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7年二建《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冲刺卷6

2017年05月04日 10:22:13来源: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导读:距离2017年二级建造师考试仅剩下15天的时间了,你准备好了吗?15天的时间,如果好好利用,还能为最后的冲刺加分呢!为此,坦途网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的考前冲刺卷及详细的答案解析,在最后时刻,通过做题来查漏补缺,通过演练来提高战斗能力!

>>二建考试试题库:2017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试题及详解

三、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一)

【背景资料】

某路桥公司通过招投标获得某三级公路B标段施工。该标段中有两处较大的路基土石方集中开挖。第一处位于K2+200K2+330处,地质条件主要为土质(局部路段属块石土);第二处位于K8+580K8+870处,上覆24m强风化泥质页岩,下面为砂岩和页岩的互层结构。其中,在K8+820附近路基范围外存在一个小型浅层滑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施工单位在实施第一处挖方时,采用挖掘机、推土机和自卸式汽车对土方进行多层横向全宽挖掘,进展顺利。在实施K8+580处挖方时,根据各方面的条件,综合配套使用了多种爆破方法。主要包括钢钎炮、深孔爆破和猫洞炮。在开挖限界的周边,适当排列一定间隔的炮孔,在有侧向临空面的情况下,用控制抵抗线和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使之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在K8+820滑坡附近开挖中,由于岩层坚硬,施工单位采用小型钢钎炮,最终还是引发了滑坡,导致1人死亡,3人重伤的安全事故。

问题:

1.施工单位在第一处挖方采用的哪种挖掘施工方法?请说明其使用条件。

2.施工单位在第二处挖方时采用的钢钎炮是一种常见的爆破方法,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3.在开挖限界的周边施工单位所采用的爆破方法是什么方法?

4.试分析导致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防止滑坡发生,请问该处应采用什么施工方法?

【答案】

1.(1)路堑的开挖方法根据路堑深度、纵向长短及现场施工条件,有横向挖掘法、纵向挖掘法和混合式挖掘法等几种基本方法。横向挖掘法包括适用于挖掘浅且短的路堑的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适用于挖掘深且短的路堑的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

2)施工单位采用的是横向挖掘法,适用于挖掘深且短的路堑。

2.钢钎炮通常指炮眼直径和深度分别小于70mm5m的爆破方法。

1)优点:比较灵活,适用于地形艰险及爆破量较小地段(如打水沟、开挖便道、基坑等),在综合爆破中是一种改造地形,为其他炮型服务的辅助炮型,因而又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炮型。

2)缺点:炮眼浅,用药少,每次爆破的方数不多,并全靠人工清除;不利于爆破能量的利用。由于眼浅,以致响声大而炸下的石方不多,所以工效较低。

3.开挖限界的周边所采用的爆破方法称为“光面爆破法

光面爆破法是指:在开挖限界的周边,适当排列一定间隔的炮孔,在有侧向临空面的情况下,用控制抵抗线和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使之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

4.(1)根据背景材料,爆破的振动是引发滑坡的主要原因。

2)此时的滑坡是有与爆破引发的,所以应采用静态破碎法,配合人工开挖进行施工或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开挖。

静态破碎法是指:将膨胀剂放入炮孔内,利用产生的膨胀力,缓慢的作用于孔壁,经过数小时至24h达到300500MPa的压力,使介质裂开。此种方法不产生剧烈的震动,可以防止滑坡发生。

(二)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由建设单位甲承建,在该路K20+400处有一座主跨为2×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通过招投标施工单位乙中标,施工单位乙拟采用预制吊装,后张法施工。该桥左侧有一大块空地,拟作为预制场。主要施工要点如下:

1)制作台座。在预制场地上放出台座大样,平整压实后现浇20cmC20混凝土,台座上铺钢板底模。

2)外模采用已经使用过的同尺寸板梁的定型钢模板,内模采用木模外包镀锌薄钢板。所有模板试拼合格。

3)在台座上制作钢筋骨架,并按要求系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在钢筋骨架制作过程中将波纹管按设计坐标固定在钢筋骨架上。

4)安设锚垫块后,先安装端模板,再安装已涂刷脱模剂的外侧钢模,并按要求设置压浆孔和排气孔,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吊运混凝土入模。先浇底板混凝土,再安装内模,后浇腹板和顶板,整个过程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养生。

5)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千斤顶共2台,在另一工地上校验后才使用一个月,可直接进行张拉控制作业。使用一台千斤顶单端张拉,另一台备用。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张拉时采用伸长量控制、应力作为校核。

6)拆除张拉设备,将孔道冲洗干净,即压注水泥浆。整个压浆过程符合设计规定。

问题:

1.该方案中台座制作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2. 后张法预制梁板对模板有何要求或规定?

