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涂装车间BIM设计
>>BIM考试案例分析:上汽通用五菱涂装车间BIM设计
BIM应用项目简介
上汽通用五菱第三基地(重庆)工程建设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镇,总占地面积152.61公顷,包括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发动机车间及其他生产与生活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255100m2。本项目的实施将为实现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微小型汽车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搭建优良的平台。项目整体如图1所示。
该基地于2013年初开工建设,一期投资66亿元,严格遵循通用汽车全球制造体系和标准建设,2015年建成投产,建成后将具备40万辆整车和发动机生产能力。其中涂装车间总建筑面积42100m2,主体厂房两层,为工艺生产区;局部3层,为空调机房区。建筑物总长300m,宽68m,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轻钢屋面。涂装车间建筑模型如图2所示。
工程特点和难点
本项目是工艺及厂房一体化设计的大型工业项目,其中涂装车间是汽车工厂中自动化程度最高、工艺流程最复杂、洁净度要求最严格、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生产车间,管线排布及工艺设备复杂,常规手段难以保证设计质量。
BIM应用目标
BIM技术在本项目的应用主要在设计阶段,包括工艺及土建公用方案设计、工艺仿真分析、建筑性能分析、三维协同设计、管线综合分析、管线工程量统计等,力求以BIM技术解决二维设计难以实现的设计质量提升问题。
实施方案
在本项目实施开始前,先行制定了完整的BIM实施方案;涂装专业按照40万辆整车生产纲领进行工艺设计,确定土建框架资料后提交下游专业,使用Inventor进行设备模型创建,并导入企业自主开发的参数化设备模型库,快速拼装工艺生产线。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工艺框架资料,使用Revit软件同步进行BIM设计,机电设计人员根据工艺及建筑需求组织设计方案,计算公用耗量,使用Revit建立中心文件并分工作集进行干管快速布置。本项目首次尝试土建机电专业与工艺设备专业协同的三维协调,通过欧特克公司BIM软件平台以及自主研发的插件的配合下进行协同,实现BIM信息的顺畅流转。
应用措施
为引导和规范BIM设计,公司编制了一系列BIM相关标准,在命名、颜色、深度、存储、协同、交付各方面加以指导,项目各参与专业严格遵照标准内容进行三维协同设计。协同应用基于服务器共享文件夹进行,不同项目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存储区域,设立专门的数据管理员,对项目文件和人员权限进行设定,做到设计人有写入权限,配合设计人员有浏览权限,项目无关人员没有任何权限,保证模型数据的安全与可靠。
项目设计使用设备为专业图形工作站,主要硬件配置如下
CPU:Intel Xeon E5-2637 v2
内存:48 GB 1866 MHz DDR3 ECC RDIMM
显卡:NVIDIA Quadro K4000
硬盘:1TB 3.5 inch SATA 7200 Rpm硬盘
BIM建模
项目BIM模型基于Revit平台分专业分系统创建中心文件及工作集;工艺模型基于Inventor平台,根据生产工艺分层分区创建;所有模型在Navisworks中整合后进行可视化校验及汇总。通过可视化及碰撞检测等手段,预判可能会产生的实际问题,对项目精细化实施提供帮助。本项目以涂装专业为主导,协同建筑、结构及机电各专业紧密配合,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同步进行,其中涂装专业模型包含所有工艺设备及管线,建筑、结构专业模型包含所有主要构件,机电模型为所有干管及重要支管,本次BIM设计主要解决管线及设备之间的碰撞干涉问题,因此模型深度等级为不低于LOD200。
BIM应用情况
(1) 实时模型整合及三维校审。由于工艺模型数据量巨大,因此在项目初期,涂装专业与土建机电专业按照以往设计经验分开建模,这种协同方式的前提是必须具有成熟稳定的前期方案设计,待双方模型完成至70%左右的阶段,将模型转为NWC格式,并在Navisworks中进行合并检查,发现并解决问题,直至设计结束。
