】 产力

【精析】 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易选c,认为腹肌收缩力是分娩的主要产力,这是不对的,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膈肌和肛提肌收缩力。子宫收缩力是分娩的主要力量,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中。腹肌和膈肌收缩力(腹压)是分娩的重要辅助力。肛提肌收缩力可协助胎先露完成内旋转,胎头仰伸和胎盘娩出。因此,本题选D。

2.会阴侧切术用品中,哪项不需要

A.有齿镊

B.无齿镊

c.持针器

D.手术刀

E.止血钳

【答案】 D

【考点】 产道

【精析】 麻醉生效后,术者于宫缩时以左手中、示指伸人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起到引导剪开方向并保护抬头不受损伤。右手用钝头直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45。方向切开会阴,会阴高度膨隆时应为60~70,切口长4~5cm。切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必要时钳夹结扎止血。可见手术刀不是需要的物品。

【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认为分阴侧切术中有齿镊或无齿镊有其一即可,会阴侧切的术前用物准备包括:会阴切开剪、持针器、三角针及圆针、有齿镊及无齿镊、铬制肠线及丝线、纱布及带尾纱布条、治疗碗、生理盐水、注射器及0.5%一1%盐酸普鲁卡因。因此,本题选D。

3.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每次听胎心间隔时间约在

A.5min

B. 10min

C.20min

D.30rain

E.40min

【答案】 B

【考点】 胎儿

【精析】1进入第二产程宫缩频而强,需密切监测胎儿有无急性缺氧,通常每510分钟听一次胎心。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易选c。由于对第二产程胎儿变化掌握不清而发生错误,第二产程宫缩频而强,胎儿易缺氧,应勤听胎心,每隔10分钟左右听1次并记录,必要时用胎儿监护仪观察胎心变化。因此,本题选B。

4.胎头径线哪条最短

A.枕下前囟径

B.枕额径

C.枕颏径

D.双顶径

E.枕额周径 +

【答案】 D

【考点】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精析】 胎头径线包括①双顶径:9.3cm;②枕额径11.3cm;③枕下前囟径9.5cm;④枕颏径13.3cm。选D。

【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由于对胎头各径线值记忆混淆而发生错误,甚至不知道各径线值。胎头径线包括①双顶径:9.3cm;②枕额径11:3cm;③枕下前囟径9.5cm;④枕颏径13.3cm。最短为双顶径,最长为枕额径。

5.正常分娩机制俯屈是胎头遇到阻力以枕额径转为

A.双顶径

B.枕颏径

C.枕下前囟径

D.双肩径

E.双颞径

【答案】 c

【考点】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精析】 当胎头以枕颏径进入骨盆腔后,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原来处于半俯屈的抬头枕部遇到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颏接近胸部,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周径为枕下前囟径,以最小的径线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D,由于对枕先露的分娩机制不理解而发生错误,胎头在下降过程中,遇到盆壁及盆底阻力时,胎头即发生俯屈,使下颏接近前胸,由原来的枕额径变为枕下前囟径,以最小径线适应产道继续下降。因此,本题选C。

6.正常分娩胎膜自然破裂多在

A.第一产程

B.不规律宫缩开始后

c.有规律宫缩开始

D.宫口近开全‘

E.宫口开大5cm时

【答案】 D

【考点】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精析】 当羊膜腔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易选c,认为规律宫缩后羊膜腔压力增大导致胎膜破裂,这是不对的。胎膜破裂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因此,本题选D,其余几项都不对。

7.衔接是指胎头

A.进人中骨盆

B.顶骨进入骨盆人口平面

C.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D.顶骨已出骨盆出口平面

E.双顶径达中骨盆平面

【答案】 c

【考点】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精析】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人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本题选C。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易选E,认为衔接时胎头已进人中骨盆平面,这是不对的,本题主要考查衔接的概念。衔接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人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因此,本题选C。

8.临产观察先露下降程度的标志是

A.耻骨弓

B.骶尾关节

C.坐骨结节水平

D.坐骨棘水平

E.骶骨岬

【答案】 D

【考点】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精析】 以胎头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面的关系表明坐骨棘平面是判断胎头高低的标志。胎头颅骨平坐骨棘平面时,以“0”表达;在坐骨棘平面上1cm时,以“一1”表达;在坐骨棘平面以下1cm时,以“+1”表达,以此类推。

【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误把胎肩娩出的骨性标志认为是胎先露下降的标志,在宫口扩张的同时,常有胎先露下降,胎先露下降程度是以胎头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标明。因此,本题选D,其余几项均不对。

