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矿业工程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2018二建《矿业管理与实务》重点题3

2018年02月26日 17:11:37来源: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导读:坦途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为大家带来2018二级建造师考试《矿业管理与实务》重点题,内附答案解析,便于考生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即将开始,赶快加入我们吧!

>>2018年二级建造师习题练习:2018二建《矿业管理与实务》重点题3

>>二级建造师考试高端提升课

背景资料

某新建矿井,设计年产量1000万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深度分别为600m、630m、595m,均布置在工业广场内。相关地质资料表明:井田内第四、第三系地层缺失;井筒穿过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无瓦斯显现;开采水平以下200m有奥陶系灰岩,但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开采水平的等高线图显示,井底车场以外井田构造复杂,断层较多。井筒施工期间涌水量很小,三个井筒快速到底后,顺利转人二、三期工程。为尽早建成矿井,建设单位引进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某日,一主要运输巷道工作面的施工人员汇报,该工作面底板有出水,并有明显鼓起现象,但没有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未采取探水措施。隔天,工作面放炮后突发重大涌水事故,造成淹井。

问题:

1.建设单位提供的该矿井地质资料有何重要缺陷?

2.从已有的地质资料分析,该矿井存在什么主要风险?为满足施工和安全要求,施工单位还应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哪些地质资料和重要水文地质参数?

3.采掘工作面突水前的主要征兆有哪些?

4.简单叙述在安装钻机探水前应做的工作。

5.针对本案例,简要说明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

参考答案:请参考解析

系统解析:

问题1

【参考答案】

建设单位提供的该矿井地质资料没有关于奥陶系灰岩岩层的详细水文地质资料,以及断层性质、产状和含水层与断层联系状态的相关资料。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是围绕预防矿井水害所展开的问题,包括认识水害风险。应该说,识辨和分析矿井项目中的施工风险的一项基础条件是掌握矿井地质水文条件,本题的宗旨大概也是想从矿井地质资料的介绍入手而引起应考者的关注。这部分内容也遵循了安监局关于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的精神。

风险评估首先要确定风险因素及其相关资料和数据。背景介绍说井筒穿越的地层地质条件简单,则考生可能要注意其后可能隐藏有“陷阱”。井田开采水平下有奥陶系灰岩层,以及井底车场外的井田范围内断层较多,就是案例中最明显的隐患(风险因素),但是缺的就是相关资料和数据。

【考点解析】

显然,首先要知道奥陶系灰岩岩层是典型的含水岩层,然后要知道其可能的突水隐患状况。在了解其存在突水风险(有严重含水层,有断层)后,就可以按风险评价的知识去分析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的缺陷。

为评价含水层的突水风险,仅仅说明有风险因素是不够的,必须交代影响风险大小的重要内容和参数。这些内容都应包含在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层)和断层的地质水文资料中。

问题2

【参考答案】

该矿井存在断层沟通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突水风险。

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要求提供奥陶系灰岩详细水文地质资料,包括补给水源、水量、水头压力等以及断层构造产状、性质、渗水情况以及水源与其导通关系、导通性质等。

【解题思路】

此题首先从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是否存在风险因素,如果存在则判断风险和何种风险存在。确定好何种风险存在的情况后,就可以根据风险评价要求指出可能获得的影响风险性质、大小的相关内容和参数;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矿井防水要求中的相关内容指出评价影响风险性质、大小的相关内容和参数。因为背景说明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资料,因此这些参数都可以列入答案内容。

【考点解析】

造成井下突水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源由于某种因素影响突破原有的阻力而涌入矿井巷道。本题的背景是有典型的含水层,有断层,因此只要条件合适就会产生突水。这就是突水风险。满足施工和安全所需要的地质和水文资料内容,实际就是评价突水风险的基础资料。资料的内容就是风险影响因素的两个方面,即含水层和断层。含水层信息包括含水层的赋存特点,水源及水文特性;断层的信息包括断层的性质和产状等与影响突水有关的内容,除此以外特别要强调的是断层与含水层间的关系,即导通与否及导通的状态等信息,这些内容直接影响矿井突水危险的可能性和突水的严重性。

