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4
>>国家公务员行政能力考试模拟试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4
6.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观 D.科学的实践观
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个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制定权?( )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8.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是()。
A.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
C.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优势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运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9.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 )管辖。
A.级别 B.地域 C.指定 D.移送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 )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平衡,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关键。
A.货币 B.资本 C.商品 D.人民币
参考答案及解析:
6.D【解析】A项中的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B项中的阶级斗争理论不是马克思想提
出;C项中的无产阶级历史观属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D项中创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关键是马克思
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故正确答案为D。
7.A【解析】《宪法》第1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件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故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人大常委会大具此项权力,故应选A
8.D【解析】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但不同地位不同行
业可以有所不同,也并不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有优势,虽然二者是公有经济主体,但不等于公有经济,公有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成分;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故在本题中选D。
9.B【解析】同级人民法院的级别与职权是一样的,因此他们的受理案件的权限及分工是由地域来决定的。故
正确答案为B。
10.A【解析】通过调节货币的发行量来调节社会的供求关系是国家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国家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关键。应选A。
对于上面的行政能力考试模拟试题要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进行练习,登录坦途网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为你提供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为你的考试做好准备。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模拟1008-30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模拟908-30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模拟808-30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模拟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