BIM应用项目简介 上汽通用五菱第三基地(重庆)工程建设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镇,总占地面积152.61公顷,包括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发动机车间及其他生产与生活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255100m2。本项目的实施将为实现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微小型汽车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搭建优良的平台。 该基地于2013年初开工建设,一期投资66亿元,严格遵循通用汽车全球制造体系和标准建设,2015年建成投产,建成后将具备40万辆整车和发动机生产能力。其中涂装车间总建筑面积42100m2,主体厂房两层,为工艺生产区;局部3层,为空调机房区。建筑物总长300m,宽68m,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轻钢屋面。 工程特点和难点 本项目是工艺及厂房一体化设计的大型工业项目,其中涂装车间是汽车工厂中自动化程度最高、工艺流程最复杂、洁净度要求最严格、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生产车间,管线排布及工艺设备复杂,常规手段难以保证设计质量。 BIM应用目标 BIM技术在本项目的应用主要在设计阶段,包括工艺及土建公用方案设计、工艺仿真分析、建筑性能分析、三维协同设计、管线综合分析、管线工程量统计等,力求以BIM技术解决二维设计难以实现的设计质量提升问题。 实施方案 在本项目实施开始前,先行制定了完整的BIM实施方案;涂装专业按照40万辆整车生产纲领进行工艺设计,确定土建框架资料后提交下游专业,使用Inventor进行设备模型创建,并导入企业自主开发的参数化设备模型库,快速拼装工艺生产线。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工艺框架资料,使用Revit软件同步进行BIM设计,机电设计人员根据工艺及建筑需求组织设计方案,计算公用耗量,使用Revit建立中心文件并分工作集进行干管快速布置。本项目首次尝试土建机电专业与工艺设备专业协同的三维协调,通过欧特克公司BIM软件平台以及自主研发的插件的配合下进行协同,实现BIM信息的顺畅流转。 应用措施 为引导和规范BIM设计,公司编制了一系列BIM相关标准,在命名、颜色、深度、存储、协同、交付各方面加以指导,项目各参与专业严格遵照标准内容进行三维协同设计。协同应用基于服务器共享文件夹进行,不同项目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存储区域,设立专门的数据管理员,对项目文件和人员权限进行设定,做到设计人有写入权限,配合设计人员有浏览权限,项目无关人员没有任何权限,保证模型数据的安全与可靠。 软硬件环境 本项目主要应用软件为欧特克公司建筑设计系列软件 Autodesk AutoCAD、Autodesk Revit Autodesk Inventor、Autodesk Navisworks 项目设计使用设备为专业图形工作站,主要硬件配置如下 CPU:Intel Xeon E5-2637 v2 内存:48 GB 1866 MHz DDR3 ECC RDIMM 显卡:NVIDIA Quadro K4000 硬盘:1TB 3.5 inch SATA 7200 Rpm硬盘 BIM建模 项目BIM模型基于Revit平台分专业分系统创建中心文件及工作集;工艺模型基于Inventor平台,根据生产工艺分层分区创建;所有模型在Navisworks中整合后进行可视化校验及汇总。通过可视化及碰撞检测等手段,预判可能会产生的实际问题,对项目精细化实施提供帮助。本项目以涂装专业为主导,协同建筑、结构及机电各专业紧密配合,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同步进行,其中涂装专业模型包含所有工艺设备及管线,建筑、结构专业模型包含所有主要构件,机电模型为所有干管及重要支管,本次BIM设计主要解决管线及设备之间的碰撞干涉问题,因此模型深度等级为不低于LOD200。 BIM应用情况 (1) 实时模型整合及三维校审。由于工艺模型数据量巨大,因此在项目初期,涂装专业与土建机电专业按照以往设计经验分开建模,这种协同方式的前提是必须具有成熟稳定的前期方案设计,待双方模型完成至70%左右的阶段,将模型转为NWC格式,并在Navisworks中进行合并检查,发现并解决问题,直至设计结束。 (2) 族库建设。根据汽车工业厂房业务特点,按照专业、功能及特性,依据国家标准及常用设备样本,定制了参数化企业标准族库,族文件不仅包含几何信息,同时包含非几何信息以及二维表达符号,符合工程设计及建设需要,提高了模型搭建、后续设计变更以及后期出图的效率。 (3) 绿色设计。在本项目方案设计阶段中,对建筑物进行了一系列绿色模拟分析(图5),如:日照分析、风速分析、风向分析、临界照度分析、光控照明节能分析、全自然采光百分比分析等。通过模拟分析,更多的利用被动措施,减少主动措施,提升建筑设计合理性,降低使用消耗。 |
创新点
通过将土建机电模型与工艺模型结合,有效打破传统设计数据传递的瓶颈。对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虚拟漫游,在施工未进行时优化管线排布,减少设计误差,极大的节约了施工周期与成本。
经验教训
项目的前期组织与策划是三维协同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制定企业BIM标准,以规范BIM设计人员,对模型的深入利用至关重要。工厂设计不同于民用建筑设计,项目参与方较民用建筑项目更多,制约因素更加复杂,因此在工厂设计中BIM的深度应用方面仍有更长的路要走。
看了这些内容,你是否已经掌握了呢?案例分析是考试重难点,光是看看这些2018年BIM考试应用案例是不够的,还需要同学们从真题和模拟题中总结和分析,大家可以关注坦途网BIM考试频道,获取试题解析。期待你的到来!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