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建筑工程文章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更多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分析特训四

2018年01月03日 10:58:53来源: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导读:为帮助各位二建考生充分备考,坦途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为大家准备了【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分析特训】,下面为特训第四篇,请各位考生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

>>二建案例分析练习: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分析特训四

>>二级建造师考试精品课程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级装修,中央空调系统。开工之前,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总监理工程师检查混凝土养护室检查,温度15度,湿度50%,标准养护试块养护到14天测试强度推算混凝土的等级强度;

事件二:基坑排水采用明沟加集水井的方法,监理工程师认为不符合要求。基坑边堆放材料离基坑边缘1.5米,堆置高度2米;

事件三:砌筑填充墙采用M5的水泥砂浆代替M5的水泥混合砂浆使用,门窗洞口过梁达到设计强度的50%即拆除底模;构造柱跟墙体连接的马牙搓从每层柱角开始,先进后退进行施工;普通砖砌体斜槎水平投影长度按照高度的1/2进行留设;

事件四:屋面卷材防水,上下两层相互垂直铺贴,相邻两幅卷材搭接缝错开1/3幅宽;

事件五:地下室抗渗混凝土按照设计强度进行试配,并增加了早强剂,浇筑采用全面分层方法(还有什么分层方法?),浇筑完毕24小时开始养护,养护7天开始拆除保温覆盖层;

事件六:地下室和地上各层吊顶主、次龙骨间距都为 600mm;室内外面砖饰面以50间或者1500㎡作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抽查10%;室内地面各层合并以三层作为一个检验批。

问题:

1.指出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报审的错误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2.分别指出各项事件的错误之处,如何改正;

3.说明办公楼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的标准。

1.指出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报审的错误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1. 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报审的错误之处 :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正确做法: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参加,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审核。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监理单位总监审批。

2.各项事件的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事件一错误之处:温度15度,湿度50%,标准养护试块养护到14天测试强度推算混凝土的等级强度;

正确做法:温度18-22度,相对湿度》95%;养护到28天测得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

事件二错误之处1:基坑排水采用明沟加集水井的方法

正确做法: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米,宜采用井点降水;

事件二错误之处2:基坑边堆放材料离基坑边缘1.5米,堆置高度2米

正确做法:堆放材料离基坑边缘应大于2米,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米。

事件三错误之处1:砌筑填充墙采用M5的水泥砂浆代替M5的水泥混合砂浆使用

正确做法:应采用提高一个等级的砂浆代替;

事件三错误之处2:门窗洞口过梁达到设计强度的50%即拆除底模,

正确做法: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拆除过梁底模;

事件三错误之处3:构造柱跟墙体连接的马牙搓从每层柱角开始,先进后退进行施工

正确做法:应该先退后进;

事件三错误之处4:普通砖砌体斜槎水平投影长度按照高度的1/2进行留设

正确做法:普通砖砌体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1/2,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事件四错误之处1:屋面卷材防水,上下两层相互垂直铺贴

正确做法:上下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事件四错误之处2:相邻两幅卷材搭接缝错开1/3幅宽

正确做法:按照规范规定,相邻两幅卷材搭接缝应错开500mm宽。

事件五错误之处1:地下室抗渗混凝土按照设计强度进行试配

正确做法:规范规定,应提高0.2Mpa进行试配;

事件五错误之处1:增加了早强剂

正确做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不能加早强剂,应该加缓凝剂;

事件五错误之处1:浇筑完毕24小时开始养护

正确做法:应该在初凝之前,浇筑完毕12小时开始浇水养护;

事件五错误之处1:养护7天开始拆除保温覆盖层

正确做法:按规范,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事件六错误之处1:地下室和地上各层吊顶主、次龙骨间距都为600mm,

按照规范规定,地下室潮湿地区,吊顶次龙骨间距应为300-400mm;

事件六错误之处1:室内外面砖饰面以50间或者1500㎡作为一个检验批

正确做法:室外面砖应以500-1000㎡作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也算一个检验批,室内每个检验批抽查10%,室外每个检验批每100㎡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少于10㎡;