3.空心板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操作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4.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是否有错误之处?请说明理由。

5.孔道压浆操作是否妥当?并加以说明。

6.当该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

1.台座制作不妥。

理由:台座用表面压光的梁(板)筑成,应坚固不沉陷,确保底模沉降不大于2mm,台座上铺钢板底模或用角钢镶边代作底模。当预制梁跨大于20m时,要按规定设置反拱。

2. 后张法预制梁板对模板的要求有:

1)预制模板由钢板、型钢组焊而成,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尺寸规范、表面平整光洁、接缝紧密、不漏浆;

3)试拼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空心板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不妥之处。

理由:梁(板)混凝土的振捣以紧固安装在侧模上的附着式为主,插入式振捣器为辅,振捣时要掌握好振动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钢筋密集区的振捣,力求使梁(板)混凝土达到最佳密实度而又不损伤制孔管道。

4.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有错误之处。

理由:张拉前必须对张拉机具重新配套标定或校验。应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以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量作为校核并控制断丝、滑丝数。

5.孔道压浆操作不妥。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将孔道中冲洗干净,吹除积水,尽早压注水泥浆。

6.该工程的竣工验收所应具备的条件如下:

1)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已完成;

2)施工单位按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工程质量自检合格;

3)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的评定合格;

4)质量监督机构按交通运输部规定的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必要时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检测任务),并出具检测意见;

5)竣工文件已按交通运输部规定的内容编制完成;

6)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已完成本合同段的工作总结。

公路工程各合同段符合交工验收条件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由施工单位向项目法人提出申请,项目法人应及时组织对该合同段进行交工验收。

(三)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某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任务,通过分析有关文件和资料,对该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设置了关键点。该工程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进行了审核和分析,在具体施工中遇到了以下情况:

1)由于非施工方原因,该工程被迫停工,停工时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质量进行了检查,均合格,停工10d后复工,项目经理在未检查的情况下指示继续施工。

2)已知路基工程施工为关键工序,在路基工程施工完毕后,为确保工序合格,由施工人员对其质量进行自检后,达到合格标准,紧接着便开始下道工序的施工。

问题:

1.施工单位设置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要根据哪些文件和资料的要求?

2.如何考察质量控制关键点的实际效果?

3.该项目中项目经理在未检查的情况下指示继续施工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施工人员对关键工序自检合格后,开始下道工序的施工是否妥当?如不妥,应该怎样才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5.公路工程质量检查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案】

1.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要根据设计文件、项目专用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设置,通过公路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确保建造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工程。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因素控制,确定特定、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实施公路工程施工的动态管理。

2.质量控制关键点的实际效果表现在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和各项指标的实现情况上。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绘制工程项目总体质量情况分析图表,该图表要反映动态控制过程与施工项目实际质量情况。各阶段质量分析要纳入施工项目方针目标管理。

3.项目经理在复工前未检查的情况下指示施工不正确。理由: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再复工时,均应经过检查认可后方可复工。

4.施工人员对关键工序自检合格后,便开始下道工序的施工不妥当。正确做法: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一组交接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5.公路工程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有:开工前检查;施工过程中检查;施工后检查;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巡视检查。

(四)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公路工程,签订施工合同后,该单位绘制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图1所示,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为节点时间参数。建设单位(业主)给定的合同期为160d,工程已施工了60d。根据第60d当晚检查D工序,预计还需10d完工,E工序由于前面工序的拖延以及工程变更后自身工程量增加,预计还需20d完工,F工序预计需15d(图中方括号中的数字为尚需日)。图中粗实线为关键线路。


1 网络计划图

问题:

1.请指出各工序进度情况以及对总工期的影响有哪些?试确定最终整个工程计划的完成工期。

2.假设上述的延误是由业主造成的,承包人应如何处理?

3.请说明公路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以及其主要的形式。

4.施工的过程中,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如果出现质量缺陷,该怎么处理?

【答案】

1.各工序的拖延值的计算方法为:

拖延值=预计实际完成-计划最早完成=(检查日+尚需日)-(箭尾节点时间+工序持续时间)。

D工序的拖延值=60+10-15+55=0。即该工序将按时完成,对总工期没有影响。

E工序的拖延值=60+20-40+25=15。即该工序将拖延15d,这个延迟天数将会对总工期产生影响,迫使总工期推迟15d

F工序的拖延值=60+15-40+42=-7。即该工序将提前7d,对总工期没有影响。

由于这些施工程序的变化,使得项目的关键路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原来的:ADHM,变为:ABEHM

总工期由原来的15+55+40+50=160d

变为:60+20+40+50=170d

2.如果上述的延误是业主造成的,承包人可以申请延长工期(延期)为10d,而不必加快后续的工程进度,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3.(1)公路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为:

①合同规定的开工竣工日期、里程碑事件或阶段目标;

②工程的设计文件和图纸;

③施工总体部署和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

④各种有关水文、地质、气象和其他技术经济资料;

⑤各种定额数据;

⑥劳动力、材料、机械供应情况。

2)公路工程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为:横道图、工程管理曲线、斜率图、网络图等。

4.(1)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主要有:测量、试验、观察、分析、记录、监督、总结改进等。

2)质量缺陷处理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整修与返工。缺陷的整修,主要是针对局部性的、轻微的且不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的缺陷。返工的决定应建立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是否返工,应视缺陷经过补救后能否达到规范标准而定,对于补救后不能满足标准的工程必须返工。

②综合处理办法。综合处理办法主要是针对较大的质量事故而言的。这种处理办法不像返工和整修那样简单具体,它是一种综合的缺陷(事故)补救措施,能够使得工程缺陷(事故)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和工期损失,重新满足规范要求。

未完待续,更多冲刺试题请持续关注坦途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二级建造师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