从相关规定条文也可找到同样的内容。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应有含水岩层岩性、厚度、埋深、裂隙或者岩溶发育情况,含水层水质类型,水位水压情况、与隔水层关系,水源和补给条件;应查明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性质、规模、破碎带(范围、充填物、胶结程度、导水性)及有无泉水出露等情况,初步分析研究其对矿井采掘影响;遇断裂构造时,应当测定其断距、产状、断层带宽度,观测断裂带充填物成分、胶结程度及导水性等。这些内容也是分析突水风险的基础资料。

问题3

【参考答案】

采掘工作面突水前的主要征兆有:岩壁挂汗、挂红(铁锈色);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岩壁淋水加大;顶底板来压,底鼓,底板产生裂隙、破裂;出水异样、渗水、水色发浑。

【解题思路】问题3(还包括4)是通用性要求,基本与背景的具体内容无关。因此只要熟悉这方面内容就可以基本正确回答。

【考点解析】

采掘工作面突水前有较多的表现形式,还和突水地点、围岩条件等因素有关,其中工作面突水前的通用性征兆可以归纳为(1)围岩压力增大:表现为围岩变酥软,有片帮、冒顶及底鼓现象;(2)岩层有程度不同的出水情况:岩帮变潮湿、有滴水或淋水现象,并逐渐变大,有时还渗出铁锈水迹;(3)工作面周围环境:气温降低,或有雾气出现或硫化

氢气味;或有轻的出水声。

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主要表现在底板上,底鼓明显、底板出现有裂隙甚至有较大破裂、并出现爆裂声,有由小到大的出水声等。

松散孔隙含水岩土层的主要突水征兆是渗水并有细砂渗出,渗流呈间歇性,水流逐渐变大至冒顶塌方等。

本题要求回答的内容应该是关于工作面突水的通用征兆内容,还因为是底板突水,所以必须考虑有底鼓、底板破裂的内容。

问题4

【参考答案】

安装钻机探水前,应首先清楚经总工程师批准的探水工作的施工设计内容和要求,按规定实施探水准备工作,包括1)探水施工场地准备:检查和加固钻机所在巷道的支护,设立牢靠的立柱和栏板;2)巷道和排水畅通:配备好相应的排水设备,清理巷道和水沟,保证巷道和水沟通畅;3)专门的安全准备:安装好专门电话,安排好临近巷道的作业安全工作,标明并使相关人员清楚避灾线路;4)探水作业和安全工作准备:下好孔口管、安装好相应的安全阀及其他孔口防喷装置并落实防止孔口管和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准备探放水。

【解题思路】

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探放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答案不必向前或向后过多的延伸,可以从做好施工设计开始,到准备开始施工为止。注意在开始正式钻进探水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

【考点解析】

钻机探水前的工作应考虑两方面,一是探水程序要求的内容,二是探水过程中安全工作要求的内容。这包括:

(1)探水前完成钻孔的各项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钻孔施工设计,经矿井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2)施工并加固钻机硐室,并在钻场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栏板,保证正常的安全工作条件;

(3)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4)在打钻或附近安装专用电话,并做好临近施工巷道的作业安全工作,标出避灾路线;

(5)钻机安装完备、牢固。钻孔首先下好孔口管、安装好安全闸阀及其他孔口防喷装置,并进行耐压试验,以保证控制放水安全,准备探放水。

问题5

【参考答案】

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加强各施工单位的协调、沟通信息,统一指挥;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3)落实安全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工作;

(4)做好应急预案制订工作和应急准备工作。

【解题思路】

题目5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是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要结合本案例实情。本案例这方面背景内容主要有两个特点,即安全管理主要是防治水工作,以及由多个施工单位平行施工。

【考点解析】

该题答案的中心内容应是建设单位对水害预防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落实自身的管理工作责任。所谓组织协调,就是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分配、落实各施工单位的具体安全生产责任,包括责任区域、责任项目、责任内容等;协调和联络各单位的安全工作关系,沟通信息,进行统一指挥。所谓监督,就是对参与施工的各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落实,保证安全生产机制的实施和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所谓自身的管理工作责任,就是除前面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内容外,自身还有相应必要的安全生产工作,这就是各施工单位所要求的、涉及建设单位责任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例如,施工阶段的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制定,以及准备工作与落实的一些具体内容等。

由此可见,建设单位的多单位独立承包和施工单位的施工总承包,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施和责任内容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坦途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大量的习题练习,望各位考生坚持练习,合理规划备考进程,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二级建造师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