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5
>>二建真题:2013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
三、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一)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图1所示。
图1 路面结构设计图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见表1。
表1 合同清单单价表
项目 |
单位 |
单价/元 |
备注 |
9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
m2 |
126.9 |
|
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
m2 |
68.5 |
|
20cm厚填隙碎石垫层 |
m2 |
52.5 |
|
20cm厚天然砂砾垫层 |
m2 |
26.1 |
|
… |
… |
… |
|
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
事件1: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
事件2: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1和事件2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1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2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
【问题】
1.写出步骤A和步骤B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
2.写出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
3.写出表中E0的中文名称。
4.计算事件1的变更增加费用。
5.监理单位对事件1和事件2申请的审批结果是否合理?分别说明理由。
6.判别本项目K5+500~K6+300路段的路基干湿类型应采用什么指标?
【答案】
1.写出步骤A和步骤B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
答:(1)步骤A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为:洒水饱和。
(2)步骤B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为:干燥(或晾干、晒干)。
2.写出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
答: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是:洒水和碾压应一直进行到填隙料和水形成粉砂浆为止。粉砂浆应填塞全部孔隙,并在压路机轮前形成微波纹状。
3.写出表中E0的中文名称。
答:表中E0的中文名称是:路基弹性模量(或路基回弹模量)。
4.计算事件1的变更增加费用。
答:事件1的变更增加的费用为:8×800×(52.5-26.1)=168960(元)。
5.监理单位对事件1和事件2申请的审批结果是否合理?分别说明理由。
答:(1)监理单位对事件1申请的审批结果合理。
理由:事件1的变更是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造成的(或非施工单位责任),因此可以进行费用变更申请。
(2)监理单位对事件2申请的审批结果合理。
理由: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而导致的费用增加,责任在施工单位,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6.判别本项目K5+500~K6+300路段的路基干湿类型应采用什么指标?
答:本项目K5+500~K6+300路段的路基干湿类型应采用路基临界高度。
(二)
【背景资料】
某山区二级公路有一座分离式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3+640~ZK4+560,右线起止桩号为YK3+615~YK4+670,进出口段为浅埋段,Ⅳ级围岩,洞身穿越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砂岩互层,Ⅱ、Ⅲ级围岩。
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施工单位要求开挖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喷锚支护,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量测,并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支护。施工监控量测得出的位移—时间曲线示意图见图2。
图2 位移—时间曲线示意图
施工单位项目部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爆破施工前,招聘了8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培训,经项目部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施工过程中要求电钻工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压为110~220V。
【问题】
1.按长度划分,左、右线隧道分别属于哪种隧道?按地质条件划分,该隧道属于哪种隧道?
2.施工单位对隧道的施工要求体现了新奥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3.图中的时间点t1表明当时围岩和支护已呈什么状态?此时在现场应采取哪些措施?
4.指出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答案】
1.按长度划分,左、右线隧道分别属于哪种隧道?按地质条件划分,该隧道属于哪种隧道?
答:(1)按长度划分,左线隧道属于中隧道;右线隧道属于长隧道。
(2)按地质条件划分,该隧道属于岩石隧道(或软岩隧道、硬岩隧道)。
2.施工单位对隧道的施工要求体现了新奥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答:施工单位对隧道的施工要求体现的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少扰动;(2)早喷锚;(3)勤量测;(4)紧封闭。
3.图中的时间点t1表明当时围岩和支护已呈什么状态?此时在现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1)图中的时间点t1表明当时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2)此时在现场应采取的措施是: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4.指出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答: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错误做法及正确做法有:
(1)错误做法: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正确做法:应由项目经理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错误做法:招聘了8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经项目部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
正确做法:所有新员工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作业合格证才能从事爆破作业。
(3)错误做法:施工过程中要求电钻工戴棉纱手套。
正确做法:施工过程中应要求电钻工戴绝缘手套。
(4)错误做法: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压为110~220V。
正确做法: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压应为12~36V(或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
(三)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河大桥,桥跨布置为4联,每联3跨,大桥纵断面示意图见图3。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长48~64m;桥墩采用双柱墩,墩身高度25~30m,桥台为桩柱式桥台,施工设计图中标明箱梁施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方案。桥位处平均水深5m,该河段不通航,河床地质为粉质砂土。
图3 大桥纵断面示意图
施工单位无大型施工船只,用于本桥大型临时设施的材料有φ560mm钢管、工字钢等型钢、贝雷架。
