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高考文综历史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5

2017年05月25日 11:18:54来源:高考网
导读:为帮助考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坦途高考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希望有助于各位考生复习,预祝大家都取得一个好成绩。

>>高考历史: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1.先秦:西周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分封建诸侯的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建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要服从命令,按期纳贡,随从作战。作用:初期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后期造成了割据,削弱了奴隶制);战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2.秦汉:秦朝郡县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两汉:刺史制度的演变(监察地方行政:汉武帝时实行刺史制度,刺史级别不高,但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的解决(汉初郡国并行;其中,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编户齐民制度(既是赋税制度,也是户籍管理制度)

3.宋元:北宋知州与通判相牵制;蕃汉分治(辽实行蕃汉分治,南面官任汉契人,统治汉人渤海人;北面官是契丹人,统治契丹少民人;北面大于南面官);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辖河北、山西、山东;蒙古地区为岭北行省;东北地区为辽阳行省)

4.明清:明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按察司管监察司法,都司管军政);明朝在西藏实行僧官制度(最高僧官是法王);土司制度(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宣慰司、土知府长官)改土归流”(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有任期、不世袭、可调动的流动官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但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雍正帝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的意义:加强中央统治→→改变落后纷争→→促进民族交流→→国家巩固发展);十八行省五将军辖区(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一个盟旗(蒙古)

坦途网高考频道实时更新各地区最新资讯信息与考试资料,给2017年考试的小伙伴一个复习与指导的平台,希望小编与您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可以让2017年高考的你结出成功的花朵,胜利的果实!最初的梦想最终会到达,希望,每位考生都可以全力以赴。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高考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