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9
>>高考历史: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史
Ⅰ政治篇
1、国民党的沿革
⑴兴中会;⑵同盟会;⑶国民党;⑷中华革命党;⑸中国国民党: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简称为国民党);⑹中国国民党的改组;⑺中国国民党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⑻退居台湾后的国民党;⑼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1月,于香港成立,与蒋介石集团决裂,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成为新中国的参政党。
2、国民党指导思想的变化
⑴兴中会宗旨;⑵同盟会纲领;⑶国民党宗旨:1912年的《国民党宣言》提出“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⑷中华革命党宗旨:以“实行民权、民生”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⑸新三民主义;⑹法西斯主义: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仍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号,实际上是以法西斯主义为指导思想。
3、重要会议
⑴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⑵国民党成立大会;⑶国民党“一大”;⑷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整理党务案》;⑸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⑹旧政协:1946年于重庆;⑺“制宪国大”。
4、政权演变
⑴湖北军政府;⑵南京临时政府;⑶北洋政府;⑷广州军政府;⑸广东国民政府;⑹武汉国民政府;⑺南京国民政府;⑻汪精卫伪南京国民政府;⑼台湾国民党当局:1949年12月,国民政府迁至台湾,2000年3月台湾大选国民党惨败,民进党获胜,结束了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2008年3月国民党选举获胜。
5、政治独裁和对民主进步力量的镇压
⑴政治独裁的强化:抗战期间的独裁统治;重庆谈判中拒绝承认解放军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1946年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制定伪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1947年关闭和谈大门
⑵镇压民主运动:1935年镇压“一二九”运动;内战前后,制造一系列暴行;1947年制造“五二0”血案和镇压台湾“二二八”起义;1947年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主党派被宣布为非法,被迫转入地下。
⑶实行文化高压政策
6、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⑴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国民党左右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⑵十年内战时期:蒋汪矛盾;“宁汉合流”后,各派系矛盾更激烈,表现为新军阀之间的混战;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大旗;西安事变中,亲日派和亲英美派的矛盾。⑶抗战时期:抗战初期,亲日派的“亡国论”和亲英美派的“速胜论”;相持阶段中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集团叛国投敌。⑷解放战争期间:蒋桂矛盾的表面化。
Ⅱ军事篇
1、反帝反封建战争
⑴兴中会和同盟会发动的反清起义;⑵孙中山发动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战争;⑶两次东征;⑷北伐战争。
2、国共双方的交战
⑴十年内战;⑵抗战时期;⑶解放战争时期。
3、抗战中的对日作战
⑴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⑵国民党内爱国将领的抗日活动。
Ⅲ经济篇
1、重要经济政策
抗战期间: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对农业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在商业上实行专卖政策。
2、官僚资本的发展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利用政权力量,通过垄断金融等手段,建立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成为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②抗战期间,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加强经济垄断,官僚资本急剧膨胀;③解放战争期间,先是以“接收”为名实行吞并和掠夺,在内战中,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掠夺;④民主革命胜利,官僚资产阶级统治被推翻,新中国建立后,官僚资本被人民政府没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Ⅳ外交篇
1、辛亥革命时
没有反帝内容:⑴三民主义未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⑵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时提出革命不以排外为目的,不会招致外国的干涉;⑶南京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中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2、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对外政策特点是“联俄”和“反帝”,但后期蒋介石与帝国主义勾结。⑴联俄表现:三大政策提出联俄政策和具体做法。⑵反帝表现: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1924年孙中山的“北上宣言”;东征与北伐具有反帝性质;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⑶后期,蒋介石在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进行谈判,取得了帝国主义的支持,为以后发动政变准备了条件。
3、十年对峙时期
国民政府推行依附英美和对日妥协的外交政策。
4、日本侵华时期(1931—1945年)
⑴1931—1932年的“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中实行,导致东三省的迅速沦陷。
⑵1932—1936年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一二八”事变和《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为应付舆论压力,而提出该政策,主要活动有:夹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和福建十九路军;华北事变,签订《何梅协定》。
⑶1937—1938年的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逐步实现国共合作抗日,防御阶段中在正面战场积极抵抗。
⑷1938—1945年的消极抗日:进入相持阶段,反共倾向日益增长,由积极抗日转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5、解放战争期间
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内战;1946年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攫取各方面特权。
6、台湾国民党当局统治时期
倚靠美国,缔结《共同防御条约》;中美建交后,美台官方外交结束,世界大多数国家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Ⅴ国共关系篇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行成与破裂
⑴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可能条件
⑵形成的标志以及对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⑶破裂:右派的篡权与发动反革命政变
2、十年对峙期间
⑴国共对峙的表现:屠杀与反屠杀(共产党通过武装起义反抗屠杀政策);围剿与反围剿;政权的对立。
⑵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①“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先后提出“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②1933年冯玉祥与中共党员吉鸿昌合作,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③1933年11月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红军签订“停战协定”。④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年底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⑤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3、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维持
⑴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
⑵维持:蒋介石集团的积极反共,但不敢彻底破裂,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在主要矛盾制约和中共努力下,合作关系一直得以维持。
4、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共双方的战争
⑴破裂:抗战结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发动全面内战,关闭和谈大门,国共合作前面破裂。
⑵战争:(略)
5、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
⑴建国初由坚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转变为“和平解放台湾”。
⑵新时期,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放弃武力。
Ⅵ人物篇(个人活动及其评价)
1、孙中山;2、蒋介石;3、汪精卫;4、廖仲恺;5、宋庆龄。
坦途网高考频道实时更新各地区最新资讯信息与考试资料,给2017年考试的小伙伴一个复习与指导的平台,希望小编与您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可以让2017年高考的你结出成功的花朵,胜利的果实!最初的梦想最终会到达,希望,每位考生都可以全力以赴。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20年高考历史备考技巧解析1008-12
- 2020年高考历史备考技巧解析908-12
- 2020年高考历史备考技巧解析808-12
- 2020年高考历史备考技巧解析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