9.在正常分娩中,哪项动作可以使胎头矢状缝转变为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 一致

A.外旋转

B.内旋转

C.仰伸

D.俯曲

E.衔接

【答案】 B

【考点】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精析】 内旋转指:胎头通过中骨盆时,为适应盆腔形态而使胎头矢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相一致。本题选B。

【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c,本题主要考查内旋转的概念。仰伸指:完成内旋转后,胎头继续下降,直至阴道口时,宫缩和腹压迫使胎头下降,肛提肌反射性收缩,迫使胎头向前,两者合力使其发生仰伸。此概念和内旋转不同点是本题考查的关键,复习时要多加记忆。

10.分娩比较可靠的征兆是

A.规律宫缩

B.不规律宫缩

C.见红

D.宫口开大

E.阴道分泌物增加

【答案】 c

【考点】临产诊断

【精析】 分娩先兆有见红、破水、规律宫缩。在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VI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经阴道排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处的黏液相混排出,称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比较可靠征兆。

【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认为规律宫缩是分娩的征兆。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伴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是临产开始的标志,而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因此,本题选C。

11.临产时可以灌肠的是

A.有剖宫产史

B.阴道出血

C.胎膜早破

D.胎位异常

E.初产妇宫口开1指

【答案】 E

【考点】临产诊断

【精析】 初产妇宫口扩张<4em,经产妇<2em时应行温肥皂水灌肠,但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小时内即将分娩以及患严重心脏病等,不宜灌肠。

【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D,认为胎位异常时采取灌肠可以纠正胎位。这是没有理论根据的,初产妇宫口扩张<4em,经产妇<2em时应行温肥皂水灌肠,但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小时内即将分娩以及患严重心脏病等,不宜灌肠。因此,本题选E。

12.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

A.破膜

B.产妇用腹压

C.拨露

D.阴道口见先露

E.宫口开全

【答案】 E

【考点】产程分期

【精析】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因此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宫口开全。

【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认为破膜即进入第二产程的标志,这是不对的,胎膜破裂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而宫口开全是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因此,本题选E。

13.宫口扩张潜伏期需要的时间为

A.4h

B 6h

C 8h

n 10h

E.12h

【答案】 c

【考点】产程分期

【精析】 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期。潜伏期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到宫口扩张3em。此期扩张速度较慢,平均每2~3小时扩张1em,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为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潜伏期延长。故本题选C。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B,与第一产程经产妇约需6~8小时相混淆,潜伏期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到宫口扩张3cm。此期一扩张速度较慢,平均每2~3小时扩张1em,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为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潜伏期延长。

14.宫缩乏力对母体的影响与哪项无关

A.影响休息、进食

B.导致肠胀气

C.产程缩短

D.引起产后出血

E.易引起产褥感染

【答案】 c

【考点】产程分期

【精析】宫缩乏力可引起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及停滞,胎头下降缓慢,胎头下降停滞等,因此是产程延长,而非缩短。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A,认为宫缩乏力与母体休息、进食无关,但宫缩乏力造成产程延长,必然影响产妇的休息、进食,而出现疲乏无力、肠胀气、排尿困难等,产后宫缩乏力可引起产后出血和感染。

15.初产妇总产程为

A.8~10h

B. 13~18h

C.16~20h

U.20~22h

E.2226h

【答案】 B

【考点】产程分期

【精析】 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称为总产程,初产妇为13~16小时,经产妇为69小时,总产程正常不超过24小时,故本题选B。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c,由于对产程所需时间掌握不准确从而误选,第一产程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第二产程初产妇约需1~2小时j第三产程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16.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所需的时间不超过

A.15min

B.30min

C.1h

D.2h

E.3h

【答案】 B

【考点】产程分期

【精析】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避错】本题部分考生容易选A。由于第三产程需5~15分钟,部分考生认为A是正确的,但只要不超过30分钟,都在第三产程的范围内。

17.正常分娩第二产程处理哪项不妥

A.勤听胎心

B.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

c.经产妇宫口开大4~5em时立即刷手

D.适时保护会阴

E.协助胎头内旋转

【答案】 E

【考点】产程护理

【精析】 第二产程宫缩频而强,应勤听胎心,通常每5~10分钟听一次。指导产妇屏气正确运用腹压,做好接产准备,如消毒和保护会阴,协助胎头俯屈、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而内旋转在第一产程末就已完成,故E项显然是不妥的,选C。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选c,认为第一产程即应刷手,这是不对的,本题E明显不妥,因为胎头内旋转在第一产程末就已完成,其余几项均在第二产程完成。

