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

日语日语入门假名文章

日语冷知识:何为“万叶假名”

2017年03月02日 11:42:53来源:日语考试网
导读:何为“万叶假名”,对于学习日语的你来说可能也是比较冷门的一个问题。所谓知识不嫌多,多了解一些有关日语的知识,总是一件好事,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万叶假名,即不管汉字所代表的意思,只采用它的发音来表现日语音节的一种用法。在片假名和平假名成立以前的日语中,要想表现日语固有的语音,万叶假名是唯一手段。

其实在中国,利用汉字发音来音译外来词的方法也是自古有之。比如在佛经里,梵语的“Amitābha”用“阿弥陀”来表示,“Śākya”书写成“释迦”,即属于此类。《魏志倭人传》中提到的“卑弥呼”也是用汉字表示日本名字发音“ひみこ”的一例。

中国把这种利用汉字的发音表示另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的用法称为“假借(同音替代)”,它属于汉字用法的一种(汉字“六书”之一)。这种传统一直持续至今,比如在卡拉OK唱日语歌时,现在的中国人仅用汉字就能完全标注出日语的歌词。

注:假借字的用法,如“策”是“册”的假借字,“蜚”是“飞”的假借字。

由于主要在《万叶集》中使用,这种用法得名“万叶假名”,产生时间大约是5世纪。据考证得知,在当时的石器文字中,就已经出现了与万叶假名相同的用法。万叶假名大致分为两个系统:音假名和训假名。

所谓音假名,即原封不动地利用汉字读音,比如“はる”写作“波流”,“あき”写作“阿岐”等等。这和中国本宗的“假借”用法一样,来自同样的原理。

而训假名使用的则是作为汉字训读被纳入日语的音节,比如“なつかし”写作“名津蚊為”即属此类。这种方法采用的假名,是已作为日语被引进的读法,因此可以说是日本人固有的用法。

在《古事记》与《万叶集》中,由于对万叶假名的自如运用,使得日语严密且丰富的表达成为可能。而语言学家大岛正二又在《万叶集》中的万叶假名用法中发现了诸多特点。以下对此进行介绍。

首先,《万叶集》中使用的汉字十分丰富,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而《古事记》中的万叶假名却仅用很少的一部分汉字,相较之下,可以说这是《万叶集》最引人注目的一大特点。其原因可能是在《万叶集》中,歌人的数量庞大。

并且同一首和歌中,用多种汉字表示同一个读音的用例屡屡可见,比如下面这首:

余能奈可波 牟奈之伎母乃等 志流等伎子 伊与余麻須万須 加奈乃可利家理(よのなかは むなしきものとしるときし いよよますます かなしかりけり)

其中,“よ”对应“余”、“与”,“の”对应“能”、“乃”,“か”对应“加”、“可”,“し”对应“之”、“志”、”子“,“ま”对应“麻”、“万”,“り”对应“利”、“理”,诸如此类,同一音采用多个不同的汉字表示。毋宁说这是出于避免同一文字重复出现的考虑。

其次,有意识选择在汉字构成要素上具有共同点的字,比如偏或旁的相同等等。比如下例:

高松之 此峯迫爾 笠立而 盈盛有 秋香乃吉者(たかまつの このみねもせに かさたてて みちさかりたる あきのかのよさ)

“笠、立”、“盈、盛”、“秋香”等在字形上都含有共同的要素,这或许并不是偶然的。

再者是文字游戏(戏书)的出现。比如“出(いで)”书写为“山上復有山”,“鹿(しし)”带来“四四=十六”的联想,因而写为“十六”,以及用“望月(もちづき)”书写为“十五夜”等等。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坦途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日语培训课程免费试听

预约免费体验课

教育顾问会第一时间安排您的体验课!

课程预约立即提交
最新文章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资料领取