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高考文综历史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8年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模拟题(八)

2017年10月12日 16:54:22来源:高考网
导读:为帮助广大高三学子在最后一年的复习时间内能够事半功倍,坦途网高考频道的小编为大家重磅分享【2018年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模拟题】,希望能对你的复习起到帮助作用。

>>历史辅导:2018年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模拟题(八)

>>高考个性化辅导

1.(2016·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测试)《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

A.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解析 材料“族坟墓”“同宗者……死相迫”体现的是宗法制对血缘关系的维护,故D项正确;商朝的政治体现了迷信色彩,故A项错误;周朝实行分封制,不能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宗法观念,不是分封制,故C项错误。

答案 D

2.(2016·江西省宜春中学新余一中高三联考)著名学者葛剑雄认为,在专制集权的世袭政权下,一切地方官都是给皇帝守家产的,没有任何自主权。地方受了灾,没有经过皇帝批准,即使有粮食也是不能用于赈灾的。据此判断,中央集权(  )

A.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

B.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C.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解析 葛剑雄认为,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几乎没有处理事务的自主权,这不利于调动地方管理者的积极性,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

3.(2016·广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二次联考)商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自由商人崛起,秦汉国内外贸易取得发展,隋唐柜坊与飞钱出现,宋元坊市界限被打破、营业时间限制也被突破并出现纸币,明清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  )

A.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B.发展过程极为艰难

C.发展阶段特征明显

D.发展受抑商政策制约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的商业在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分别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充分说明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故选C项。其他选项在材料中都难以体现。

答案 C

4.(2016·福建省福州市五校高三联考)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指出,“天地吾心,万物吾体,皆空理,无实事也”,这只能把读书人引向歧路,而终将贻害生民。这一主张(  )

A.批判宋代学者不言事功的迂腐学风

B.剖析了宋明理学的思想本质

C.揭示出宋明理学的虚伪和反动

D.主张学者应该关注现实和社会

解析 唐甄批判的是宋明理学空谈心性、虚伪空疏的学风。结合唐甄生活的时代可以推断出其主张学以致用的学风,D项正确。A项表述不准确,应该是宋明时期的理学学者,排除;唐甄针对的只是宋明理学家的学风,并没有对理学的思想本质进行剖析,B项错误;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答案 D

5.(2016·安徽省芜湖市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该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B.“一大片”

C.独立自主 D.“另起炉灶”

解析 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周恩来强调的是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应有所不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与之对应的是“独立自主”。答案为C。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C

6.(2016·河南豫北名校高三质量评估)日俄战争时,沪商沈敦和以在华中立国代表的名义组建“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战争期间救济46万余人。清政府战后接管,更名为“大清帝国红十字会”,使其变成一个官办组织。但该组织在辛亥革命中无法适应战地救护,更不抢救革命党人。沈敦和再次组建“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对作战双方开展战地救护。沈敦和将红十字会和“万国”结合起来(  )

A.是为募捐而壮大自己的声势

B.有利于凸显民间中立开展救护

C.以便展开与清政府的抗衡斗争

D.是因为渴望得到列强大力支持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民办和官办红十字会的比较。沈敦和此举是为凸显民办组织的中立性,以在战争中尽可能地救死扶伤。“万国”之名是为了减少清政府的干扰。答案为B。

答案 B

7.(2016·湖北省长沙市高三模拟)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则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

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时间信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由此可知,C项正确。A项发生在1912年,B项发生在1926年,D项是指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

答案 C

8.(2016·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期末)下面是抗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它表明(  )

A.国民党才是抗战的真正领导者

B.国共两党在抗战中摩擦不断

C.唯有国共团结,抗战才能胜利

D.共产党牵制了国民党抗战的脚步

解析 结合题中漫画信息可知,只有国共两党精诚团结,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答案为C。

答案 C

9.(2016·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量检测)苏格拉底把雅典面临重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道德沦丧,其救治方案就是要转变人的灵魂,以道德兴邦,重塑正义。这一“救治方案”(  )

A.强调人的价值    B.注重理性意义

C.主张思想复古 D.正视知识作用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思想可以被视为救治古代雅典人民“道德沦丧”,实现“道德兴邦,重塑正义”的一个方案,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10.(2016·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高三调研)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

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B.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权力格局出现新变化

解析 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国会赋予了总统比较大的权力,这一状况对原有的三权分立原则产生了冲击。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为D。

答案 D

11.(2016·广东省广州市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188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州际贸易法》,规定任何客货运输商如果通过特别资费、折扣和返款等手段对同样的运输服务多收或少收运费,即视为价格歧视,应予以禁止;对违背本法者处以不超过5 000美元的罚款。这表明美国(  )

A.国会的立法权扩大

B.联邦政府禁止自由竞争

C.州际贸易冲突危及国家安全

D.联邦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题干材料反映不出国会的立法权扩大,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不出联邦政府禁止自由竞争,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安全,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政府通过立法对州际贸易进行干预,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2016·江西省南昌市十校高三二模)英国曾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但都被法国总统戴高乐予以否决;直至1973年,英国才最终加入“欧共体”。据此可知,制约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的经济实力 B.英国的地理位置

C.英法关系的恶化 D.英美的特殊关系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欧洲一体化的目标是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使欧洲在两极格局中立足。作为一体化主导者的法国,考虑到了英美的特殊关系,故一再拒绝英国的加入,目的是避免美国控制西欧,故D项正确。英国经济在二战中也遭受了巨大破坏,并未远远超越法、德,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无必然联系;C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更多院校信息、历年真题、考试辅导、备考技巧等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坦途网高考频道,希望本站资讯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预祝诸位学子都能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高考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