事件六错误之处1:室内地面各层合并以三层作为一个检验批

正确做法:地面各类面层应按每一层次或每一施工段划分为一个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3.建筑节能工程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其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部工程所含的子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所含的分项工程均应合格;

2)施工技术资料基本齐全,并符合规范的要求;

3)严寒、寒冷地区的建筑外窗气密性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4)围护结构节能做法经实体检验符合要求;

5)建筑设备工程安装调试完成后,系统功能检验结果符合要求。

背景材料:

某市大学城园区新建音乐学院教学楼.其中中庭主演播大厅层高5.4m,双向跨度19.8m。设计采用现浇混凝土井字梁。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模架支撑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监理签字,监理工程师认为其支撑高度超过5m,需进行专家论证。

事件二:按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施工单位组织成立以企业总工程师、监理、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同时还聘请了外单位相关专业专家共计七人组成专家组,对模架方案进行论证。专家组提出口头论证意见后离开,论证会结束。

事件三:在演播大厅屋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西侧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发生局部坍塌,使东侧刚浇筑的混凝土顺斜面往西侧流淌,致使整个楼层模架全部失稳而相继倒塌。整个事件未造成人员死亡,重伤9人,轻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1290余万元。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和事故处理小组,对事故的情况展开全面调查,并向相关部门上报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事件四:主体结构封顶、外墙砌筑完成、结构验收通过后,开始屋面及外墙保温体系施工。考虑到已进入11月份,气温较底,施工单位上报的专项施工方案中安排只在每日气温高于5℃的10~16时之间施工保温体系,其他气温低于5℃的时段均不施工;屋面保温层施工完毕进行找平层施工,并按横向6m、纵向12m间距留设分格缝;找平层施工完毕,等待并养护5d后开始施工卷材防水层,争取在入冬前完成屋面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单位专项方案存在诸多不妥,责令改正。

事件五:设备安装过程中.项目部使用钢管和扣件临时搭设了一个移动平台用于设备安装作业,该平台高6m,台面面积15㎡,可以载人移动。

问题:

1.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该方案是否需要进行专家论证?为什么?

2.指出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的事故划分为什么类型事故?并给出此类事故的判定标准。工程安全事故报告期限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4.指出事件四的专项方案有什么错误之处。

5.事件五中,项目部搭设的移动平台高度、台面面积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有哪些?

1.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该方案是否需要进行专家论证?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监理工程师的说法不正确。

理由:搭设高度 8m 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方案才需要进行专家论证。

本方案需要进行专家论证。

理由:搭设跨度18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方案需要进行专家论证,本工程跨度19.8m,故此方案需进行专家论证。

2.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不妥之一:本单位总工程师、监理、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专家组。

理由:根据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不妥之二:专家组提出口头论证意见后离开,论证会结束。

理由: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书面论证报告,并在论证报告上签字确认。

3.事件三中所发生事故应划分应为较大安全事故。

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 建质[2010]111号),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较大质量事故:

( 1 ) 由于质量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 2 )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 3 ) 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事故报告的期限: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以及事故发生之日起30d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

(2)事故的简要经过;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的初步原因;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6)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

(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事件四的专项方案存在错误如下:

错误一:只在每日气温高于5℃的10~16时之间施工保温体系,其他气温低于5℃的时段均不施工;

理由: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24h内存在夜间气温低于5℃的情况,不符合规范要求。

错误二:水泥砂浆找平层按横向6m、纵向12m间距留设分格缝;

理由:分格缝纵横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

错误三:找平层施工完毕,等待并养护5d后开始施工卷材防水层;

理由: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5.项目部搭设的移动平台高度、台面面积不合理,

理由:移动式操作平台台面不得超过10㎡,高度不得超过5m,不得带人移动平台。

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有:

①台面脚手板要铺满钉牢;

②台面四周设置防护栏杆;

③平台移动时,作业人员必须下到地面,不允许带人移动平台。

更多关于2018年二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学习方法、考试资讯等信息尽在坦途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欢迎关注了解。最后,小编祝各位考生考试成功,顺利拿下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二级建造师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