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题库训练三
>>二级建造师考试:2018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题库训练三
1.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基础是( )。
A.施工成本考核
B.施工成本预测
C.施工成本核算
D.目标成本确定
【答案】B
【解析】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二章:2Z102000 施工成本控制,第三节:2Z102030 施工成本管理与施工成本计划
2.施工成本计划作为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其内容包括( )。
A.预定的具体成本目标和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
B.预定的具体成本目标和有可能出现的成本偏差
C.预定的经济效益目标和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的手段
D.可能的工程变更和对变更的控制措施
【答案】A
【解析】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指定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二章:2Z102000 施工成本控制,第三节:2Z102030 施工成本管理与施工成本计划
3.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为了及时发现施工成本是否超支,应该定期进行( )的比较。
A.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
B.施工成本计划值与投标报价
C.成本实际值与投票报价
D.实际工程款支付与合同价
【答案】A
【解析】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如下:①比较;②分析;③预测;④纠偏;⑤检查。其中比较是指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以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二章:2Z102000 施工成本控制,第四节:2Z102040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
1.某施工项目经理对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发现其目标成本是44万元,实际成本是48万元,因此要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等因素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程度,最适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
A.比较法
B.构成比率法
C.因素分析法
D.动态比率法
【答案】C
【解析】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二章:2Z102000 施工成本控制,第四节:2Z102040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
2.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无预付款,进度款按月结算,保留金按进度款的3%逐月扣留,监理工程师每月签发付款凭证的最低限额为25万元。经计量确认,施工单位第一个月完成工程款25万元,第二个月完成工程款30万元,则第二个月监理工程师应签发的付款金额为( )万元。
A.24.25 B.29.1 C.53.25 D.55
【答案】C
【解析】因监理工程师每月签发付款凭证的最低限额为25万元,第一月应付款25×(1-0.03)-24.25万元<25万元,不签发付款凭证;第二月应付款30×(1-0.03)+24.25=53.35万元。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二章:2Z102000 施工成本控制,第五节:2Z102050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
6.根据国际惯例,承包商自有设备的窝工费一般按( )计算。
A.台班折旧费
B.台班折旧费+设备进出现场的分摊费
C.台班使用费
D.同类型设备的租金
【答案】A
【解析】承包商自有设备,一般按台班折旧费计算,而不能按台班费计算,因台班费中包括了设备使用费。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二章:2Z102000 施工成本控制,第五节:2Z102050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
7.根据《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2000),施工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础是( )。
A.质量体系文件 B.质量手册 C.程序文件 D.质量计划
【答案】A
【解析】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明确要求,企业应有完整、科学的质量体系文件,这是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础,也是企业为达到所要求的产品质量,实施质量体系审核、质量体系认证,进行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四章:2Z104000 施工质量控制,第二节:2Z104020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8.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开工前编制的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应由( )批准后实施。
A.项目经理 B.公司技术负责人 C.公司总工程师 D.项目技术负责人
【答案】D
【解析】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四章:2Z104000 施工质量控制,第三节:2Z104030 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9.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竣工验收应由( )组织。
A.监理单位 B.施工企业 C.建设单位 D.质量监督机构
【答案】C
【解析】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组由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四章:2Z104000 施工质量控制,第三节:2Z104030 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10.某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质量事故导致工程结构受到破坏,造成6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这一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C
【解析】按事故造成损失严重程度划分:①一般质量事故,指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②严重质量事故,指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或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③重大质量事故,指工程倒塌或报废;或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④特别重大事故,凡具备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列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及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的情况之一,均属特别重大事故。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五章:2Z1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第二节:2Z10502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11、某批混凝土试块经检测发现其强度值低于规范要求,后经法定检测单位对混凝土实体强度进行检测后,其实际强度达到规范允许和设计要求。这一质量事故宜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A.加固处理 B.修补处理 C.不作处理 D.返工处理
【答案】C
【解析】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方法;①修补处理;②加固处理主要是针对危及承载力的质量缺陷的处理;③返工处理,当工程质量缺陷经过修补处理后仍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或不具备补救可能性,则必须采取返工处理;④限期使用,当工程质量缺陷按修补方法处理后,无法保证达到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而且无法返工处理的情况下,不得已时可作出诸如结构卸荷或减荷,以及限制使用的决定;⑤不作处理,不影响结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的;后道工序可以弥补的质量缺陷,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的;出现的质量缺陷,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⑥报废处理。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四章:2Z104000 施工质量控制,第四节:2Z104040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
12、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前,工程质量监督的申报手续应由项目( )负责。
A.建设单位 B.施工企业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答案】A
【解析】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监督机构接受建设单位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申报手续,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签发相关质量监督文件。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四章:2Z104000 施工质量控制,第五节:2Z104050 施工质量的政府监督
1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第一资历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的重点是( )。
A.施工现场准备情况
B.检查施工现场计量器具
C.参加建设的各单位的质量行为
D.复核项目测量控制定位点
【答案】C
【解析】在项目开工前,监督机构首先在施工现场召开由参与工程建设各方代表参加的监督会议,公布监督方案,提出监督要求,并进行第一次监督检查工作。检查的重点是参与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四章:2Z104000 施工质量控制,第五节:2Z104050 施工质量的政府监督
14、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能否达到的关键是( )。
A.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投入是否到位
B.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是否到位
C.监理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D.政府部门对项目施工安全监管是否到位
【答案】B
【解析】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目标,主要是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和轻伤事故,杜绝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和伤亡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中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能否达到这一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目标,关键是需要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来保证。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五章:2Z1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第一节:2Z105010 施工安全管理
15、某建设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间单位:天),则该计划的计算工期是( )天。
A.20 B.21 C.23 D.25
【答案】C
【解析】3+4+5+7+4=23(天)。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三章:2Z103000 施工进度控制,第三节:2Z103030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16、在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时,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为其所有紧前工作( )。
A.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B.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C.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D.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答案】B
【解析】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三章:2Z103000 施工进度控制,第三节:2Z103030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17、已知某建设工程网络计划中A工作的自由时差为5天,总时差为7天。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施工进度时发现只有该工作实际进度拖延,且影响总工期3天,则该工作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延( )天。
A.3 B.5 C.8 D.10
【答案】D
【解析】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该工作影响总工期3天,总时差为7天,所以该工作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延7+3=10天。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三章:2Z103000 施工进度控制,第三节:2Z103030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18、相对于建设工程固定性的特点,施工生产则表现出( )的特点。
A.一次性 B.流动性 C.单件性 D.预约性
【答案】B
【解析】相对于工程的固定性特点,施工生产则表现出流动性的特点,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既在同一工程上的流动,往往同时又在不同工程项目之间的流动。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五章:2Z1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第二节:2Z10502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19、下列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中,属于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的是( )。
A.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
B.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
C.施工现场的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
D.不可抗力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主要指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因素。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四章:2Z104000 施工质量控制,第一节:2Z104010 施工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
20、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工作原理中,"C"是指( )。
A.计划 B.实施 C.检查 D.处理
【答案】C
【解析】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的步骤展开控制。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四章:2Z104000 施工质量控制,第一节:2Z104010 施工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
坦途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专为大家带来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正在备考的你赶快进入我们的网站了解吧,相信你定会有所收获!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