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四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四: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示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告标志?
2.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3.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范围》(GB 5032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答案:
1.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示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告标志?
答: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示标志(黄色)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的安全警告标志有:禁止标志(白色)、指令标志(蓝色)、提示标志(绿色)、消防标志(红色)。
2.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答:(1)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具体如下:
①错误之处: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
正确做法:根据防护栏杆的设置要求,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当栏杆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
②错误之处: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
正确做法: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
(2)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除了在坑增设锚杆外,还应采取支护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垫层厚度等应急措施及时处理。
3.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答:项目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
(1)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2)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3)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4)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5)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重新审批后才能实施。
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范围》(GB 5032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答:(1)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异议合理。
理由: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2)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范围》(GB 5032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检测的项目有:氨、甲醛、苯、氡、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等。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2019年二建《建筑实务》教材考点1007-10
- 2019年二建《建筑实务》教材考点907-10
- 2019年二建《建筑实务》教材考点807-10
- 2019年二建《建筑实务》教材考点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