18.分娩第一期护理哪项是错误的

A.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

B.指导产妇每隔2~4h自解小便一次

C.应观察T、P、R、BP

D.胎头未人盆,宫缩不紧可在室内活动

E.做好心理护理

【答案】 D

【考点】产程护理

【精析】 临产后,若宫缩不强,未破膜,产妇可在室内活动,加速产程进展。但分娩开始后若初产妇宫口近开全,或经产妇宫口已扩张4em时,应卧床并行左侧卧位。其余选项均为分娩第一期的护理措施。

【避错】本题考生容易选A,认为分娩期不应进食,以免腹压增加时排便污染胎儿,但是只有合理进食,才能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充满力量,促进胎儿排出。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宫口开大4cm以上,可卧床休息,以于休息不佳,特别疲劳者,遵医嘱给镇静剂。

19.第三产程处理错误的是

A.胎儿娩出后应立即挤压子宫,促使胎盘娩出

B.胎盘娩出后详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c.检查阴道,会阴有无裂伤

D.第三产程结束后,产妇在产房观察2h

E.产后2h情况良好,护送到休养室

【答案】 A

【考点】产程护理

【精析】 严禁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时用手按揉、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而出血或拉断脐带,甚至造成子宫内翻。当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后,于宫缩时以左手握住宫底并按压,同时右手轻脐带,协助娩出胎盘。A项做法和正确的做法完全相反,本题选A。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易选c,认为第二产程末应检查阴道、会阴有无裂伤;这是不对的,因此,第二产程末胎儿娩出后,还有胎盘未娩出,第三产程才检查阴道、会阴有无裂伤;而且严禁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时用手按揉、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而出血或拉断脐带,甚至造成子宫内翻。

【A2型题】

20.某产妇,26岁,第一胎,足月临产14h,肛查:宫口开全,胎膜已破,胎方位正常,先露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胎心音正常。在处理中首先考虑是

A.陪伴在产妇身旁,指导使用腹压

B.观察胎头是否已达到阴道口

c.准备产包

D.消毒外阴

E.洗手准备接生

【答案】 A

【考点】产程护理

【精析】 足月临产14h,肛查:宫口开全,胎膜已破,胎方位正常,先露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胎心音正常。说明产妇进入第二产程且胎心正常,可以顺产。此时首要的处理就是陪伴在产妇身旁,指导孕妇使用腹压加速产程进展。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E,由题可知此产妇处于第二产程,认为首先应洗手准备接生,这是不对的,第二产程首先除继续观察宫缩外,应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以加速产程进展。

第七章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A1型题】

1.胎盘娩出后,子宫底每天下降

A.5~6era

B.4~5cm

C.3~4cm

D.2~3cm

E.1~2cm

【答案】 E

【考点】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

【精析】 胎盘娩出后,子宫底每天下降12cm,至产后10 13子宫降入骨盆腔内,故本题选E。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D,由于对产后子宫底下降数值记忆不牢而发生错误,胎盘娩出后,子宫底每天下降12cm,至产后10日子宫降入骨盆腔内。

2.产褥期生理变化中哪项不正确

A.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B.尿量减少

C.常发生排尿不畅或尿潴留

D.出汗较多

E.白细胞可暂时增高

【答案】 B

【考点】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

【精析】 体内于妊娠期潴留的多量水分主要经肾排出,故产后最初尿量增多,出汗也增多,因此,B错。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致使黏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此外,产妇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白细胞可暂时增高。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c,认为胎儿娩出后增大的子宫对膀胱的压迫排除,产褥期不会出现排尿不畅或尿潴留现象,这是不对的,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致使黏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由于产后妊娠潴留体内的水分大量排出,因此,出现尿量增多。

3.不属于产褥期生理的是

A.分娩后2~3d乳汁开始分泌

B.产后24h内体温38.5℃

C.产后脉搏60~70次/分

D.子宫体6~8周恢复到正常大小

E.产褥期白细胞15x109/L

【答案】 B

【考点】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

【精析】 产后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若产程延长致过度疲劳时,体温可在产后最初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不哺乳者于产后3~4天因****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也可发热,体温达38.5。C,一般仅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2小时。此例产后24h内体温38.50(2,所以是病态。其余选项均为产褥期生理。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E,认为只有在合并感染的情况下才会有白细胞升高,但是产褥早期也会出现白细胞升高,以中性增多。

