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二建《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冲刺卷11
>>二建考试试题库:2017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试题及详解
16.现场质量检查控制不包括( )。
A.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B.隐蔽工程检查
C.竣工验收检查
D.开工前检查
【答案】C
【解析】现场工程质量检查分开工前检查、施工过程中检查和分项工程完成后的检查。具体内容包括:①开工前检查;②施工过程中检查;③施工后检查;④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⑤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⑥巡视检查。隐蔽工程是指为下道工序施工所隐蔽的工程项目,隐蔽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17.在施工阶段,应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须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项目是( )。
A.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
B.跨径大于或等于10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C.跨径大于或等于100m的梁式桥
D.跨径大于800m的悬索桥
【答案】A
【解析】对于桥梁工程的评估范围为:①多跨或跨径大于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土拱桥;②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梁式桥,跨径大于400m的斜拉桥,跨径大于1000m的悬索桥;③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④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⑤特殊桥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⑥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18.公路工程高处作业中,在有坠落可能的部位作业时,必须把安全带挂在牢固的结构上,且安全带长度应不超过( )m。
A.1
B.2
C.2.5
D.3
【答案】D
【解析】公路工程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要点中规定,在有坠落可能的部位作业时,必须把安全带挂在牢固的结构上,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可随意缠在腰上,安全带长度不应超过3m。
19.下列关于工程间接费的组成正确的是( )。
A.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规费
B.企业管理费+规费
C.企业管理费+其他费用+规费
D.企业管理费+其他费用
【答案】B
【解析】间接费是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规费系指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定施工企业必须缴纳的费用。包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工伤保险费等。
20.公路工程竣工验收由( )主持。
A.工程监理单位
B.行业协会
C.建设单位
D.交通部或批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
【答案】D
【解析】公路工程符合竣工验收条件后,项目法人应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及时向交通主管部门申请验收。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d内,对申请人递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应当及时退回并告知理由;对于符合验收条件的,应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组织竣工验收。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21.推土机开挖土质路堑作业时,影响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环节。
A.切土
B.运土
C.卸土
D.倒退(或折返)
E.空回
【答案】AB
【解析】推土机开挖土方作业由切土、运土、卸土、倒退(或折返)、空回等过程组成一个循环。影响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切土和运土两个环节。因此必须以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切土,并尽可能减少土在推运过程中散失。
22.下列对软土地基处理中袋装砂井的施工材料及施工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砂的含泥量不应大于3%
B.大于0.5mm的砂的含量宜占总重的50%以下
C.应采用渗水率较高的细砂
D.砂的渗透系数不应小于5×103cm/s
E.在摊铺下层砂垫层之前应先进行机具定位
【答案】AB
【解析】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袋装砂井,主要用导管式振动打桩机(在行进方式上普遍采用的有轨道门架式、履带臂架式、吊机导架式等),选用聚丙烯或其他适用的编织料制成的袋,采用渗水率较高的中、粗砂(大于0.5mm的砂的含量宜占总重的50%以下,含泥量不应大于3%,渗透系数不应小于5×10-3cm/s),按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打入套管→沉入砂袋→拔出套管→机具移位→埋砂袋头→摊铺上层砂垫层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
23.下列关于胀缝设置的确定,正确的有( )。
A.低温施工,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大于等于350m时,宜设一道胀缝
B.邻近构造物、平曲线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的胀缝应按规定设置
C.集料温缩系数或年温差较大,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大于或等于300m时,宜设一道中间胀缝
D.高温施工,宜设一道胀缝
E.常温施工,集料温缩系数和年温差较大时,可不设胀缝
【答案】AB
【解析】普通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和钢纤维混凝土路面视集料的温度膨胀性大小、当地年温差和施工季节酌情设置横向胀缝:高温施工,可不设横向胀缝;常温施工,集料温缩系数和年温差较小时,可不设横向胀缝;集料温缩系数或年温差较大,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不小于500m时,宜设一道中间横向胀缝;低温施工,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不小于350m时,宜设一漕槽向胀缝。
24.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包括( )等。
A.残留稳定度应大于65%
B.空隙率应符合3%~4%
C.流值应符合20~40(0.1mm)
D.沥青饱和度应符合55%~75%
E.稳定度应大于7.5kN
【答案】BCE
【解析】在制作马歇尔试件时,应该严格掌握矿料的沥青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击实温度。试验技术指标包括空隙率应符合3%~4%,沥青饱和度应符合65%~75%,稳定度应大于7.5kN,流值应符合20~40(0.1mm),残留稳定度应大于75%。
25.在山岭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时,应以( )的顺序进行压浆。
A.从下而上
B.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
C.从上而下
D.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
E.从上坡方向往下坡方向
【答案】ABD
【解析】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时,防排水结构物的断面形状、尺寸、位置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压浆地段混凝土衬砌达设计强度70%时,方可进行压浆。压浆顺序应从下而上,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从下坡方向往上坡方向,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压浆。隧道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时,必须经现场试验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使用。
26.复合式衬砌的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中,( )属于必测项目。
A.周边位移
B.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
C.围岩弹性波测试
D.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E.拱顶下沉
【答案】ABDE
【解析】复合式衬砌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中,必测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
27.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包括( )。
A.对故意破坏现场的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C.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D.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E.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答案】BCD
【解析】质量事故处理实行“四不放过”原则包括: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②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28.工程价款价差调整的主要方法有( )。
A.调值公式法
8.调价文件计算法
C.预算价格调整法
D.实际价格调整法
E.工程造价指数调整法
【答案】ABDE
【解析】工程价款价差调整的主要方法有:①工程造价指数调整法;②实际价格调整法;③调价文件计算法;④调值公式法。
29.水泥混凝土拌和站的布置原则包括( )。
A.选择环境湿润的地方
B.地质状况较好
C.交通便捷
D.地形平坦
E.就近设置
【答案】BCE
【解析】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就近设置。②场地地质状况较好。拌和站的大型机械设备自重和材料的质量较大,设备各机构工作中都处在振动状态,故地质要求坚硬,能有效防止地面沉降。③应选择交通便捷的地点。拌和站需要运输大量的原材料和成品拌和料,要从降低成本和利于施工进行考虑。④应考虑环保因素。拌和站要远离住宅和人口稠密区,降低粉尘、噪声。⑤依地势确定建站方案,通过利用地势合理布局。
30.采用施工方案控制资源消耗的步骤是( )。
A.收集资料
B.施工前准备
C.制订施工方案
D.组织实施
E.采用价值工程,优化施工方案
【答案】CDE
【解析】施工项目中资源消耗是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因素。采用施工方案控制资源消耗的方法和步骤是:①在工程项目开工以前,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制定施工方案,包括人力物资需用计划,机具设备等,以此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②组织实施;③采用价值工程,优化施工方案。
未完待续,更多冲刺试题请持续关注坦途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