根据地质条件,施工单位采用正循环回转钻孔法施工灌注桩,在施工方案中对正循环回转钻孔施工方法描述如下:利用钻具旋转切削土体钻进,泥浆输入钻孔内,从钻头的钻杆下口吸进,泥浆挟带钻渣通过钻杆中心上升,从钻杆项部连接管道排出至沉淀池内,钻渣在此沉淀而泥浆回流入泥浆池不再使用。
施工单位设置的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点有:①桩位坐标;②垂直度;③孔径;④A;⑤钢筋笼接头质量;⑥B。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建议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安装方案。通过监理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设计申请,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后,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箱粱施工。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应采用哪些主要大型临时设施?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关于正循环回转钻孔施工方法中的描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描述。
3.写出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点A和B的内容。
4.施工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申请的理由是否正确?设计变更程序是否完善?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1.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应采用哪些主要大型临时设施?说明理由。
答: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应采用的主要大型临时设施是施工临时栈桥和钻孔桩施工平台。
理由:水位较深,但该河段不通航,且施工单位无大型船只;另外,施工单位备有钢管、型钢、贝雷架等材料,所以可搭设栈桥和平台。
2.施工单位关于正循环回转钻孔施工方法中的描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描述。
答:施工单位关于正循环回转钻孔施工方法中的描述不正确。
正确描述:利用钻具旋转切削土体钻进,泥浆泵将泥浆压进泥浆笼头,通过钻杆中心从钻头喷入钻孔内,泥浆挟带钻渣沿钻孔上升,从护筒顶部排浆孔排出至沉淀池,钻渣在此沉淀而泥浆流入泥浆池循环使用。
3.写出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点A和B的内容。
答:(1)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点A的内容是:清孔质量。
(2)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点B的内容是: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A和B可互换)
4.施工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申请的理由是否正确?设计变更程序是否完善?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1)施工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申请的理由正确。
理由:施工图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或:满堂支架方案与现场情况不符)。
(2)设计变更程序不完善。
理由:还缺少监理批准(或:应由监理向施工单位发“设计变更通知单”)。
监理单位应该先审核技术是否可行,还需要核算造价影响,然后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经设计单位同意后,进行设计变更,变更后由建设单位将设计变更发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再发给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四)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施工,工程合同总价为6758万元。其工程划分见表2。
表2 工程划分
单位工程 |
分部工程(代号) |
分项工程 |
路基工程 |
路基土石方工程(A) |
土方路基、石方爆破路堑、软土路基 |
排水工程(B) |
浆砌排水沟、跌水、集水槽 |
|
涵洞(C) |
基础及下部结构、主要构件预制及安装、填土、总体 |
|
砌筑防护工程(D) |
锚喷防护、护坡 |
|
路面工程 |
路面工程(E) |
底基层…… |
桥梁工程 |
基础及下部结构 |
桩基…… |
F |
…… |
|
总体、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
…… |
|
防护工程 |
…… |
本项目中的桥梁工程为一座3×25m简支梁桥,粱板采用预制构件。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排水工程(B)开始施工20d后才能开始路基土石方工程(A)施工,涵洞(C)完成后20d后才能开始路基土石方工程(A)施工,而砌筑防护工程(D)与涵洞(C)、排水工程(B)同时开始施工,在路基工程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路面工程(E)施工。
在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项目机构组成人员中的主要领导包括: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总工1名,党支部书记1名,财务主管1名,技术主管1名。
为搞好廉政建设,在项目管理文件中还写明了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问题】
1.绘制分部工程中A~E工程的单代号网络计划图。
2.写出F代表的分部工程名称。
3.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指出表中已列出的分项工程中需要编制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如列出错误分项工程,要倒扣分,直到本小题得分扣完为止)
4.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本项目哪些人员应该持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安全生产三类管理人员上岗证书?最少有几人?
5.为保证廉政建设措施的落实,一般情况下,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施工单位应与哪个单位签订什么文件?
【答案】
1.绘制分部工程中A~E工程的单代号网络计划图。
答:绘制分部工程中A~E工程的单代号网络计划图,如图4所示。
图4 单代号网络计划图
2.写出F代表的分部工程名称。
答:F代表的分部工程名称是: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
3.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指出表中已列出的分项工程中需要编制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如列出错误分项工程,要倒扣分,直到本小题得分扣完为止)
答: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已列出的分项工程中需要编制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有:石方爆破路堑、桩基。
4.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本项目哪些人员应该持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安全生产三类管理人员上岗证书?最少有几人?
答:(1)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本项目的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该持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安全生产三类管理人员上岗证书。
(2)上述人员最少应有5人。
5.为保证廉政建设措施的落实,一般情况下,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施工单位应与哪个单位签订什么文件?
答:为保证廉政建设措施的落实,一般情况下,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业主)签订廉政合同。
未完待续,更多考试试题请关注坦途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