4.产褥期是指

A.从胎儿娩出到生殖器恢复正常

B.从胎盘娩出到生殖器官完全恢复正常的一段时间

C.从第二产程到生殖器官恢复正常

D.从胎儿娩出到全身恢复正常

E.从胎儿娩出到恶露干净这段时间

【答案】 B

【考点】 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表现

【精析】 从胎盘娩出至全身器官除****外恢复至未孕状态的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月经恢复在6~8周,故本题选B。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A,认为从胎儿娩出到生殖器恢复正常即为产褥期,这是不对的,本题考查产褥期的概念。考生容易把胎儿娩出还是胎盘娩出后记错。

5.有关产褥期护理,下述哪项不对

A.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

B.产后适宜多取蹲位

C.产后24h鼓励产妇下床活动

D.饮食应富于营养

E.产妇应多吃蔬菜水果

【答案】 B

【考点】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措施

【精析】 产后2周可做胸膝卧位,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因此B错。其余措施均正确。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c,认为产后即可下床活动,发生错误的原因为对产褥期护理知识掌握不准确,产后避免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站立或蹲位,以防子宫脱垂。

6.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错误的是

A.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B.向孕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

C.帮助母亲早开奶

D.实行母婴同室

E.实行按时哺乳

【答案】 E

【考点】母乳喂养指导

【精析】 提倡按需哺乳,一般一昼夜哺乳8~12次,实行按需哺乳,乳汁不足时按时哺乳。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A,认为没必要对所有保健人员均进行培训,只对产妇培训即可,这是不对的,提前对保健人员培训,有助于指导产妇合理喂养。而且应提倡按需哺乳。

7.母乳指导中哪项不妥

A.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

B.告诉产妇开奶越早越好

C.待下奶后立即哺乳

D.吸吮乳头可使生乳素增加

E.吸吮有助于乳汁分泌

【答案】 c

【考点】母乳喂养指导

【精析】 应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故本题选c。其余的指导措施均正确。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B,认为下奶后再哺乳,之前可以喂一些奶粉,这是不对的,由于吸吮乳头可使生乳素增加,有助于乳汁分泌,应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

【A2型题】

8.初产妇,顺产,产后第14天,子宫复旧情况哪项不正常

A.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宫底

B.白色恶露

C.宫颈内口关闭

D.子宫颈外口呈“一”形

E.子宫内膜尚未充分修复

【答案】 A

【考点】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

【精析】 产后一周可在耻骨联合上触及子宫底,产后10天降至盆腔内,腹部已触不到子宫底,产后6周恢复至正常非孕期大小。因此,产后第14天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宫底,不正常。其余选项均为正常情况。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E,认为产后第14天,子宫内膜已修复,这是不对的,说明该考生对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变化不能完全掌握,由于产后10天子宫已降至盆腔内,所以产后第14天,应该触及不到宫底。

9.李女士接受产褥期保健知识宣教后,向护士复述的内容中,错误的是

A.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

B.产后lOh内排尿

C.产后24h可下床活动

D.经常擦浴,勤换衣裤

E.卧室清洁,注意通风

【答案】 B

【考点】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措施

【精析】 产后4小时内鼓励产妇自解小便,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因此B错。其余措施均正确。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容易误选E,认为产妇坐月子期间不能通风,以免受风,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产妇只要不直接对着风吹即可,适时通风有助于空气流动,降低空气中细菌、病毒浓度,而产后4小时内鼓励产妇自解小便,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因此,本题选B。

10.解女士,25岁,妊娠39周,于2:30正常分娩。6:40患者主诉下腹胀、痛。视诊:下腹膀胱区隆起;叩诊:耻骨联合上鼓音。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是

A.分娩后疼痛

B.体液过多

C.排尿异常

D.尿潴留

E.有子宫内膜感染的可能

【答案】 D

【考点】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措施

【精析】 从患者主诉下腹胀、痛。视诊:下腹膀胱区隆起;叩诊:耻骨联合上鼓音可知,其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患者存在尿潴留的健康问题。

【避错】 本题部分考生易选c,认为下腹膀胱区隆起是排尿异常所致;由题视诊:下腹膀胱区隆起;叩诊:耻骨联合上鼓音可知产妇很明显是发生了尿潴留。

以上就是关于2018年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练习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多多练习,最后小编和坦途网护士资格考试频道祝大家阖家欢乐,生活幸福!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护士资格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